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种业知识局 ,作者种业知识局
中国玉米育种至今走过百年。
作为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种业的角逐,无疑是大国竞争的“芯片”之战。中国不是玉米起源地,种质资源匮乏,作为后来者,隐忍、积蓄、持续发力,在一代代科学家、企业家的拓荒之下,玉米品种实现了6次大规模更新换代,目前,第7代品种正在布局。
与此同时,经过一系列技术和政策的准备,转基因产业化已经进入开放前期。这将是一场彻底的品种换代革命,洗牌式重塑种业竞争格局。
中国玉米产业呈现什么格局?百年来,玉米育种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如今哪些大品种在失去市场,哪些新品种正跻身一线?转基因产业化的推进将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目录》
一、玉米产业地图
二、百年育种脉络
三、跨时代大品种
四、进击的第7次品种大换代
五、转基因产业化与行业重塑
六、育种奠基人与接力者
七、玉米大事记
一
玉米产业地图
玉米,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也是关系中国粮食安全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玉米产量长期占据粮食总产量三成以上。
1、全国玉米产量前十大省份排名
中国的玉米种植遍布全国31个省份,按照气候条件和地理分布,可分为五个玉米种植区,分别是北方春玉米区,以东北三省、内蒙古为主;黄淮海夏玉米区,以河北、山东、河南为主;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广西、云南和贵州为主;西北灌溉玉米区,主要包括新疆和甘肃;以及南方丘陵玉米区等。玉米产区总体表现出向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集中的趋势。
从省份来看,黑龙江是中国玉米产量第一大省,其次是吉林省、内蒙古、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辽宁省、四川省、山西省、新疆等。
黑龙江是公认的玉米黄金生长带,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9000万亩左右,产量超过3000万吨。2022年,其玉米播种面积8955万亩,产量更是达到4038.4万吨,面积、产量均位居全国之首。全省玉米主要种植地区集中在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三个地区,玉米产量均超过500万吨。
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的第二大玉米主产省,玉米产量雄踞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年产量超过2700万吨,粮食单产连续几年位居全国第一。吉林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春市、松原市、四平市、白城市、吉林市等。长春市2022年玉米产量达到1079.8万吨,是吉林第一玉米产量大市,占吉林省玉米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据吉林省统计局数据,自2010年起,吉林玉米产量呈现上涨的趋势,由1994.67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257.86万吨,位居全国第二,种植面积6704.1万亩。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通辽市、兴安盟、赤峰市、呼伦贝尔市等市(盟)是内蒙古玉米产量大市,玉米年产量均超过400万吨。据内蒙古统计局数据,自2010年至2022年,内蒙古玉米产量逐年上涨,由2010年的1643.66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098.4万吨,占全国玉米产量的11.18%,位列全国第三。
山东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5000万亩左右,玉米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菏泽市、德州市、聊城市、潍坊市、滨州市、济宁市、临沂市、泰安市、青岛市和济南市,玉米产量均超过百万吨。据山东省统计局数据,自2010年至2021年,山东省玉米产量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由2010年的2072.34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2589.52万吨,11年来增长了517.18万吨。
河南玉米常年种植面积超过5500万亩,玉米产量超过2000万吨,河南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周口市、驻马店市、商丘市、南阳市等,玉米产量均超过200万吨。2022年河南省玉米产量更是达到2275.05万吨,增产10.9%,创历史新高,超过河北省。
河北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5000万亩左右,年产量超过1800万吨。河北省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保定市、邯郸市、沧州市、邢台市、石家庄,玉米产量均超过200万吨。据河北省统计局数据,自2010年至2021年,河北省玉米产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由2010年的1663.79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2066.77万吨,11年来增长了402.98万吨。
