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海,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初心不改、坚持不懈开展玉米高产攻关试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10月,笔者参加了陕西省有关方面组织的振兴种业课题调研组,专程前往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登海种业)学习考察。期间,我们为玉米高产育种的成就所鼓舞,为李登海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所感染,更为中国种业振兴的愿景所振奋。
“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必须加大”
来到登海种业的试验田,这里试验示范种植的玉米品种令人目不暇接。在登海种业第十九实验场玉米制种田的地头,公司董事长王龙祥介绍:“目前登海种业在全国各地已经设立了20多个子公司,从黄淮海到海南岛,从大东北到大西北,都有我们的玉米育种科研基地。登海种业现在每年都能推出一批玉米新品种,2021年上报送审的玉米新品种就有33个。”
在登海种业高科技研究院座谈时,我们见到了刚从地里赶回来的李登海。他虽年逾古稀,但身体很硬朗。从1972年开始从事玉米育种科研,他大半辈子都是在跟玉米打交道。
“搞育种,最关键的是两条,一是人才,二是投资。”李登海侃侃而谈。目前,登海种业共有科技人员111名,中高级职称人员达到68名,其中16人具有研究员职称,9名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和省级特殊津贴,7人入选山东省科技人才库。登海种业先后建成6个国家级、2个省级研发平台,联合33家单位发起成立了“国家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科技研发创新平台。近几年,公司每年投入科研资金都高达8000多万元,加快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玉米良种很畅销!”李登海爽朗地笑着说,“目前我们的玉米育种有两个主攻方向,一是继续探索玉米高产道路,向每亩土地要产量。二是研究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以满足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需求。”
我们与李登海就种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最关注的是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对于农作物育种产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太重要,解决的力度必须要加大。已经到了该唱国歌的时候了!”李登海说,企业投入巨资,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刚进入市场,就有人拿去稍加“配制”,既没有多大投入,也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搞成一个“新品种”,还堂而皇之地当作自己的“科研成果”去申报,甚至在种子质量上粗制滥造坑农民。“这种做派很恶劣!国家一定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惩处那些欺世盗名、搞乱市场的人!”
李登海还就陕西省的粮食安全问题谈了看法。陕西有自古丰饶的八百里秦川,有陕南秦巴山区和汉中“小盆地”,还有面积广阔的陕北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多样,出产也很丰富,发展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潜力很大。他说:“特别是陕北黄土高原,如果把水的问题解决好,沙漠变良田,发展粮食生产和良种制种有巨大潜力,建议争取国家立项支持,打造陕北黄土高原粮仓。”
“一旦瞅准了,非干到底不行”
李登海1949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后邓村。这里地处胶东平原粮食产区,但因多种原因,粮食产量一直很低。1968年,李登海初中毕业回乡,决心努力改变粮食低产的局面。
他回忆,那时候胶东农村种的玉米品种主要还是当地的“二马牙”等传统农家种子,一亩地产量也就二三百斤,而小麦一亩地能打四五百斤。“为什么‘大粒’(玉米籽粒大)的产量还不如‘小粒’(小麦籽粒小)的?”后来,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美国的玉米亩产已达到了1000多公斤,“我们太落后了!”这让他受到很大的触动。
“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是人干出来的,只要肯钻研,就能出道道。”李登海和年轻的伙伴们商量,决定从抓三件事入手:一是加强刻苦学习,钻研农业科技;二是进行土壤分析,改革耕作制度;三是大力引进良种,进行丰产实验。
当务之急是下功夫攻克农业科技知识先天不足的难关。
“头三脚难踢,不付出艰辛努力根本不行!”李登海借阅大量有关书籍,购买、订阅了十多种有关农作物育种和栽培的书籍报刊。他把书刊装在口袋里,工前工后,田间地头,哪怕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也要见缝插针地翻开看上几眼。有时走路也在琢磨,有人喊,他都听不见。晚上在煤油灯下学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一天晚上他竟搂着书睡着了,睡梦中碰翻了燃着的油灯,枕头、被子都着了火,差点引起一场火灾。
几年间,他学完了《遗传育种》《土壤肥料》等十几种基础理论书籍,写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实验记录,整理了20多项有关育种、栽培、肥料等方面的实验材料,逐渐在农业基础理论方面开始入门。
搞科研不能光在“纸上练兵”。
李登海带领一帮青年搞起了小麦、玉米、花生三种农作物的管理栽培。经过在试验田里无数日夜的劳作,农科队丰产田里的玉米产量一举突破了500公斤大关,村上大田里的小麦、玉米、花生产量也都有了明显提高。村里那些对他们斜眼看待的人开始改变看法:“李登海这帮小青年,还真有点门道,行,有出息!”
