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笔者所在区域下了一天的大雨,9日在出差途中,看到部分田块的玉米苗出现倒伏,由此而想到……
玉米是一种高秆作物,夏季如遇刮风、下雨,就特别容易发生倒伏。不同品种抗倒伏能力与品种性状差异有关。
排除玉米品种倒伏因素的影响,仅就种植相同玉米品种,遭遇相同极端天气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倒伏严重,有的就没有倒伏?笔者参加玉米观摩会的路上,就发现相邻地块同一品种就出现有倒伏和没倒伏的玉米,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
“三分种,七分管”是玉米高产的关键!
那为啥相同的玉米品种有的倒伏而有的不易倒伏?
一、种植密度过大
每一个玉米品种都有其最合理高产最佳密度,该品种的合理密度是多少,一般品种审定公告都会有标注说明。按照要求的种植密度,正常管理施肥,正常的气候条件下,才能保证玉米合理的产量。低于或高于这个最佳密度玉米产量很难达到预期。
随着增密提升单产技术措施落实,合理密植仍是玉米拿高产的关键,并非是越密越好。
什么是合理密植呢?
并不是单纯的种植密度提高就完事了。科学的合理密植是在适合密植的品种前提下,在土壤条件合理的地块上做到合理施肥、浇水,科学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合理使用等诸多前置条件下才能做到。许多农民朋友总是简单的以为:一亩玉米4000棵,产量能打1400斤,如果密植到6000棵,再多施一半的肥玉米肯定更高产。这恰恰是个误区,玉米密度过高潜在风险大。
玉米密度过高,玉米通风透光差,植株间为争夺更多的阳光努力往上生长,造成植株细,茎秆弱,叶片窄且薄,玉米底部节间拉细拉长,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又很多,造成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易受病虫害侵蚀,抗倒能力减弱。
玉米种植密度过高,增加了水肥使用量,过大或者施用时期不科学,造成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植株营养生长过猛,后期生殖生长乏力,最终产量上不去。众所周知,种植过密的玉米往往易形成玉米棒短、细,轻,空杆、秃尖等现象。玉米穗数是增加了,但总体产量增加并不明显。
二、施肥不合理,偏施氮肥
都知道玉米是喜氮作物,但过量施用氮肥忽视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的危害很大。
许多种植户在施玉米底肥和追肥时往往施入过量氮肥,或者施用方法简单粗暴、施用时期不当造成玉米生长过快,植株徒长。特别是夏季玉米雨水充足的情况下,玉米无法蹲苗,加之拔节期施入过量氮肥,极易造成旺长。
同样的玉米品种,别人种的高度是2.7米,你能活活把玉米促到3米多,穗位高度甚至达到1.5米以上,造成玉米头重脚轻,不倒才怪。这样的株高及穗高,别说遇极端暴风雨天气,即使一般的风力,在玉米后期一样极易倒伏,而且这种倒伏往往会是茎秆折断倒伏,因为这个时期玉米根系已经足够发达,中部穗位承载着大部分的重量,加之氮肥过高,忽视钾肥,玉米茎秆韧性不足,茎秆很脆,只要倒伏必是茎秆折断倒伏。这种倒伏造成玉米减产大,甚至导致绝收。
三、忽视化学控旺处理
很多农户都认可玉米控旺剂的效果,但往往因各种原因没能及时或者没有使用玉米控旺抗倒剂。而玉米拔节速度是很快的,雨水充沛的条件下生长更快。
很多人认为有的玉米品种株高并不高,打不打无所谓,其实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些玉米品种株高的确不是很高,前期抗倒伏能力也很强,但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在雨水充沛,肥料充足的情况下,生长实际高度要远远高于正常高度陡长,茎秆节间增长,穗位高度也会随之增高,其抗倒伏能力也随之减弱,照样倒伏。
四、田间管理不足,病虫害严重
不合理浇水管理是造成倒伏的主要栽培原因,拔节期水肥过猛、玉米生长偏旺、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均易引起茎倒伏。抽雄前生长过旺、茎秆组织嫩弱、遇风即出现折断现象。
玉米病虫害也是引起倒伏的重要因素。影响玉米倒伏的虫害主要是玉米螟,玉米螟幼虫一般钻到茎秆内部,蛀空茎秆,破坏输导组织,遇到风雨天气极易发生茎秆倒折;影响玉米倒伏的病害主要为茎腐病,茎腐病侵染玉米茎秆后,茎秆硬度、茎秆解剖学特征以及韧皮组织的化学成分都有所改变,使茎秆组织变得软弱甚至腐烂,造成茎秆倒折。
五、夏季极端天气分布不均匀
夏季多风多雨,极端暴风雨天气分布不均匀,老百姓常说:风有坏风、偏风、旋风、风口之说。玉米田相隔几十米,风力、雨量不同,一半下雨一半晴的情况也很常见。好多人都发现这种现象:农田傍有树木遮挡的往往倒伏严重。这就要归到气象学解释了。
以上这些人为、自然因素是造成了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原因。同样的玉米品种,不同的管理方法,最后的结果也很大。玉米倒伏仅仅是玉米减产的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
“三分种七分管”玉米才能夺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