辽宁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3500万亩,玉米产量超过1500万吨。辽宁省玉米产地主要集中在辽河平原,玉米种植地区主要在铁岭市、沈阳市、朝阳市、锦州市、鞍山市、阜新市,玉米产量均超过200万吨。据辽宁省统计局数据,自2010年至2022年,辽宁省玉米产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由2010年的1251.85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959.2万吨。
四川玉米产地主要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等地区。据四川省统计局数据,2022年,四川省玉米产量为1046万吨,单产376公斤/亩。
山西玉米种年植面积达2600多万亩,总产量在980万吨左右,山西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忻州市、运城市、晋中市、临汾市、长治市、朔州市,玉米年产量均超过百万吨。据山西统计局数据,自2010年至2022年,山西全省玉米产量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由2010年的809.45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021.1万吨。
新疆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昌吉州、塔城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和田地区等,粮食产量超过800万吨。据新疆统计局数据,自2010年至2022年,新疆玉米产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由2010年的647.97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080.51万吨。
2、20年产需巨变
——消费:从1.20亿吨到2.97亿吨
饲料粮的需求增长,以及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玉米需求快速增长。
中国玉米需求在过去20年间持续增长。2000年中国玉米总消费量为1.20亿吨,2010年全年消费需求已超过2亿吨,其中约60%用于饲料,25%用于深加工。2015年以来,中国玉米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到2022年,我国玉米的年需求量达到29781.89万吨。其中,饲料需求约占66%,工业需求约占26%,直接消费等其他需求约占8%。从各分项需求来看,饲用玉米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过去2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64%。专家预计,由于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和水畜产品消费水平都还有一定增长空间,未来饲料玉米需求仍将保持每年2%~3%的增长速度。
——生产:从3.46亿亩到6.46亿亩
受需求拉动影响,玉米生产持续增长。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从2000年2305.5万公顷(约3.46亿亩)起一直保持总体上升趋势,至2015年达到4496.8万公顷。2016年由于国家取消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并在“镰刀弯”地区推行“粮改饲”政策,玉米播种面积开始出现下降,玉米种子行业产能过剩。2020年来国内玉米种植意愿上扬,2022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4307万公顷,即6.46亿亩。
玉米产量不断升高。据统计,自2010年至2022年以来,全国玉米产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由2010年的19075.1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27720.30万吨,增长了8645万吨。增长迅速,但依然存在2000多万吨的供需缺口。
——进口:从-1639万吨到2062万吨
中国玉米曾经一直以出口为主,主要出口至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3年出口量为1639万吨。自2010年开始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国,且进口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近几年,我国玉米进口量由2017年的283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2062万吨,不过比2021年减少了773万吨。2022年,累计进口美国玉米1487.05万吨,从乌克兰累计进口526.4万吨。
未来,受饲料需求增长以及深加工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玉米需求量将恢复持续增长,玉米供需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由于水土等自然资源条件限制,再加上种植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持续下降。2022年,我国玉米单产429.1公斤/亩,不到美国玉米单产的60%。有专家认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玉米等饲料粮的安全问题。
二
百年育种脉络
促使玉米产量提高的诸多因素中,品种改良最为重要。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但不是玉米起源地,种质资源匮乏,玉米育种很大程度上依赖外来种质的引进与利用。
一般认为,玉米祖先是大刍草,原产地在南美洲。考古学家们曾在墨西哥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遗迹中,发现有最古老的野生玉米果穗。南美洲最早的原有居民印第安人远在公元4000~5000年前就开始广泛种植玉米。随着16世纪世界性航线的开辟,玉米沿着三条线路从美洲传播到欧洲、非洲和亚洲。如今,玉米已在除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全球有165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玉米,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玉米已成为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来源。
