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石时农业 ,作者石时之约栏目组
撰文 / 陈杰锋
排版 / 小助手
图片 / 来自于网络
导语:哪怕往前走一小步,就是在往前进,不是往后退。
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一次航行中,意外登上了美洲大陆,新旧大陆自此开始连线。这次的地理大发现直接推动了全球生态和物种的大交换。而现代三大谷物之首的玉米,也正是在这次大交换后正式登上了世界舞台,并支撑了“康乾盛世”的人口大爆炸。
玛雅文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便是建筑于玉米之上,因为玉米养活了古印第安人。但最早时,玉米只有拇指般大小,经过几十代人的不断育种,尤其是在“哥伦布大交换”之后,玉米不论是在体积上还是颗粒上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堪称人类农业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如今,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和总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是我国重要的饲料来源。因此,在粮食安全的话题中,玉米育种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本期石时之约,我们邀请到了国内玉米育种的顶级专家、「玉米团长」赵久然老师,来和刘老师一起聊聊育种的那些事儿。
比起「育种家」的称呼,刘老师更愿意称赵久然是「育种体系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因为一贯以来,赵久然在注重育种细节的同时,也同样重视宏观的方向,一如他在访谈中所言 :
既要能钻进玉米地,还要能跳出玉米地 !
赵久然老师和我们回忆到,他在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便下乡去延庆农村实践了6年。在这6年间,他发现农民对技术实际上是有需求的,尤其易推广易被接受的技术,良种便是其中最迫切的方向。这使他大受触动,因此,1993年开始,他便将研究方向聚焦到了育种课题。
国内育种专家芸芸,而赵老师得以在其间脱颖而出,他认为是因为他的目标更明确。赵久然老师在做育种时,非常注重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这五方面的优点。尤其是易制种这一点,在实践中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京科2号为例,这个品种具备了杂交种产量高的显著优势,但正是因为制种产量较低,最终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多年下来,赵久然老师深刻感受到,育种一定要和农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他在访谈中举了另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京早13号产量较高,且有特色,本该是一个优良的品种,但由于果穗苞叶特别紧,农民们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来尅玉米,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品种便自然而然地被冷落了。
对于这类问题,刘老师做出了这样的总结:
「育种需要面对市场,它需要适应产业链各端的需求,不能有致命的短板。」
至于育种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赵久然老师认为,全程机械化、抗逆稳产、绿色资源高效都是重要的方向。从饲料性能来看,玉米高淀粉的定位也将越发突出。除此以外,未来的育种行业将进一步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结合,诸如DNA指纹图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测序等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弥补过去经验育种的缺陷,有利于快速准确地确认材料血缘、形状、及相关遗传变异,缩短育种周期,建立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种质。
不可避免地,我们依然聊到了中国在育种方面和国外的差距。赵久然老师直截了当地说,差距是一定存在的。目前,我们在杂交育种的技术方面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差距体现在了组织规模投入、资金投入、育种装备等方面。而在生物技术上,国内还没有实现真正的产业化,目前仍然在追赶国外先进技术,但在追赶中学习正是中国多年来的优势。
追赶并不是盲目模仿。玉米育种的杂交模式非常重要,仅仅依靠模仿是无法实现并跑甚至超越的。只有建立自己的育种模式,才能取得更为长久的发展。赵久然老师希望玉米育种未来能继续产生量变和质变,
「哪怕往前走一小步,就是在往前进,不是往后退。」
赵久然 - 育种体系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玉米是我的工作,是我的事业,甚至可以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赵久然的网名——「玉米团长」,带着一分稚气,也带着十分的使命感。
赵久然的“玉米团”当然不是普通的团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是全国农业百强科研所之一,目前拥有14个部门、100多名员工、估值1亿多元的资产。多年来,通过高效的玉米科技创新体系,赵久然和他年轻的团员们选育审定了100多个玉米品种,累计推广超3亿亩。其中,“京科968”连续多年种植超过2000万亩;“京科糯2000”是国内种植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鲜食玉米品种。
但在1997年成立之初,玉米研究中心里只有4名技术人员和3名后勤人员,几近于零启动,和今天的模样不可同日而语。彼时的赵久然主动放弃了事业经费,坚持带着他的玉米团一路前行,最终成功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自我造血。
对赵久然来说,玉米育种是他自始至终的坚定选择,一如第四期《石时之约》中他所说的,「玉米是我的工作,是我的事业,甚至可以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与玉米结缘于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赵久然受到了“绿色革命之父”诺曼·布劳格的启发,决心回归到田野间,用专业知识为社会做一些切实的贡献。在农村的6年间,赵久然深入乡村,并感受到了农民对于良种的迫切需求。自此以后,赵久然就毅然将研究方向转向确定为玉米育种了。
多年来,赵久然带领他年轻的团队构建起了全球数量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其中已收录了5万多个品种。通过现代化科技与传统育种手段的相互结合,他们开拓和引领了作物标准DNA指纹构建及品种分子鉴定研究领域。可以说,赵久然的玉米团已经成为了国内玉米育种业的佼佼者。
而在此期间,赵久然不忘初心,仍然频繁地奔波在各地的玉米繁育基地。他常披星戴月,往返于北京与三亚的南繁育种基地,「要想着思路,也要看看材料」,因为一切的科研成果都应该回归到生产实践中。
“实践”是赵久然在采访中反复强调的一点,不论是育种、种植,还是宏观的农业发展,赵久然都认为,科学技术固然重要,实践更是农业科研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多年来,赵久然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赵久然爱谈玉米,不局限于育种,而是与玉米相关的一切。他热爱科学技术,不局限于既有知识,而是积极吸收前沿科技,与世界一同成长。他强调实践,不局限于作物产量,而是力图在实践中实现农业人才与作物生产的双向价值。
如今,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玉米仍然是国内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鲜食玉米作为玉米的重要一支,开始在玉米种植业中风生水起。
而赵久然仍然一头钻在玉米地里,带领着他的玉米团,继续冲锋。
以下为赵久然老师接受《石时之约》专访对话内容(有删节):
Part 1
曾经的困难:广场上的鸽子饲料
Q
在玉种育种和为品种建立DNA指纹库的过程中,您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困难?
