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颗颗饱满,金灿灿的麦子报告着丰收的喜悦。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育、走出国门来到巴基斯坦的中国杂交小麦喜迎丰收。即使在今年罕见高温的情况下,近万亩示范区的最高亩产依然突破400公斤。
优质的杂交小麦是如何培育出来的呢?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通州基地,或许能找到答案。基地的278亩试验田中共设立了500余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面积约12平方米。每年,这些小区都会被播种上不同的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也就是杂交小麦的试种品种,待麦子成熟后,我们会进行测产,筛选出优质高产的品种。”基地负责人苑少华介绍,参加北京市乃至国家级的区域实验材料,都需要经过多轮试种。每个实验材料要在不同的基地试种三年,通过和对照材料的比较,汇总不同区域数据,以此判断出该实验材料是否增产。数据漂亮的实验材料,会通过品种认定,成为新品种。
自2015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通州基地设立以来,基地依托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在副中心土地深耕细作,专心杂交小麦科研实验,参与“京麦”系列培育,“从最初的京麦6、京麦7,到现在的京麦21、京麦179,我们都参与了试验试种,现在很多京麦品种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进行了推广播种。”苑少华欣慰地说。
千里扎根,谈何容易。“干旱、少雨、高温、盐碱地、病虫害严重……巴基斯坦的土地非常不具备高产条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赵昌平第一次来到巴基斯坦时,干燥的风沙、热辣的阳光让他直皱眉头。据当地农业部门专家介绍,巴基斯坦属于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不到250毫米,在小麦成熟季节,40℃的气温司空见惯,有时甚至超过50℃。受生产力水平和当地经济情况的限制,水肥管理水平较低,再加上当地特有的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种植条件的劣势超出想象。
既要适应高温、缺水、盐碱土壤的自然条件,又得扛住病虫害侵袭,要想挑选出合适的杂交小麦品种没有捷径,只能从最基础做起,年复一年地进行选育。赵昌平说,“京麦”系列杂交小麦的研究进展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等自然环境相似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纷纷主动来寻求合作。2019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自主培育的杂交小麦品种“JM6-3”在乌兹别克斯坦通过审定,成为我国通过国外审定的第一个杂交小麦品种。
全国十粒种,一粒自北京。京麦系列的“留洋”路,是北京率先开展科技创新、打造全球种业之都的缩影。“我们相信,在今后5到10年间,杂交小麦将会像我们国家的杂交水稻一样,在粮食安全、自主创新以及现代种业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赵昌平说。
而在城市副中心,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正在聚力打造种业“高精尖”,不断汇集顶尖种业科研力量,做强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种业科技特色基地。同时,园区建立了双创服务、共性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千亩新品种展示基地、3万亩育种基地、8万平方米研发楼。未来,园区将实施“筑核、创新、整合、拓链、开放”五大重点任务,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国种业创新高地;到2030年,成为全球种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