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2024年绿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0  来源: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381
 

      绿豆生育期短、适宜范围广、播种适期长,具有抗旱、耐瘠薄、固氮养地等特点,且适宜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为更好的发挥绿豆优势特性,结合当前我国绿豆生产形势,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了以“选用良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病虫防治”为重点的2024年绿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东北春播绿豆区

      (一)轮作倒茬,选用良种。该区域常发病害包括细菌性晕疫病、枯萎病、叶斑病、菌核病等,尤其连作区晕疫病、菌核病一般较重发生,建议与高粱、玉米小麦、谷子等禾谷类作物轮作倒茬。推荐种植有限直立、结荚集中、成熟一致、适合外贸出口的大籽粒品种或适宜豆芽生产的小粒品种,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

      (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该区适宜播期从5月中旬至6月上旬。其中,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适宜播期在5月中旬至下旬,早熟品种根据墒情可推迟到6月10日左右;吉林西北部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辽宁西北部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西部地区春旱的概率大,建议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种植。播种方式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点播,播后或播种同时机械覆膜。播深3—5厘米,亩播量1.0—1.25公斤。

      一般早熟品种或低水肥地块亩留苗1.3—1.5万株,中熟品种或中等肥力地块适宜密度1.0—1.3万株,晚熟品种或高水肥地块适宜密度1.0万株左右。

      (三)加强中耕,科学肥水。播后如果群体密度较大,建议在2—3片三出复叶展开时疏苗一次,每穴留苗2—3株。开花封垄前机械中耕除草1—2次。对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在开花初期可结合最后一次中耕亩追施尿素3—5公斤。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若遭遇干旱,可在开花结荚期浇水1—2次。

      (四)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害防治以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适期播种、培育壮苗等方式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其中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连续喷施2—3次效果较好。主要虫害有苗期的蚜虫、红蜘蛛,花荚期的双斑萤甲虫、豆荚螟和豆象等,虫害防治原则是坚持早期防治,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药剂和用量,药剂交叉使用。化学除草常见3种方式:一是播前土壤处理,播种前约一星期起垄同时喷施土壤;二是播后出苗前封闭除草,播后2至4天将除草剂喷施到土壤表面;三是苗后除草,一般在出苗后封垄前,杂草在1—5叶期时根据杂草的种类分别选用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除草剂,行间喷施。除草剂使用应严格按照说明推荐剂量或在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

      (五)适时收获,安全储藏。对小面积栽培,可在80%以上的豆荚变黑成熟时,早晨趁潮湿,一次性人工割倒、晾晒、压场脱粒。对大面积栽培,可采用机械按行割倒,晾晒3—6天后,再用机械捡拾脱粒。或在成熟后喷施“落叶剂”等,5—7天后用机械一次性收获。绿豆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清选,含水量低于13%时即可入库保存,储藏期间注意防止豆象为害。

      二、华北春、夏播绿豆区

      (一)轮作倒茬,保墒栽培。北部春播产区建议与玉米、谷子、小麦、马铃薯、油葵等作物轮作倒茬。中南部春夏兼种区,春播时推荐绿豆与棉花、甘薯、幼林果树等套种,或与夏播玉米、谷子套种,夏播时与小麦复种。该区去年冬天降雪较多,墒情好于往年,有利于春播进行,为保墒增产,建议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二)优选良种,合理密植。该区域以适合豆芽生产用的中小粒品种为主,要求品种直立、早熟、结荚集中、成熟一致,籽粒饱满整齐,明绿豆或毛绿豆,出芽率高,百粒重5.0—6.0克。种植密度因品种、降水量、土壤肥力、播期等而定。一般春播旱地每亩1.0—1.2万株,旱薄地1.2—1.4万株。夏播,一般地力每亩1.0—1.2万株,中等地力0.8—1.0万株。

      (三)整地施肥,适时播种。春播区秋季深翻耙耱,平整土地;春季播种前建议增施有机肥;在有机肥的基础上,一般亩施复合肥折合纯N 1.5公斤、P2O5 5.0公斤、K2O 1.0公斤。一般5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5℃即可播种,华北中南部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华北北部一般在5月中旬至下旬播种,早熟品种可推迟到6月10日左右,播种深度3—5厘米。夏播区前茬小麦收获后,采用机械或人工直接贴茬播种,播种后及时浇水。一般播期在6月20日左右,最晚不迟于7月10日播种。

      (四)科学肥水,防治病虫草害。花荚期是绿豆需肥需水高峰期,有条件的地方该时期建议浇水1次。在施足底肥或地力较好的地块,整个生长期无需施肥。田间长势较弱或地力较弱的地块,建议在花荚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病虫防控方面,春播区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细菌性疫病、枯萎病、病毒病、叶斑病和白粉病等;夏播区主要病害有根腐病、枯萎病、叶斑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苗期的地老虎、蚜虫、红蜘蛛,花荚期的豆荚螟、蓟马、豆象等。病害防治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其中药剂防治病害以发病初期、每隔7—10天、连续喷施2—3次效果较好。虫害防治原则是早期防治,药剂交叉使用。特别是花荚期的豆荚螟和蓟马,可在初花期选用适宜的药剂喷雾防治一次。

      草害防除和采收参考东北春播绿豆区。其中适时人工或机械采收建议在清晨进行。

      三、西北春播绿豆区

      (一)优选良种,适期播种。该区域选择以适宜出口的大粒明绿豆品种为主。陕西榆林等春播区适宜播期为5月中下旬;新疆北疆春播5月上旬,南疆小麦收获后复播6月下旬至7月初。春播亩基本苗8000—10000株,夏播10000—12000株;根据墒情一般亩播量1.0—1.5公斤。今年春季墒情利于播种,但后期易干旱,建议采用地膜覆盖种植。

      (二)合理密植,防病治虫。该区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细菌性疫病、叶斑病和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豆荚螟等。防治方法参考东北春绿豆区。其中,生育期间密切注意红蜘蛛的发生,做到初期防控。

      其他管理措施参考东北春绿豆区。

      四、南方绿豆区

      (一)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宜选用适宜当地消费的中大粒、早熟、抗病、直立宜机收或采收品种。春播适宜播期为4月上旬到5月上旬,夏播以6月上旬到7月上旬较好,作为救灾补种作物,夏播最晚可延迟到7月20日。亩播量1.0—1.25公斤,中高水肥地块亩种植密度为0.8万株左右,山坡瘠薄旱地为1.2—1.4万株。

      (二)注意控草,防治病虫。该区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病毒病和枯萎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豆荚螟等,防治方法参考其他产区。本区绿豆田间杂草较多,注意及时防除。化学除草参照北方春播区。

      (三)注意降水,及时收获。该区域雨水较多,湿度较大,在种植规模较小的地块,注意随成熟随采摘,以保证绿豆质量,防止发霉变质。较大规模种植时,可在成熟期进行茎叶处理,一周后机械一次性收获。

      其他田间管理技术可参考其他产区。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