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联合攻关组由国内水稻育种优势科研教学单位20家、种业企业16家共36家单位组成,聚焦国家水稻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集聚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和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强强联合、协作共享,创制了一批优质高产、抗主要病虫害、耐高低温、水肥高效利用、重金属低积累等突破性水稻新种质,培育了一批优质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为高水平水稻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了科技支撑。
几年来,攻关组构建并不断完善协同创新平台,着力推进育种材料共享交流,精心组织优质稻食味品鉴活动,取得不少经验成效。
强化组织与制度保障。成立了攻关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协调和监督;成立良种攻关专家委员会,负责技术咨询、论证和评估,提出水稻育种工程重大战略研究建议。成员单位先后签订了育种材料、信息、人才共享协议、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原则性协议与共同承诺书,基本形成了创新任务统分结合、材料有条件共享、收益按比例分成、政府与企业共同投入的联合攻关机制。
强化育种理论与前沿技术创新。首次发现自私基因系统控制水稻杂种不育性状,为揭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雌配子选择性致死的本质提供理论借鉴;构建了1500余份粳稻重测序材料高密度指纹图谱数据库,构建水稻种质资源数据库与育种芯片,加速水稻分子育种步伐;建设高通量自动化基因分型平台,建立标准化分子育种检测系统,系统开发水稻功能基因KASP标记体系。
创制了一批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优异种质。创制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抗稻飞虱、镉低积累、耐高温、抗倒伏、耐寒、强休眠性、耐低氧发芽、适合机械化制种、耐储藏等绿色性状材料80余万份,助力水稻育种优异中间材料的快速、高效创制。
培育了一批突破性新品种。配制杂交组合30余万个,选拔苗头组合1.5万余个,进入区试品种5000余个,审定品种数量2000余个,其中代表性品种100余个,育成品种推广面积近6亿亩。据统计,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排名前十的品种,以及“中嘉早17”“龙粳31”等南北方推广面积最大的常规稻品种,均由攻关组成员单位培育。
下一步,攻关组将主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加强育种材料、信息等共享交流。在现有育种共享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抗褐飞虱、抗稻瘟病、稻米品质、肥料高效利用等性状高效鉴定共享平台,不断提升性状鉴定水平。加强攻关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进派生型品种保护制度实施,促进育种材料交流、共享。高质量举办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
二是加强优异育种材料创制。开展水稻种质资源的规模化表型精准鉴定与全基因组基因型鉴定,创制优质、抗主要病虫害、耐高低温、水肥高效利用、重金属低积累的特异育种中间材料,为新品种选育及基础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三是加强前沿育种技术创新。运用水稻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带来的海量数据,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模拟育种平台,研发全基因组选择预测新模型,建立人工智能设计育种体系。
四是加强突破性水稻新品种培育。大力推进水稻育种联合攻关和其他攻关主次衔接,聚焦国家水稻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培育高产高效、优质食味、高抗病虫、耐非生物逆境、适宜轻简化生产以及短生育期、强再生力等重要性状的突破性水稻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