赵久然:当然有。我86年研究生毕业后,去了农村蹲点搞科研,在那几年里,我意识到,农民对好多技术都有需求,其中最迫切的就是良种。另外,那时候经常出现假种子,导致农民和企业最后都受到了损失,所以我就开始转向育种方面的研究。
DNA指纹技术一开始用的其实是同工酶这样的生化技术。当时我们单位来了一个研究蜜蜂的专家,在和他的一次聊天后,我们把这个方法用在了玉米种子鉴别上。这么多年下来,技术也在与时俱进,经过不断迭代发展后才有了现在的分子技术。
我最开始做育种的时候,我的老师是研究栽培的,我们手上几乎没有育种材料,所以收集资源材料是一大难题。有一次,我在广场上看到人家在喂鸽子,觉得那个玉米肯定不太一样,就抓了一把带回来了。虽然说这样能碰上特别好种子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当时资源材料都很宝贵,所以就会进行广泛的收集。
Part 2
鲜食玉米研究:术业有专攻
Q
从主粮饲料到鲜食玉米,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的研究方向出现了这么大的跨度?
赵久然:鲜食玉米产业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的,但当时的社会经济水平决定了鲜食玉米只能处于次要地位,育种家们只能顺手来做这个事情。但育种这件事,还是要坚持术业有专攻,顺手做很难有成果。我一直觉得,要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所以我当时就把这个想法和我刚毕业的助手说了,让他专门做鲜食玉米,后来我们还专门组建了鲜食玉米研究室。过去,鲜食糯玉米产量低,而且籽粒口感偏硬,煮熟了马上吃还可以,但是稍微放凉一点,就会回生。所以我们用了一种软质性胚乳与硬质性胚乳的杂交组配模式,最终育出了京糯2000。后来我们就把京糯2000这个品种大面积推广起来了,成为了咱们国家鲜食糯玉米的主导品种,相当于引领了糯玉米的一个发展方向。
Q
能不能和我们说说您之前提到过的新型鲜食玉米?
赵久然:大家现在常吃的甜玉米,它在基因型上是几乎没有淀粉合成的,全是以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这样你吃起来就会觉得特别甜,但会感觉里面的内容物少了一些,就像在吃糖水。新的甜玉米基因类型里含有一部分淀粉,包括支链淀粉,两种结合起来就能让玉米又甜又糯。
Part 3
玉米种植业差距:多方面与新契机
Q
您觉得现在我们国家的玉米种植和美国还存在差距吗?差距有多大?
赵久然:目前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种差距体现在了多个方面。从单产上来说,国内玉米产量只有美国的60%左右,这有气候土壤、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原因,其中种子是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说,美国现在基本上都是直接收获籽粒,但在中国这个才刚起步,整体比例很小。再比如说,精量播种技术是十几年前刘总(刘石)在先锋公司的时候大力推广开的,现在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普遍了,但在当时这项技术对种子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还有播种机械,一来,机械要起到节省劳动力的作用,二来,机械也能够保证密度和均匀度。
Q
您觉得,如果我们要实现和美国一样的机械化种植,还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赵久然:一个是机械本身,另一个就是品种。我觉得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契机,那就是智能装备。比如说,过去日本也是有小块地的,但是日本发明了灵巧的小型机械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了智能装备后,也许未来我们就能在小块不规则的土地上更好地推进机械化。
Part 4
转基因玉米:皇冠上的明珠
Q
国务院在“十三五”科技规划中提出将在2020年实现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您是如何看待转基因玉米的?
赵久然:我觉得转基因应该是目前生物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解决很多生产中问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抗虫、抗除草剂、提高品质等方面非常重要。
我们一直说,中国的农业和美国还有差距,其中,在生物技术方面,差距最大的恰恰就是玉米和大豆,这两个作物实际上是美国应用生物技术最普及的农作物。所以说,转基因玉米应该说是我国提高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
Q
转基因玉米会对您今后的玉米育种方向有什么影响吗?
赵久然:肯定有。今后应该还是常规育种跟生物育种相结合。我们常说转基因是“皇冠上的明珠”,意思是首先有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品种,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特殊的生物的性状,这两方面是密切结合的。
Part 5
育种经验:智慧+汗水,科技+经验
Q
在玉米育种这方面,您有没有一些好的经验跟我们分享的?
赵久然:我觉得育种工作是智慧加汗水,用专业知识实干巧干。另一个是科学技术加经验,育种的过程首先是创造变异,这些变异再经过人为选择,而这个选择的过程,既可以靠一些技术手段,也可以靠经验。这和医生有一些相似之处,经验积累得多了,有些东西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Part 6
返乡务农:学以致用,实践提高
Q
现在很多人对大学生返乡务农这方面表示不太理解,您怎么看?
赵久然:这个事我倒没深入想过,但是我一贯的主张是:第一,人尽其才,学以致用;第二,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我觉得大学生返乡务农,首先得去一个需要他们去的地方,其次,大学生们确实能在那里运用专业知识做出贡献,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