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麦S说 ,作者麦S
“小麦成熟期需要提早”这个说法或观点是对的,且让我们感觉其是越来越对了……理由在此不再赘述。
既然是“对的”,且还“越来越对”!那为什么臧老师还将这个该肯定说“是”的观点,用了疑问的方式来提出——
臧书江:“应对极端高温,小麦育种是否需要考虑成熟期要提早一点了?”
育种是在自然环境下的育种,它受制于自然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不规律的变化。育种目标应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向着有利于作物生产安全、稳定的方向调整。小麦品种的成熟期,就是该向往早调整的一个方面。
小麦早熟,是小麦较为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这无可厚非。但过往的事实让我们看到,早熟的小麦品种不是很多,晚熟或偏晚熟占据了小麦生产的大半“江山”。记得在几年前,某个省份还给早熟小麦品种制定了审定优惠政策,但从后来实际结果看,几乎还是很少有早熟品种被审定或用于生产。
这难道是在说明小麦育种家们没有将早熟性状当回事儿吗?育种家们不想有早熟的小麦品种吗?或是早熟的“优惠政策”落实的不好吗?
不是,都不是!
实际的情况是,早熟与高产有矛盾;早熟与籽粒和营养品种优良有矛盾。
我个人认为,自1B/1R引入或被利用以后,这个“小麦早熟与高产的矛盾”在我国变得凸显了。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几乎是含有1B/1R背景类型的品种都容易获得高产,但这些含有1B/1R背景的品种,它们也多伴有晚熟或偏晚熟的表现。
能够有“逆反”表现,也就是既高产早熟、又含有1B/1R背景的品种也只有李彰明老师选育的京411类、及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京411后代——中麦175了。但这两个品种,在高产了、早熟了的同时,其籽粒软质的毛病也跟着来了。这很要命,这是影响这一类早熟品种推广的最大障碍。
早熟软质,是较为普遍的规律,它们不仅影响着早熟高产品种在生产上了利用,同时也影响着早熟高产品种的选育。在这里,我觉得,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中麦578是个极大的突破!它早熟明显、籽粒硬质!虽然,产量低一些,但愿意种植者能够忍受。
现在我最关心的是,在中麦578背景、也就是基因型组成里边,是否还有1B/1R?或是否其中有了一个“新的东西——或基因”,抑制了1B/1R所连带的晚熟、或抑制了早熟后,籽粒软质的表达?
上边我提到了一个“逆反”,我觉得这个“逆反”在解决我们当下所面临的育种问题、特别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问题,早熟与高产与籽粒质地矛盾的问题、抗寒性与单位面积穗数多少等诸多问题时,就显得相当的重要了!因为,其能够“既这样又那样”——既早熟又高产;既早熟高产,籽粒又硬质、品质还优良……
譬如,与早熟很相关的“春性”背景,或“春性”表现(估计中麦578有这样的“春”的可能)。
一直以来,我们谈“春性”或“偏春性”就会“色变”,就怕它们影响到后代品系的越冬抗寒性、影响对倒春寒的耐性、影响单位面积成穗的增加等,等等。
经我们分析,这些“怕”和“担心”,它们都是在“普遍规律”左右下而生成的,当有类型、就譬如中麦578的类型出现后,我们是否就可以尝试着去看待、发现或是创造一些“特殊类型”或“逆反”类型呢?当它们能够表现“既这样又那样”时,我们期望的早熟性会得到解决,我们期望的与高产相关的性状也会得到,虽然不多。
譬如,某些类型,或会不会有这样的类型——它们春性表现明显,其不仅抽穗能够比中麦578还要早3天(成熟期早1天)较济麦22、周麦36抽穗早一周,其越冬抗寒性也仅次于或等同于济麦22了,单位面积穗数能够达到每亩40左右或能够更多一些了,穗子多花多实、单穗重较高、籽粒千粒重高、质地硬了……这是不是说明它们“逆反”了?它们“特殊”了?或可能就是一种“新的”类型呢?
育种在大多情况下是利用了“普遍规律”,但我们也绝不能只局限于“普遍规律”,少数的、不多的“特殊性”可能更值得我们注意和利用。而这些“特殊性”,它们往往却又是在人们不经意间被发现或创造出的,它只要求人们有接受它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