这时,李登海得到了一个信息:省内外许多科研部门,都在为夺取玉米750公斤的高产而攻关。他心动了:“咱也加入这个培育玉米高产的冠军赛,怎么样?有了好种子,就能多打粮。咱想办法搞点好种子,说不定就能把产量搞上去。”农科队的伙伴们都赞同李登海的看法。可四周八县跑了个遍,他们也没找着能打700公斤的玉米种。
“现成的良种找不来,咱自己攻关行不行?”李登海的“犟劲”上来了,“啥事一旦让我瞅准了,就非干到底不行!”他啃书本,搞实践,向内行学,千方百计提高玉米产量。
1974年,李登海得到了去莱阳农学院(现为青岛农业大学)深造的机会。在这里他遇到了“伯乐”——刘恩训副教授。刘恩训送给李登海20粒来自美国的分离自交系基本材料“XL80”,说上一年种植试验表现抗病性强,对大小叶斑病基本免疫,丰产性状也好,让他回去试试,可能有希望。
拿到这20粒种子,李登海如获至宝。当年5月,他把这些金贵的种子一粒一粒点种到试验田里,从小苗出土到收获,他几乎天天泡在田里观察、记录。
这样的试验连续做了几年。终于在搞了4000多个组合、考察记录了50多万个数据后,分离选育出“掖107”这个比较理想的玉米自交系。并且在不断分离的“XL80”系统里,出现了高配合力和高产的株系。
1978年秋天,为了加快育种步伐,李登海决定到海南岛去加代育种。他和伙伴们吃着从家乡带去的萝卜干,住在四面透风的草棚子里,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除虫锄草、田间管理,哪一样都比家乡的“三夏”还要忙、还要苦。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收获了3.6公斤的“掖107×黄早4”(定名“掖单2号”)玉米良种,种在家乡后邓村的土地上。1979年,“掖单2号”夏玉米亩产达到776.9公斤,这是我国第一个亩产超过700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李登海的第一个育种目标实现了!
在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上风雨兼程
李登海玉米育种的脚步非但没有停歇,还越迈越快、越迈越大。他坚持每年都有五六个月驻扎在海南岛,在南繁基地摸爬滚打,以一年三至四代的育种速度,开辟着中国玉米育种的创新事业。
为了育种事业,李登海“豁出命来”苦干实干。
育种试验田是他的“心尖尖”,种到地里的种子破土了,他每天都要跑到地里看好几次,给玉米套袋时在田间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多年操劳,积劳成疾。有一年南繁育种期间,李登海到陵水县城买东西,傍晚回到基地,就急匆匆跑到育种田去看他的“宝贝”。谁知两头水牛把地里的玉米苗啃食、踩踏得一片狼藉!李登海脑袋“嗡”的一声,两眼一黑,一屁股坐到地上,一个大男人哭得撕心裂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一听到牛叫就头疼欲裂……
为了育种事业,李登海敢闯敢试。
上世纪80年代初,后邓村和全国各地一样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李登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营玉米产业化的种子企业“掖县后邓农业实验站”。1992年,在烟台市领导的支持下,李登海把自己的家底进行了评估,与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科技骨干共同出资,组建起全国首家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种子产业化农业科技企业。1997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李登海斥资2400万元收购了镇种子公司,组建了莱州市登海种业有限公司。1999年3月,公司经莱州市体改委批准改制为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11月,经山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批准,设立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18日,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登海种业”成为农业高科技上市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农作物种子的自繁自育、分装销售及进出口业务,主攻方向为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
李登海总结出“紧凑株型+高配合力”的育种理论,他带领的登海种业科研团队不断刷新着玉米单位产量:1986年“掖单7号”夏播玉米亩产达到892.5公斤,同年“掖单6号”夏播玉米亩产达到962.1公斤,分别成为我国第一个亩产超过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1989年,“掖单13号”夏播玉米亩产达到1096.29公斤,成为我国第一个亩产突破1000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并首创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接着,又创造出我国第一个亩产超过1100公斤和亩产达到1239.14公斤的高产纪录;2005年,“登海661”亩产达到1402.86公斤,在创造国内玉米亩产量新高的同时,再创世界夏玉米亩产最高纪录;2013年,“登海618”在新疆种植亩产达到1511.74公斤,成为我国第一个春玉米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多年深耕玉米育种行业,登海种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位居中国种业五十强第三位,是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国家玉米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先后共有112个玉米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其中近3年通过国审的玉米新品种就达67个。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星火奖一等奖等数十项奖励,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4亿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400多亿元。
不懈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李登海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家子弟,成长为海内外闻名的农业科学家。从1997年至今,他担任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先后被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
即将到来的虎年春节,李登海还会跟此前40多年一样,在南繁基地的玉米育种田里度过。他继续带领着科研团队,朝着“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矢志不渝,奋勇攀登。
(张延寿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原主任;边江系新华社陕西分社原副社长;陈梁系陕西省种子工作总站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