玉米自16世纪引入我国,约有500年左右的历史,传入我国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中最可能经陆路从印度或缅甸引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种植再传播到全国各地。前400多年里我国玉米品种主要推广引进开放授粉品种,结合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获得适应我国环境的农家品种。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开始玉米育种工作,至今一个世纪。
百年玉米育种,经历了品种间杂交种、双交种以及单交种三次重大飞跃。
坚强萌芽——
1925起,育种工作在内忧外患中奠基
新中国成立以前,为近代玉米育种启蒙时期。这一时期内,我国玉米育种的先驱们在地方品种改良和自交系、杂交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1925年,中央大学农学院赵连芳率先开展了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工作,1926年,金陵大学的王缓等分离自交系并组配杂交种供教学使用。30年代后,中国育种家先后育成一批双交种。如北平大学农学院沈寿铨育成杂-206,燕京大学卢纬民、山西铭贤学校周松林、中央大学金善宝等先后育成一批自交系和杂交种。这段时间里,杨允奎、蒋德麟、吴绍骙、卢守耕、戴松恩、蒋彦士等先后引进美国资源用于国内育种事业。抗战期间,广西的范福仁、四川的张连桂、李先闻、杨允奎等都较为系统地开展了玉米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试验,并育成了一些有利用价值的自交系和杂交种。1947—1949年,陈启文等在山东解放区进行玉米品比试验,从太行山区引进“金皇后”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老一辈玉米育种家在外敌入侵、社会动荡、经费拮据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凭藉爱国之心和对事业的责任感,辛勤经营,为新中国玉米品种改良事业奠定了初步基础。
在这个阶段,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农家品种、引进品种和新选育的综合种。品种呈现“多、乱、杂”的现象,产量低。至1949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19372.8万亩,单产为64.1kg/亩。
全新时代——
1949起,改农家种为品种间杂交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玉米生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育种研究进入现代玉米育种时期。
1949年12月,原农业部召开“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玉米育种家吴绍骙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在会上作了“利用杂交优势增进玉米产量”的发言。原农业部采纳了此项建议,于1950年3月召开玉米工作座谈会,邀请吴绍骙、张连桂、李竞雄、刘泰、陈启文等专家参会并制订《全国玉米改良计划(草案)》。这项计划确定采用简而易行的人工去雄选种增产措施和利用品种间杂交种来提高玉米产量。这个文件开创了我国在大面积玉米生产上改农家种为品种间杂交种的新时期。
据统计,50年代全国共搜集整理地方品种14000多份,评选出良种2000个,在生产上推广应用200多个,种植面积较大的有43个,占玉米总面积的85%以上。主要有金皇后、金顶子、白马牙、英粒子、辽东白等,在此基础上选育出一批品种间杂交种,如陈启文选育的“坊杂2号”等,比当地农家品种增产20%~30%。之后,全国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相继育成玉米品种间杂交种400多个,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有60多个,全国推广玉米品种间杂交种166.7万公顷。
优势利用——
1957年起,双交种的选育和推广
1957年2月,原农业部发布《关于进行玉米杂交种育种工作的意见》后,全国各地开展了玉米自交系间杂交育种工作,相继育成一批高产双交种,全国共育成双交种50多个。
北京农业大学李竞雄、郑长庚等育成了农大3号、农大4号、农大7号,其中农大4号在山西省推广种植450多万亩。杨允奎主持育成了川农7号、川农15号以及三交种矮双苞。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陈启文主持选育的双杂交种“双跃3号”“双跃4号”发展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双杂交种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家刘泰、刘仲元等培育出的“春杂5号”“春杂12号”等8个玉米双交种先后在河北、山西、辽宁等省示范推广,增产显著。张庆吉主持育成了新双1号、新双2号等。其中,新双1号在全国累计推广1.5亿亩以上。
这一阶段,全国玉米生产以农家种为主走上了以双交种为主的阶段。双交种的选育与推广真正体现了杂种优势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价值,使全国玉米平均亩产从50年代后期的90公斤,提高到60年代后期的115公斤左右,增产28%左右。
六次换代——
1965年至今,单交种的选育和应用
在选育双交种过程中,我国育种者已经注意到了优良单交种比双交种植株性状更为整齐,杂交优势更强。1965年,河南新乡农业科学研究所张庆吉等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单交种“新单1号”,创造亩产608kg的记录,在十多个省(区)迅速推广,标志着中国玉米育种工作从选育双交种开始转向选育单交种。
