以下文章来源于麦S说 ,作者麦S
毋庸置疑,一般情况下,当小麦幼苗表现健壮、繁茂、群体整齐、大蘖多而均匀时,大都与最终的籽粒产量高相关联,这也是我们对幼苗标准有追求的原因。
有朋友又在问这些与幼苗表现相关的问题了。同样的苗,不同的生态区域,不同的资源背景,不同的人看,可能的评价有不同,而这些“不同”,其都有着一定的道理,就光从幼苗表现、不结合最终籽粒产量来说,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而我们说的这些:健壮、繁茂、群体整齐、大孽多而均匀等的表现,在不同人眼里其标准不一,有些人要求的“过”,有些人要求的“中庸”。譬如,当我们就喜欢将最早期的农大139、京411和近期的周麦18类型定为“健壮、繁茂、群体整齐、大孽多而均匀”时,其它一些譬如济麦22、鲁原502、百农207等类型,可能就将是“次之”;当然,农大5181、农大5133这样多类型就会被定为“差之”。
这说明什么?
说明,幼苗表现如何与最终产量如何关系不大;说明,每个人对幼苗表现好的标准不同,甚至“差之”的幼苗在一些人们眼里也是“好的”类型时,它就又与最终的籽粒产量相关联了。
理论上讲,幼苗健壮、繁茂、群体整齐、大孽多而均匀等的表现,就是对较高的籽粒产量有突出贡献的:1)个体发育好,健壮——可以抵御逆境对它们造成的胁迫,提高个体适应性;2)繁茂——说明分蘖较多、群体较大,生物量大……相对来说,它们所制造和储藏的营养就多,最终对籽粒灌浆贡献就大;3)群体整齐——这样的类型对环境条件反应迟钝,群体内、个体间的竞争不明显,消耗小,对形成健康群体有利;4)大蘖多而均匀——这是分蘖成穗率高而稳定,养分消耗少,为幼穗提供的多的关键!极端了例子就是看着分蘖不多、但群体不显少、都是大蘖的周麦18。
那么问题来了,幼苗表现“次之”的农大5181、农大5133为嘛也能获得高产呢?难道刚刚说到的上述4点对籽粒产量高的“贡献”在它这里不管用了吗?
记得在多年前,我和我们国家最牛的小麦栽培专家王志敏教授交流过这些问题。
王志敏教授说:有一种可能,就是不同品种它们在幼苗期养分分配上的差异表现在了幼苗生长势差异上的不同。像农大5181这样的类型,估计它们往地下(根部)分配的营养较多,根系在幼苗期生长快、基础好,所以地上部分表现相对较弱,这种分配方式可能与它们的器官特点(叶片较少小)也有关。而当小麦的根系扎好了,就可以为最终的高产稳产做保障、特别是当生育后期遇到环境胁迫、譬如干旱、干热风时,它们的根系就发挥了作用,最终能够保障籽粒正常灌浆。相对来说,小麦生育后期,好的灌浆条件不多。
最后王志敏教授补充说,有一些分析我们还需要进行试验和研究,最终才能拿出更加确切合理的解释。
好多年过去了,王志敏教授说的上述这些我一直都是挺在意的,并利用他的说法,解释了农大139后期偶年容易出现早衰的现象——是前期地上部分的养分分配多了,导致了地上部分过于繁茂,但根系的养分偏少、造成根系偏弱、偏浅……这样的模式,前期在需水量不多、或雨水丰沛时它们生长正常,到了后期,当干旱出现、干热风发生时,它们就扛不住了,早衰就表现了。
无独有偶,我在2007年配制了一个“周麦16×农大211”的组合(下图)。
这是我2009年育种材料记载本的F2代某一篇儿,其中划“——”组合已经有品种审定了;农大211×周麦16和农大211×矮抗58没有育成品种,它们还是加代的“重点”呢!这些都是北部冬麦区和黄淮(至少南片)麦区品种的结合……
这个组合幼苗的生长势从一代就表现很强(不是一般的强!),我挺拿它当回事儿的,通过世代跟进选择,这个组合的后代进入了小区产量鉴定,那幼苗是我炫耀过——壮、孽大、成株茎秆粗壮、穗子也较方大)……但它们后代品系都没有成事儿,一样是早衰!籽粒灌浆差(这也奇怪,两个亲本都不早衰,后代却早衰)。
这个例子典型,它是否再一次说明,幼苗长势与幼苗期养分分配有关,当地上部分分配养分多时,根系的养分就少、根系就弱、就偏浅、就容易发生早衰?特别是当它们的叶片等营养体过大时,早衰会表示更加严重?
