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1行至年末。
今年,是玉米产业飞速发展的一年。玉米的价格涨跌幅度波动不断,持续数年的播种面积下滑势头扭转,国家级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修订,国审品种继续井喷,鲜食玉米迈上新台阶,产业化进程加速。
今年,是玉米产业经受挑战的一年。多个优质制种基地涨价,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玉米制种、种植面临严峻考验。
新时代面临新发展
新机遇迎来新挑战
回顾2021
一起来看看玉米产业十大沸点
✦ 盘点玉米
01
价格创历史新高
2021年全国玉米均价涨跌幅度较大,整体呈现先强后弱,高位盘整的趋势。其中,全年玉米均价为2778元/吨,同比2020年上涨590元/吨,涨幅2171%。2021年玉米均价高点出现在3月份,价格涨至2980元/吨,创出历史新高。
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玉米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2016年以来,一方面通过调结构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另一方面通过增强玉米消费能力,消化过量库存。样一减一增,玉米供求形势从结构性过剩转向当前的产不足需。今年,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玉米产需缺口凸显,加之缺少库存抛售对市场的补充,玉米价格开始明显上涨。
在玉米价格上涨的推动因素中,国际市场行情的带动也不容忽视。受不利天气的影响,国际玉米价格在过去两年出现大幅上涨,一度达到最近八年来的新高。
02
种植面积增加1000万亩以上
过去几年,我国一直在减少玉米播种面积,以便减少国储库存,同时提高大豆的播种面积。为扭转持续数年的播种面积下滑势头,填补国内不断扩大的供应缺口,农业农村部表示,将在2021年提高玉米播种面积。
2021年3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唐仁健发表谈话表示,国家决定:2021年,必须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并力争稳中有增。具体说,就是要做到“两稳一增”,包括“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其中,增玉米指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明确东北地区和黄淮海争取增加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
作为中国三大传统主粮之一的玉米,自从2012年超过稻谷晋升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后,产量持续增加,带动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丰产。2021-2022年度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达6.50亿亩,比上年增加3090万亩,增长5.0%。
03
制种基地涨价至3200元/亩
今年2月,多个优质制种基地定价3200元/亩,比去年的最高值2500元/亩增长700元,增幅28%,比前年2300元/亩增长了900元,增幅近4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洪祥镇召开2021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安排部署会议,明确提出要提高玉米制种准入门槛,对亩产值低于3200元的制种企业严格管控进入。同期,张掖市的沙井镇和鸭暖镇也公布了制种基地价格,同样达3200元。
据行业资深人士分析,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制种基地涨价。一是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大田种植收益增加。二是优质制种基地面积下降。三是人力成本不断提升。四是种业的内部竞争日益激烈,种子公司对形势过度乐观。五是对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的预期逐渐加大。除此之外,技术服务费提高、落地竞争导致的落地成本增加、土地流转成本上升、耕地减产、防治成本上升等因素也对价格有所影响。
玉米制种基地涨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再次增加种子企业的成本,企业为了应对成本上升,将提高种子价格。不过种子价格与基地涨价也不是绝对的线性关系。种子价格更多地与种子库存、市场需求以及品种本身质量有关,还受亲本组合、产量和气候等因素影响,种子价格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
04
种子库存首次降到60%以下
2016年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后,在制种产量达到高峰与用种需求极速回落的双重作用下,库存水平迅速增长,2017年期末有效库存达到峰值8.9亿kg,占全部用种量的81.9%,2018-2020年制种面积继续大幅回调,并逐步稳定在160千hm2左右,库存占比也逐步调整至60%以下。
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 年粮食稳产增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确保全年粮食面积只增不减,着力稳口粮、增玉米、稳大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 亿亩以上、力争玉米增加1000 万亩以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000 亿斤以上、力争更多增产。
当下种子库存不断减少,用种需求也有提升,但全国玉米种子的销售均价仅是小幅上扬,同比仅增长了2.37%。
05
极端天气多发频发
今年,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洪涝灾害重于常年,特别是河南、吉林、哈尔滨、河北、四川等多地频发连续性降雨,水淹、倒伏、干枯等状况对玉米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农业抗灾救灾情况。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刘均勇主持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出席发布会。
7月30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农业抗灾救灾情况。农业农村部表示,工作组第一时间实地调查了解灾情,研判雨情灾情发生发展动态,同时立即组织专家加强科学抗灾指导,紧急调集调运救灾物资,加大救灾的资金支持。
虽然河南等地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北陕甘宁局部地区阶段性干旱,秋收时期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对部分地区秋粮产生一定影响,但全国主要农区大部分时段光温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同时,全国玉米单产419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1.7公斤,下降0.4%,但玉米播种面积扩大,占粮食作物比重提高,总体促进粮食单产增加。
06
审定标准引领创新