此后我国相继育成“白单4号”“忻黄单9号”等二十余个优良单交种。1970年以后进入以单交种为主的阶段,双交种、顶交种等逐步退出生产。一批双交种、三交种如“双跃3号”“吉双83”“黑玉46”“鲁三9号”等虽然在生产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玉米单交种的选育与利用已势不可挡。“中单2号”“郑单2号”“豫农704”“嫩单1号”等优良单交种的推广进一步扩大了杂交玉米的种植面积。至1978年,全国杂交玉米播种面积近2.2亿亩,占玉米总面积的71.8%,其中一半以上是单交种。“中单2号”在1980年后仍连续多年是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
1980年以后,中国玉米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1983年启动了玉米育种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了玉米育种有组织、有计划、每五年为一期的协作攻关阶段。此后玉米育种研究又相继进入国家“863”“973”“支撑计划”等科技计划。
一批优良品种诞生。80至90年代育成的代表品种为“丹玉13”“吉单101”“东农248”“龙单13”“四单19”“农大60”“掖单13”“农大108”“鲁单50”等;21世纪初至今代表性品种为“郑单958”“浚单20”“中单909”“京科968”和“登海605”等,我国单交种种植面积已占全部杂交种的98.6%。202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6.46亿亩,产量27720.30万吨,单产429.1公斤/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达到90%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阶段,在近60年的时间里,我国玉米品种实现了6次大规模更新换代,第7代品种换代正在悄然进行。后两章节详细谈及。
三
跨时代大品种
单交种至今,我国经历了6次大规模的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即以新单1号为代表的第一代,以中单2号为代表的第二代,以丹玉13为代表的第三代,以掖单13为代表的第四代,以农大108为代表的第五代,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代表的第六代。
根据白岩等在作物学报发表的“近四十年来我国玉米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种业知识局对1982—2021年前三大品种及推广面积制图,可以系统看到第2—6次大品种更新换代的脉络,如下图。
第1次更新换代——
代表品种:新单1号、白单1号、白单2号、白单4号、吉单101等,数据不详。
第2次更新换代——
代表品种:中单2号、四单8号、烟单14、丹玉6号等;
中单2号由中国农科院李竞雄团队选育。其丰产、稳产、抗病、广适,克服了70年代流行的大、小斑病,实现了“丰产、多抗和广适”三大目标的统一,1982—1986年连续5年种植面积排名第一,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0.59%。
第3次更新换代——
代表品种:丹玉13、掖单2号、掖单4号等;
丹玉13由辽宁丹东农科院吴继昌团队选育。其以抗性遗传为基础,是单基因抗性与多基因抗性相结合的抗多种病害的高产、质优、适应性广杂交种,在1987—1994年连续8年居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第1位,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2.66%。
第4次更新换代——
代表品种:掖单13、四单19、掖单12、掖单19、本玉9号、西玉3号等;
掖单13由山东莱州农科院李登海团队选育,是我国第一个株型紧凑兼大穗型杂交种,以掖单系列为代表的玉米品种开启了耐密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的先例,提高了种植密度,在产量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95—1999年,掖单13连续5年种植面积居全国第1位,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6.96%。
第5次更新换代——
代表品种:农大108、豫玉22、鲁单50等;
农大108由中国农业大学许启凤团队选育,其高产、稳产、优质、抗倒、耐旱、耐瘠薄和抗多种病虫害的诸多优点,适应性广,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春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和西南山地玉米区广为种植,2000—2003年连续4年种植面积居全国第1位并超过200万公顷,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0.91%,累计推广1837.13万公顷。
第6次更新换代——
代表品种:郑单958、先玉335、浚单20、京科968、登海605、德美亚1号等;
郑单958由河南农科院堵纯信团队选育,集高产稳产、优质耐密、广适多抗于一身,2004年以来已连续19年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0%,最高年份超过456万公顷,累计推广5971.12万公顷,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品种。
先玉335高产、稳产、早熟、脱水快、出籽率高、商品品质好,深刻影响了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累计推广2368.5万公顷。
从历年大品种的种植面积,还可以看到近年一个趋势——去大品种化。
2012年的前三大品种,推广面积分别为6854万亩(郑单958),4215万亩(先玉335)、2872万亩(浚单20);
