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闻一种业界好友从中国种业头部企业转行到一家新型生物育种公司发展,当时感到特别意外。因为他已经是公司副总裁了,为什么还要去冒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风险到新公司,重新开始新的工作呢?后来通过与他的探讨和交流,他表示,以自己以往的经历、职业规划与现在的新型生物育种公司非常匹配,未来的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将是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和服务化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机会和挑战也将不断涌现。需要自己保持学习和创新的精神,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或许也是他对事业新目标、新追求,听完他的分析,有所感悟,以记录之:
种业行业的转型:从传统育种到生物育种的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种业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育种到生物育种的转型。生物育种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业可持续性。对于从事种业行业的人们来说,转行到生物育种领域将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并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大背景分析:
传统育种是农业行业长期以来的主要方法,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特性的植物品种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然而,传统育种方法存在着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育种成为一种更加高效、精准的育种方法,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来改变作物的遗传特性,从而实现更好的农业生产。
数据和论据支撑:
1. 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其中包括玉米、大豆和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作物具有抗虫、抗病、耐旱等优良特性,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减少农药使用:传统育种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农药来控制病虫害,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成本,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风险。而转基因作物通过基因编辑,可以使作物具有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3. 提高农业可持续性:生物育种可以使作物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需求。此外,转基因作物还可以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基于以上的大背景分析和数据支撑,可以得出结论:种业行业正朝着生物育种的方向发展。对于从事种业行业的人们来说,转行到生物育种领域将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通过学习和掌握生物技术,他们可以参与到农业革命中,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并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这一转型不仅将推动农业行业的发展,也将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和可持续的食品。
一、行业的发展趋势。种业自2000年种子法出台后,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达到8000多家,有育种能力或专业的育种机构也在1000多家。种子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后,囿于优异种质资源有限,同质化育种变多,种业原始创新动力不足,审定品种多,但突破性品种少。近年来,国家政策也在不断调整,适当提高审定门槛,解决品种多且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并且有利于激励原始创新,提升品种选育水平,也是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科技的不断进步。种业从1.0时代已经发展到4.0时代,这需要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加持,特别是在转基因、基因编辑、功能聚合等分子育种手段的不断涌现下,使设计育种变得越来成为一种可能。先进科技的应用将不断加速新的作物品种的选育,为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创造了更大可能。因此,在4.0时代,借助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跨界技术的融合应用,种业发展出现由随机向定向、可设计的革命性转变,品种“按需定制”成为现实。并且,新技术下育种周期大大缩短,使一些常规育种基本不能实现的情况变成了可能,将为我国的农产品新品种选育创造绝佳机遇,有助于尽快摆脱“卡脖子”的束缚。
三、新老育种家的交替。老一辈的育种家通过经验和长期的实践为行业贡献了非常好的产品,为社会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保障。然随着社会需求越来越个性化,速度越来越快,要求越来越高,靠个人的经验和长时间劳作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传帮带的速度,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对现代工具、分子辅助手段熟悉和了解的人进行培养和提升。
四、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行业发展到成熟期的标志就是分工细化,作坊或家庭式的工作状态,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育种的需求,育种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遗传育种学,它可能涉及统计学、IT、生物学、细胞学、工程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一个人不可能包打天下,分工合作会越来越细,越来越密,最终成为一个常态。育种工作也会变得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形成工业化育种思维。
从以上来考虑,种业行业正朝着生物育种的方向发展。对于从事种业行业的人们来说,转行到生物育种领域或许将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通过学习和掌握生物技术,他们可以参与到农业革命中,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并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种业商务网 作者 董伟 何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