所以,百农207的育种人——欧行奇教授早前就提出了“中庸、不偏不倚”的观点,同时他也让这样的观点在他的百农207上得以体现——看着幼苗并不喜兴,群体不大、穗子不多,籽粒不大,但产量不低、适应性挺好,农民喜欢……
中庸、不偏不倚——欧行奇!
北京市小麦最早的栽培理论就是每株能有分蘖1.5~2个分蘖成穗就行,可这也很难做到。那适期播种的小麦应该有的若干个或更多的分蘖去哪儿了?我们二瓦的分蘖去哪儿了?
二瓦(因拳王·瓦鲁耶夫的身高和力气大而定名)是我们折腾了好多年的一个大粒(千粒重可到75克)材料,其分蘖挺多、幼苗(匍匐)表现不错,但分蘖成穗太少也让我们无法将其利用成功。现在我们还有二瓦后代,但只要是其还是二瓦那样的幼苗表现、那样的大粒,其就还延续着“它”继续的“不成功”。为此,不少人,在这上边做过努力,但我估摸,是因为其“目标”性状——大粒太突出,而让其它性状“失色”?
倪中福老师把一些“为什么”弄清楚后告诉了我们,我们知道了这些,就不用一个劲儿在一些东西上较劲儿,非对“目标性状”要求过高,或非要将别人已经证明“不行”的东西,自己再来检测一番了……
二瓦的大量分蘖都退化了,它们都成为了无效分蘖!所以,这才有了我们追求或要求的“分蘖成穗率要高”的说法,和“大蘖多而整齐”的表现。
正常状态下,冬前有1片半叶以上的分蘖在来年都能成穗,那它们很多为什么不成穗呢?这是很复杂的事儿,我估摸:1)与这样类型的耐密程度有关;2)与两极分化期植株个体的养分制造和前期储藏量有关;3)与大蘖和主茎是否疯狂掠夺有关;4)与几个大分蘖是否均匀一致、和谐共生有关;5)与小分蘖是否一个劲儿、不需要的顽强拼搏有关……
包括北部冬麦区在内,高产类型的幼苗在逐渐向着叶片夹角变小、分蘖适当的减少、几个大蘖大小差异不大等方向偏斜;而往往这种类型,它们又都具备了成株茎秆偏粗壮、穗子较大较方、穗粒数较稳定等与高产相关联的表现。
今年春季,我在曲周看小麦越冬冻害时,顺便看了一下在曲周实验站内的几套区域试验材料,我把当时我认为表现最好的幼苗记录了下来,但当我后期拿着我们的原始记录来再看这些当时“说过好”的材料后期综合表现时发现,没有一个是理想的类型!这就又与我们农大5181的幼苗表现对上了——农大5181,不仅是幼苗表现不行,它直到抽出穗来,其表现都会让人觉得“寒碜”,甚至我们都曾经因此而放弃了与之组配的组合……但到了生育后期,往往是因为没与其组合而后悔。
济麦22,如果不是其一切的表现都太牛了,我们起初也并没有看上它幼苗叶片细长、植株不壮、不旺的表现。通过济麦22这一类品种类型的表现,我们也在调整着我们自己的“标准”,并在调整过程中发现,这一类叶片偏长偏细、颜色灰绿、偏不好看类型表现,它们可能与抗旱和适应相关联……那,这样的类型我们也变得喜欢了,并将它们纳入了“好苗”的标准中。
每个小区的幼苗都有自己的亮点或“好看”之处,但不是每个小区的籽粒产量都高,所以要结合——与最终产量相结合!
说来说去,到底什么样的幼苗好啊?
应该说,我们说的小麦所有“好”的表现,都应该与最终籽粒产量相联系,与打粮食相联系,它们应该都是为籽粒有很好的灌浆服务、为籽粒产量高而服务!我们不能把看君子兰的标准用在看小麦幼苗表现上。当然,长相像君子兰一样的漂亮,产量还像济麦22、周麦18和百农207一样的牛,那应该更好。
(来源:麦S说·,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