而2020年,前三大品种推广面积分别为2798万亩(郑单958),1493万亩(京科968)、1460万亩(裕丰303);
2021年,更是分别达到了1825万亩(郑单958),1501万亩(裕丰303),1304万亩(中科玉505);
近年来,全国前3大品种的推广面积在逐年下降。目前大品种的更迭速度较慢、仍未完成更新换代,不过更迭关口正在到来。
四
进击的第7次品种大换代
第7代玉米品种悄然在各生态区发展起来,曾经的大品种已经难以守住市场,新的一批品种正迈入一线阵列。
1、群雄争霸,风起云涌
据分析,大品种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涵盖我国东北和黄淮两大玉米产区。
黄淮海夏播区一直是玉米大单品的重要孵化地。由于熟期大体一致和生态类型相对单一,历史上,绝大多数千万亩级大单品都出自黄淮海夏播区。
近几年,黄淮海主导品种包括登海605,隆平206、伟科702;联创系的裕丰303、中科玉505、联创808;以及良玉99、农大372等,呈现群雄并起的格局。
沃玉3号、迪卡653、MY73、秋乐368、东单1331等品种显露锋芒,正迈入一线行列。登海,联创,良玉等几大公司分割市场。郑单958雄霸单品种推广面积榜首,但播种面积逐年下滑。
北方春播区气候资源最适宜玉米高产,但熟期跨越大,自南向北共划分为6个积温区,包括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其中中熟和中晚熟是其主要分布区域。
东北前些年的几个大品种,天农9号、和育187、金庆707、先玉696、世斌338等,种植面积下滑,正面临市场瓦解。
目前,极早熟区依然是国外引进品种占主导,德法系大战,从德美亚系列品种主流,到法系益农等品种崛起,国产玉米品种仍未实现突围。
在通辽地区,北京农林科学院赵久然团队育成的京科968依然有绝对优势,盘踞在主要市场不曾动摇。
中早和中熟区域曾经是和育187的天下,2020年“美莎克”台风过境东北,迪卡系列品种异军突起。
在中晚熟区,山西农科院的瑞普909,金苑种业的Z658,金博士825,先玉1483等品种正在开启换代。恒育1号,铁391等新品种开始站上“C位”。
此外,吉林农大科贸的美亚81、山西龙生的龙生19、北京联创的联创803、辽宁东亚的东单1331、吉林云天化的天育108等品种,也在局部市场形成了一定优势。
2、官宣主导品种
今年以来,官方层面也对骨干品种、苗头品种、主导品种等进行了发布。
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其中,玉米骨干型品种11个,为郑单958、先玉335、京科968、登海605、德美亚1号、德美亚3、和育187、苏玉29、京农科728、中单808、正大808;
成长型品种8个,分别为裕丰303、中科玉505、郑原玉432、东单1331、优迪919、秋乐368、先达901、MC121;
苗头型品种8个,为京科999、农大778、兴辉908、中玉303、罗单297、陕单650、翔玉878、铁391;
特专型品种5个,为京科糯2000(鲜食糯玉米)、万糯2000(鲜食糯玉米)、金冠218(鲜食甜玉米)、北农青贮368(青贮玉米)、沈爆6号(爆裂玉米)。
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玉米有18个,为京科968、登海605、和育187、农科糯336、沃玉3号、瑞普909、秋乐368、MY73、中玉303、川单99、德美亚1号、良玉99、德美亚3号、翔玉998、MC121、申科甜811、泽玉8911、优迪919。
五
转基因产业化与行业重塑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由于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科技创新是满足国家粮食安全的唯一出路。
在国际上,转基因技术作为有效、可持续发展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已成为玉米种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相较之,我国玉米转基因产业化处于初级阶段。
2008年,我国启动实施了转基因重大专项,使转基因玉米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玉米遗传转化技术实现突破。不过,十几年来,产业化的大门一直没有打开。
2020年以来,随着国家、政策层面对种业技术愈发重视,转基因育种的产业化进入“实质推进期”。
2021年,为解决草地贪夜蛾和杂草危害问题,农业农村部对已获安全证书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开展了产业化试点。
随后,配套条例修改。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四部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了修改。
2022年6月,《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发布,产业迎来了重要转折。截至目前,产业化还差临门一脚——转基因品种的审定。
转基因产业化落地后,将是一场彻底的品种换代革命,洗牌式重塑种业竞争格局。
1、13个转化体获得安全证书
根据农业农村部网站历年清单,截至2023年8月20日,我国总共发放了7批16件玉米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涉及转化体13个。
从性状来看,已获得安全证书的均为耐除草剂、抗虫、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主要包括:抗鳞翅目害虫、耐草甘膦、耐草铵膦、抗草地贪夜蛾等。
从单位来看,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得安全证书的产品有4个,为DBN9936、DBN9858、DBN9501、DBN3601T;
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个,为瑞丰125、浙大瑞丰8、nCX-1;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3个,为Bt11×GA21、Bt11×MIR162×GA21、GA21;
中国林木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2个,为ND207、CC-2;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1个,为BFL4-2。
