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下,种业振兴成为重要工作。2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简称《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更加重视生物育种带来的产业变革。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2022年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2023年则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作为单独一项重点工作放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并从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生物育种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
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方面,财通证券认为,精准鉴定评价机制的构建及种植的规范管理,有望对种业的品种创新形成更好的保护,激励制种业的研发创新。
中信证券分析指出,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表述口径已发生重大实质性变化:从2021年“有序推进”,到2022年未提及生物育种产业化,再到2023年“加快步伐”,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政策导向已愈加明确,推进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推广原则更为具体和可操作。
中信证券认为,2023年大概率成为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元年,建议重点关注生物育种产业化机会,把握政策红利窗口期。推荐具备生物育种产业化显着领先优势的大北农、杂交玉米种业龙头登海种业、稻麦种植优质标的苏垦农发。
记者采访获悉,我国生物育种积累多年,拥有较为良好的基础,已具备产业化的条件,同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助于农作物提高单产目标。企业方面,在政策的指引下,则需要密切加强与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成果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2022年的“一号文件”,本次文件明确指出了将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西南作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玉碧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国家生物育种实际上已经积累了很多年,具有较好的基础,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的技术地位。目前全国生物育种成熟新品种也比较多,是到了产业化的关口了。生物育种产业化目前时机正好恰当,只有把生物育种的产业化做好,2023年的农作物提高单产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实施。”
种业振兴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这特别得益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增长,而单产能力亦仍有提升空间。
对此,黄玉碧表示,“生物育种产业化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单产,虽然我国农田土地保护较好,但人多地少的情况仍然存在,所以提高单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现在新兴生物育种技术产生的品种能够让农作物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更加绿色生态环保,这也是我国大力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生物育种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粮食进口依赖,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在国际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种业创新主体仍然依靠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较多。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如何加强企业种业创新,支撑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开发种业振兴背后生物育种市场蓝海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黄玉碧看来,“企业首先应加强与各大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其次也要做好企业的自主创新。种业产业的创新其实还是需要依靠企业,因为种业和其他的产业发展进度还有一定距离。目前种业的创新部分主体还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虽然也有一定创新,但不像电子、汽车产业等,它们的主体创新已经转移到企业去了。所以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多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当然企业也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其实,近年来国内种企在种业振兴政策的指引下不断加快生物育种步伐,加强技术储备。以大北农为例,作为生物育种储备技术较为丰富的企业,相关品种甚至已走出了国门,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此前,大北农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转基因抗虫大豆产品DBN8002获得阿根廷种植许可的公告。这是大北农生物技术继2019年耐除草剂大豆转化事件DBN9004(DBN-94-6)获阿根廷种植许可后,在南美市场取得的又一进展。“虽然我们种业营收目前占比还不高,但技术储备较为丰富,有长达十年的积累,随着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加快,利润有望得到兑现。”大北农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企业来说,做好技术储备的同时,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也更能够落实企业效益问题。“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有投入才有产出。其实我们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背后的市场效益是非常大的,而且转基因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测试,现在已经是安全的了。”黄玉碧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