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玉米红苗、紫苗和白化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13  来源:综合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天山植保  浏览次数:333
 

      近日,有农民朋友反应,自家田里玉米苗期有红苗、紫苗和白化苗,甚至死苗现象。今天就分析一些玉米死苗、红苗和紫苗的原因。

      一、玉米死苗

      死苗原因

      1.药害  使用的农药或除草剂,超过一定浓度,能形成颜色不正常的叶斑,如白斑或褐斑。如:2,4-D可使叶片卷曲成洋葱叶,下部茎叶丛生在一起,气生根上卷不与土壤接触;辛硫磷过量可致叶片局部或大部分变白,最终导致叶片干枯似冻害状。

      2.肥害  播种时过多氮、钾等化肥接近种子时,抑制种子萌发或导致出土后死亡,残存苗矮化使叶片变黄或枯死。

      3.高温干旱  玉米苗期遇长时间干旱,造成死苗。玉米苗期干旱,幼株的上部叶片卷起,并呈暗色。严重时叶片边缘或叶尖变黄,随后下部叶片的叶尖端或叶缘干枯。

      4.残留除草剂药害  巨星、苯磺隆等未完全降解,土壤中残留量大,导致玉米产生药害。

      防治措施

      1.选用抗旱、抗病品种。

      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时适量施用,不宜过量。

      3.使用除草剂时,严格选择品种和掌握用量,避免浓度过高,不宜在喇叭口直接喷洒。

      4.在玉米田不要用敌百虫、敌敌畏等敏感杀虫剂,施用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时严格掌握用量。

      5.干旱或发生药害后,要及时浇水,加强管理。

      6.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及过磷酸钙、草木灰过滤浸出液喷雾,既可降温增湿,又可给叶片提供必须的水分及养分。

      二、玉米红苗、紫苗

      玉米红苗,大田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经常在玉米3-4叶期出现,为紫红色的植株,有的在玉米7-8叶时仍不退色。红苗可造成植株矮小,叶片叶绿素含量变低,根系活力下降等危害。短时间的“红苗”问题还不大,时间过长,则严重降低产量。

      病因分析

      近来来,紧凑型玉米品种大面积推广,在密植、高温、杂草同生共存及多年连作的影响下,玉米各种土传病害、缺素症状发生。玉米苗期常见病害除了红叶苗而外,还有黄叶苗、白化苗、僵叶苗、紫叶苗、黄绿苗等。玉米苗期呈紫红色的玉米植株,称为“红苗”。

      发生“红苗”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造成:

      1.植株缺磷。土壤中缺磷,满足不了玉米苗期的生长需要,根系生长发育受阻,幼苗生长缓慢。由于幼苗体内磷的含量逐渐降低,故叶片由暗绿变红或紫色。

      2.田间积水。田间排水不良,影响了根系的呼吸、代谢作用,根系的生长受阻,导致植株营养不良而发红、紫。

      3.地下害虫危害。幼苗根系被地下害虫咬伤,吸水、吸肥能力变弱,导致幼苗变弱,形成“红苗”。

      4.低温。玉米种植较早,在早春因“倒春寒”产生冷害,会造成玉米苗全株发红。此种情况,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苗现象会逐渐缓解,后期消失。

      5.药害、虫害。药害、虫害等引起玉米苗体内糖代谢受阻、产生大量的花青素苷,形成紫红色苗。若大面积发生,须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的专家咨询,查明原因后,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6.其他原因。土壤过于粘重,播种过深或浅,以及施肥不当引起“烧苗”,药剂处理不当引进幼苗中毒等都会导致“红苗”。

      防治措施

      1.早施磷肥,要以速效磷肥为主,每亩可施过磷酸钙10-15公斤,还可结合防虫喷施1%的过磷酸钙浸出液。

      2.整平土地,开挖排水沟,做到田间不积水。

      3.对于播种过浅或早苗,要适时浇水,中耕松土保墒,以促壮苗。

      4.如果在田间已经出现了红苗,可叶面喷施300-5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2~3次,每隔3天喷1次,调节生长平衡营养。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