2、企业路径
转基因种子产业链日益成熟。
上游为生物技术公司,如大北农生物、先正达集团、杭州瑞丰、隆平生物等,通常投入大量资源挖掘基因、开发基因事件,中下游为种子企业,如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等,通常进行品种审定、制种生产等活动。下游为经销商,进行产品销售。
大北农较早布局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研究。目前,与国内130多家种业企业进行合作,培育了200多个生物新品种,覆盖面积为2亿多亩。收费模式主要采用性状许可收费的方式。
杭州瑞丰与国内主要种子公司开展了不同程度合作,将已获得国家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性状导入了目前国内主推玉米当中。其中,合作开发的一部分品种已经在参与或完成了农业农村部多年多点试验,部分品种已提交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一部分品种仍在回交转育,预计很快将开发完成并进入测试和审定试验。
隆平生物转基因玉米抗虫、抗除草剂性状研发工作也取得阶段性突破。
隆平高科通过投资杭州瑞丰、隆平生物、海南绿谷生物、国丰生物等平台来布局生育育种技术,开展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基因性状开发。
荃银高科作为先正达种业板块的重要成员,积极开展生物育种技术方面研发与合作。目前先正达旗下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已获得3个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包括“三价”系列基因Bt11×MIR162×GA21,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登海种业的转基因玉米品种登海605D参加了国家2023年小范围试点销售。
丰乐种业已完成铁391、奥美95、同玉609和陕科6号等多个正在经营的主要玉米品种的转化工作,正等待审定。同时,布局生物技术领域,收购了四川天豫兴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六
育种奠基人与接力者
从育种、制种到推广,玉米种业的今天,是由无数的基础研究工作者、育种家、企业家、政府部门共同托举至此。
其中,育种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回溯中国玉米育种百年长卷,一代代育种家倾尽全力,在逆境中坚守,不断刷新中国玉米产量和中国技术高度。而今,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新一批育种家也挑起大梁,成为推动玉米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本章节简要整理了一些玉米育种界的前辈楷模与当代接力者事迹,欢迎补充。
杨允奎,中国玉米育种奠基人之一,也是作物数量遗传学科的拓荒者。20世纪20年代少数留美学者之一。1937年受命创办四川稻麦试验场。在抗战期间先后培育出50多个双交、顶交种。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的开拓者。
吴绍骙,中国玉米育种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最早提出根据自交系类型异同或亲缘远近合理配制玉米双交种和选二环系的原则;50年代初在国内倡导玉米品种间杂交种和综合种的选育利用,并采用异地培育法以加速世代进程。他主张在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方式上最终应由双交种改为单交种,并带领团队先后育成豫农704、豫单5号等优良杂交种大面积推广。
李竞雄,长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提出玉米杂种优势利用途径,育成我国首批玉米双杂交种农大4号、农大7号;育成多抗性丰产玉米单交种中单2号,在全国推广3亿多亩;开拓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群体改良和基因雄性不育研究;组织编写中国第一部《作物栽培学》教材。
吴纪昌,我国著名玉米育种家,多年从事玉米病害综合防治及玉米抗病育种等研究工作。主持选育“丹玉13号”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带领团队育成自交系E28,是20世纪80年代旅大红骨资源类群中最具代表性的骨干系之一。
陈启文,著名玉米育种学家。育成品种间杂交种坊杂2号,推广面积达200多万亩,极大地支援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后他参与制定“全国玉米改良计划”,提出采取育种、栽培、生产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结合的途径开展玉米杂交育种工作。50年代选育的双跃3号、双跃4号等双交种增产20%以上,累计在全国推广3000多万亩。主持编著的《中国玉米栽培学》在中国的教学、科研及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纪麟,农业教育家、玉米遗传育种学家。致力于玉米雄花不育性研究,育成华玉1号、2号、3号恢复型雄花不育系玉米杂交种;倡导种质改良,创建具南方特点的玉米轮回选择基础群体,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发展南方玉米生产与育种事业作出了贡献。
许启凤,1929年出生,江苏宜兴人。玉米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用18年的艰辛和执著选育出了玉米品种“黄C”,通过20多年,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家专利的优质高产高效玉米品种“农大108”及其亲本自交系,并于2003年获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荣誉奖。