为更好发挥审定标准对品种创新的引领作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了《国家级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新标准自10月1日起实施。2017年以来,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陆续修改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细化了优质、绿色和专用等类型品种指标,适当放宽了产量指标。4年来,创新主体活力有效激发,品种数量迅速增加,品种类型丰富多样,品种审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此次品种审定标准重点针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国家级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重点针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一是明确品种DNA指纹差异要求,将稻、玉米审定品种与已审定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由2个分别提高至3个、4个。二是提高品种产量要求,高产稳产品种产量指标整体提高2个百分点,明确玉米绿色优质品种、鲜食、青贮等专用特用品种产量指标,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3%以上。三是提高已有病害抗性要求,增加主要生态区一票否决病害类型和病虫害鉴定内容。
标准的修订着眼于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在品种产量、抗性、DNA指纹位点差异数上提高了相应的技术要求,有利于激励原始创新,提升品种选育水平,是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07
国审初审玉米品种913个
6月25日,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对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玉米)品种审定会议初审、复审通过以及拟撤销审定的玉米品种及相关信息进行了公示,共有玉米品种913个。
2021年通过国审玉米品种数量达到913个,比2020年的806个品种多107个,同比增长13.3%,比2019年(547)国审品种的1.67倍,是2018年国审品种(516个)的1.76倍,2017年(171个)国审品种的5.34倍,2016年(34个)的26.85倍。
玉米种业市值300多亿,占全国农作物种业最大份额,支撑起了与玉米相关的饲料、食品、燃料以及工业用酒精和淀粉等产值超“万亿级”的大产业。玉米品种迅速增加,有效解决了市场“缺品种”问题,但品种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审定准入门槛偏低、同质化品种多等新问题也日趋突出,高产稳产、多抗广适、轻简栽培的创新性新品种仍是未来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08
玉米产业链元年,产业化进程加速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是确保粮食安全战略支撑。当前,我国玉米单产水平还不高,只有美国的60%不到。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玉米产业链发展论坛中专家指出,期盼产业化进程加速,尽快出台品种审定等细则,明确时间表,推动我国玉米产业居于国际前列。
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玉米产业链发展论坛中圆桌论坛现场,以对话生物育种为主题,专家们指出,2021年就是玉米产业链元年,产业化迫在眉睫。
产业化推进,玉米是先行者。据农业农村部公开资料统计,我国已有DBN9936、瑞丰125、DBN9501等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获得生产安全应用证书,品种与技术储备为产业化做好准备。
12 月27 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拟批准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10 个植物品种目录予以公示,目录中包含ND207、浙大瑞丰8、DBN3601T等三个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局部商业化推广和应用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09
多项科学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世界首例香味玉米。JIPB近日在线发表了山东舜丰基因编辑研究院和山东师范大学的合作研究论文“Creation of aromatic maize by CRISPR/Cas”,作者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同时敲除ZmBADH2a和ZmBADH2b创制了世界首例香味玉米,并且正在用舜丰生物自有专利CRISPR /Cas12i和CRISPR /Cas12j创制香味玉米品种。
山东舜丰基因编辑研究院和山东师范大学联合创造的世界首例香味玉米。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取得整体性突破。纯系创制是作物育种的核心内容,经过二十多年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陈绍江教授团队在该技术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取得整体性突破,一是克隆关键诱导基因ZmPLA1和ZmDMP,占领单倍体技术制高点;二是攻克单倍体育种的关键技术瓶颈,创建了基于诱导基因分子标记的高频诱导系选育方法,形成高效技术体系;三是融合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形成了单倍体与回交选育结合的BH等技术,提升系统效能。
美国科学家利用cenh3突变体进行玉米单倍体诱导。
同期,美国科学家在利用cenh3突变体进行玉米单倍体诱导取得重大突破。着丝粒组蛋白H3(CENH3)介导的单倍体诱导技术是一个具有重大挖掘潜力的方法,该方法在拟南芥中可以获得25-45%的诱导率,但该技术在其他物种中的应用一直未能获得成功,诱导率低于1%。美国科学家通过CRISPR基因编辑系统获得了CENH3的完全缺失突变体,并将其应用到玉米单倍体的诱导,获得了高达20%的诱导率,为包括玉米在内的农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可能。
开发基因组优化设计模型加速玉米杂交育种。传统育种模拟软件主要利用遗传材料的系谱关系和表型数据模拟育种过程,同时指导未来育种流程中的选系和组配。GOVS则采用了称为“基因组优化设计”的策略,即:通过算法模拟出一个理论上尽可能多地聚合了某个育种群体中目标表型的优势基因组片段或有利等位基因的虚拟基因组。利用GOVS结合基因组选择以及双单倍体诱导技术可以指导育种家利用最少的遗传材料、最短的育种周期,最大限度的聚合优势等位基因。
10
55个“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名单发布
10月18日,第二十九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在北京园博园拉开序幕,开幕式上,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发布“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名单。
第二十九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开幕式,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发布“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名单。
玉米种业振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根本。杂交玉米是我国农业科技育种几十年最活跃、成就最突出的领域,自交系选育是培育优良品种的基础。“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推荐活动由中国种子协会、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北京种业协会联合组织,经专业委员会评议、公式,推荐委员会确定:黄早四、综31、浚92-8、478、L91158、京92等55个玉米自交系获推荐。
据统计1982年至2019年玉米种植数据,获推的55个玉米自交系中,每个自交系所选育的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均达到4000万亩以上,全部累计推广面积达125亿亩,占同时期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的40%。获推的55个玉米自交系推动我国玉米单产增加了2.8倍。
作者丨农财君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