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中麦Z21’,咱们日常吃的面包都是用它做的。这是‘京农14-95’节水型小麦品种,非常适合在北方种植。还有这个杂交小麦品种‘京麦189’在盐碱地里也能长的特别好……”5月22日,在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的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田里,正在进行一场小麦观摩培训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杂交小麦研究员田立平向百余名市区农业技术人员、合作社代表和种植大户,如介绍自家孩子一般自豪地细数着各个小麦品种的特性。观摩人员边听边用手机扫描麦田展示牌上的二维码进行“看禾选种”。阳光下,麦浪闪烁着翠绿的光泽,为这场盛会增添了勃勃生机。
11个新品种“落户”高标准示范田
为了促进小麦优新品种在京推广应用,支撑全市小麦单产提升,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同相关区农业农村局、市级小麦联合攻关单位,组织实施“北京小麦新品种支撑单产提升行动”,遴选出了11个、近3年通过审定且表现突出的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类型涵盖了复耕复垦地专用型、高产稳产型、优质专用型,包括中麦、京农、京麦等多个系列新品种。
其中,京麦系列杂交种在盐碱地和复耕地示范效果显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新疆等中轻盐碱区和干旱区已陆续建立示范网点110个,盐碱品种区试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耐盐等级均达到1级。“我们从3年前就开始种植京麦杂交系列品种,对比传统小麦,杂交小麦播种量小,节水性好,管理成本低,单产量高,在适应性、抗逆性、抗旱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作为种植大户,北京海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新颖对杂交小麦品种赞不绝口。
“今年春天的天气条件非常有利于小麦生长,小麦成穗数比上年增加20%多,今年应该是个很好的丰收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俊英表示。
当前,在北京小麦生产面积最大的北部顺义区和南部房山区,11个品种的高标准十亩展示田已经建立,结合新品种特点类型,在全市不同水肥条件下的耕地上也进行了2000余亩示范种植。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的“落户”,为构建新品种高标准示范网络,辐射带动优异小麦新品种在京郊的推广应用注入了新力量。
小麦专家巧变品种“推广员”
在小麦新品种的推广种植过程中,商品种子量少、在京销售网点少、栽培技术不配套……成为了种植户们的困扰。为了打通从选种到增产的障碍,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推出了推广专员机制,搭建起种植户与专家的沟通桥梁,为每个推介品种确定1名品种推广专员,为本市种植大户提供专业化VIP服务。
据悉,新品种推广专员会针对品种特征特性和在当地种植表现情况提供种源信息进行推介,在种植户购种前以及种植关键时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集中培训、点对点培训,在关键时节、重点区域赴田间地头对种植户开展种植技术指导,帮助其快速掌握科学种植方法,充分发挥新品种最大优势。
“推广专员们来自国家、市级科研院校和品种生产经营单位,他们一直参与从新品种培育到推出审定全过程中,对新品种十分熟悉,由他们来开展推广工作,效果非常好。”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种业管理处处长王以中表示。
让更多优新品种从北京走向全国
据了解,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正在加紧推进新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工作。这11个小麦优新品种是小麦联合攻关单位最新研发的突出性成果,如今在京郊大地做到了首套落地。它们围绕北京小麦种植生产的两个重点方向,既为复耕复垦地提供了稳产高抗的杂交小麦品种,又为高水肥耕地提供了优质优价小麦品种。
去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已遴选了10个在京种植五年且稳产性、抗逆性较好的小麦品种,去冬今春在京推广应用19.1万亩,占到全市小麦种植面积近一半,预计增产幅度达到3%以上。今年这11个小麦品种将进一步丰富小麦新品种生产应用梯队,持续推进迭代升级。
北京研发的优新品种不仅能本地自足,还可服务全国。据悉,2023-2024年国家主推小麦品种中20%来自北京。北京首次为小麦优新品种打造应用示范场景,将让更多优新品种从京启航,辐射津冀,服务全国,为全国小麦产能提升做出更大贡献,助力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