戴景瑞,1934年9月出生于辽宁海城。1963年毕业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次在中国实现玉米双交种三系配套,育成玉米优良自交系综3、综31和杂交种农大60、农大65、农大3138等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率先用细胞工程技术育成抗小斑病C小种的雄性不育系,用基因工程技术育成中国第一代转基因抗虫玉米,为发展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及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
宋同明,玉米遗传育种学家、中国高油玉米奠基人。是农大108和农大3138的联合育种者。育成的农大372目前是黄淮海地区主栽品种。
程相文,1936年生于河南郑州。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培育出的“浚单20”玉米新品种200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推广种植,成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面积第一、全国种植面积第二的大品种。被授予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
堵纯信,1936年12月出生,河南省原阳县人。主持选育出制种产量高、综合性状优异的玉米自交系郑58,培育出耐密高产、稳产广适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突破了玉米杂交种在高密度下易倒伏与结实性差等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玉米高产育种的重大跨越。郑单958连续18年为我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是我国第六次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的标志性品种。
荣廷昭,1936年生。1957年毕业于四川农学院。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选育了集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于一体的玉米自交系30余个和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杂交种40余个,累计推广近亿亩,新增玉米40多亿公斤;还开辟了玉米育种新方向,率先培育出“类不育胞质”等一批新材料。
崔俊明,昌7-2育成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利用昌7-2育成的杂交种300多个,其中包括郑单958、浚单20、安玉5号、安玉8号等知名品种,成为我国应用频率最高、面积最大的玉米核心自交系之一。
柏大鹏,知名玉米育种专家,其牵头育成的先玉335开启了玉米单粒播种新时代。
陈伟程,1934年10月生,广东南海人。作为我国玉米育种奠基人之一吴绍骙的助手,完成了异地培育研究,提出了选育大穗大粒高产杂交种模式。育成的豫玉22年种植面积逾2000万亩,2001-2003年列全国第二大、黄准海第一大推广种。又育成伟科966、伟科702、伟科631、伟育187等系列新品种。伟科702目前仍是黄淮海主导品种。
李登海,1949年9月生于山东省莱州市。在我国率先育出了具有亩产突破700公斤到1500公斤高产能力的一系列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创造了全国和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高产能力比平展型杂交玉米品种提高了115%,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掖单”“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种,成为中国跨世纪的主推品种。
宋协良,1951年生。培育出良玉66、良玉88、良玉99,还有良玉188、良玉918、良玉911、良玉119等系列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良品种多达70余个,被业内誉为“高产专家”,创建了享誉全国的“良玉”品牌。
赵久然,1962年8月生,北京平谷区人。带领团队培育京科968等国审玉米新品种200多个,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累计推广4亿多亩,增产粮食200多亿公斤。京科968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是我国近十年来作物育种标志性成果;京科糯2000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鲜食玉米品种;京农科728突破夏玉米机收籽粒技术瓶颈,成为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机收籽粒品种。构建了全球数量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
王义波,1956年生,河南省柘城县人。创建联创种业,育成了一系列玉米优良品种。中科4号、中科11号曾经引领黄淮海市场,成为我国玉米主栽品种。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联创808,裕丰303,中科玉505等领军黄淮海地区的玉米主栽品种,目前,这三个品种种植面积均在全国前十。
黄长玲,1962年12月生,福建人。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并举,创造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以“三高三抗”耐密高产广适育种新思路,构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了一批优良新自交系;培育出中单玉米新品种20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过亿亩。中单808和中单909连续多年被列为西南和黄淮海区玉米国家主导品种。目前中单808仍是我国玉米骨干型品种。
