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国际玉米种业高峰论坛”在昆明举行,论坛旨在充分了解目前国内外玉米种业的发展现状,加强国内外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种子企业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玉米育种技术、科技转化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深化种质资源交换、育种、科技转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种业振兴,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解决玉米种业“卡脖子”问题。
国际玉米种业高峰论坛现场 供图
论坛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承办,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协办。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泰国、老挝相关大学、政府、企业的科研及管理人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隆平高科等相关单位和企业的科研、管理人员参会。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副主任KevinPixley代表CIMMYT作了题为《玉米种质资源基因组特征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泰国、老挝的专家学者也对泰国和老挝的玉米育种技术和玉米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报告。论坛围绕“玉米种业发展”这个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介绍玉米种业在国际、中国、泰国、老挝等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讨论玉米育种技术、种质资源创新、种子管理、种业监管政策等相关话题,探讨如何利用已有的学术成果提升玉米产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同时也将进一步探讨未来的合作内容与方式。
记者了解到,玉米是关系中国粮食安全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玉米也是云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00万亩左右,玉米产量约920万吨,占全省粮食的49%,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玉米品种“同质化”严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变弱,已成为粮食生产的危险因素。全世界有300多个玉米地理族,但在中国有效开发利用的不到1%,种质资源挖掘和创新严重滞后,种源“卡脖子”衍生的问题日渐突出。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利用是玉米遗传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解决我国玉米品种同质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及周围的东南亚国家有着丰富的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对于解决我省玉米品种“同质化”、提升种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水平至关重要。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科研团队在番兴明研究员的带领下,一直将拓宽玉米种质基础、丰富玉米遗传多样性作为工作核心,创制出大批玉米种质新资源,目前是全国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最丰富的科研院所,并已累计向国内外发放玉米种质1万多份次,为全球玉米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和重要的遗传材料。
该团队主持完成的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7项;团队与国际玉米小麦改中心(CIMMYT)合作30多年,201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过去20年里,该团队培育出优良玉米新品种50多个,植物新品种权和专利授权20余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据不完全统计科技成果累计应用1.4亿亩,新增产值超过170亿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遗传育种团队2015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优秀创新团队,2022年批复建立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国际玉米种业高峰论坛研讨国内外玉米种业的发展现状与创新进展,助力玉米研发国际合作,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这将极大助推云南省种业振兴,对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记者:赵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