李建生,1954年10月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的相关研究45年,于21世纪初开展玉米分子标记和单倍体技术研究,推动我国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升级换代。培育20多个玉米新品种。
杜贤章,1953年8月生。育成沈玉21、优迪919、翔玉998等一批知名品种。优迪919在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成长型品种,翔玉998为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
赵劲霖,1954年11月生。蠡玉系列品种主持人、创始人之一。选育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的骨干自交系L618、L91158、L117、953和L5895。育成蠡玉、兆育和源育系列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4亿亩。
刘显辉,1962年生。垦丰种业创始人。深耕农作物种子研发创新及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三十余年,先后从事小麦、大豆、水稻、蔬菜、玉米等作物种子小区试验,选育研发、生产加工、推广等多项专业技术工作,德美亚系列、绥玉7号、龙丹38号、龙粳31号等累计推广面积超亿亩。
兰海,1977年5月出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玉米遗传育种及玉米功能基因组学,先后主持和主研育成国审及省审玉米品种30余个。其中,川单99是目前我国农业主导品种。
李世晓,创办五谷种业,带领团队育成并通过审定玉米新品种50余个,2017年,五谷305和五谷318通过国审,当年国家首批审定8个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五谷种业占2个。2021年,甘肃育种企业通过国审的玉米品种30个,五谷种业占10个。建立了以DH(单倍体)技术为核心的工程化育种技术体系,近五年累积创新单倍体系21万份。
张学信,创造了西玉 3 号夏玉米大面积连片平均亩产 969.84 公斤的高产纪录;主持了彩色糯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及开发,使彩色糯玉米种质创新和高产优质多抗育种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沈志成,30余年扎根生物技术,创办瑞丰生物,突破国外专利垄断自主研发的瑞丰125、浙大瑞丰8、nCX-1玉米,CAL16大豆等多个转化体通过国家安全审批,被称为“开创性进展”。
吕玉平,创立隆平生物,核心产品LP007及其配套庇护所玉米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郭国亮、李国斌、肖必祥、李庆峰……
还有许许多多育种大家、民间育种家、生物育种接力者,他们披星戴月,南来北往,由他们育成的新品种筑起产业发展的基石。
七
玉米大事记
2000年,《种子法》实施,中国正式迈进种子市场化阶段;
2002年起,郑单958崛起为一代里程碑式品种,推广速度之快,纵横时间之久,贡献之大,史所罕见;
2004年起,先玉335掀起高价值、单粒播种浪潮,改变了中国传统玉米种植技术,国产玉米种子标准也开始与国际接轨;
2008年起,为调动玉米种植的积极性,我国启动玉米临时收储制度,玉米产业“高价格、高库存、高补贴”问题凸显;
2011年,国务院8号文开启了改革时期,我国步入市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新进程,制种面积快速提升;
2015年起,为调整种植结构,缓解玉米库存压力,开始实施“粮改饲”政策,减少籽粒玉米种植;
2016年,取消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并出台了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政策实施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玉米种业逐渐进入寒冬
2016年,新《种子法》施行,绿色通道开启,玉米品种“井喷”,大品种市场空间变小;
2020年,临储玉米库存基本消耗殆尽,供需缺口的加大使进口压力明显增加,玉米价格开始上行,制种价格开始上涨,市场明显两极分化;
2020年,转基因产业化进程提速,至今有13个转基因玉米产品获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四部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了修改。
2022年6月,《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发布。配套条例修改,相关政策落地,我国转基因产业化迎来重要节点。
主要参考资料:
[1]戴景瑞,鄂立柱.百年玉米,再铸辉煌——中国玉米产业百年回顾与展望[J].农学学报,2018,8(01):74-79.
[2]白岩,高婷婷,卢实,郑淑波,路明.近四十年来我国玉米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J].作物学报,2023,49(08):2064-2076.
[3]王振华,刘文国,高世斌,李新海.玉米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中国畜牧业,2021(19):26-32.
[4]仇焕广,李新海,余嘉玲.中国玉米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21,(07):4-16.
[5]韩俊强:2023年玉米品种大换代和新竞争格局已开启,新一轮高库存时代到来
[6]刘定富,高洪昌.深度!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正进行,谁将取代郑单958成为新一代第一大单品?
[7]MAIGOO品牌榜知识榜.中国玉米产量省份前十名
来源:种业知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