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以种子为基础。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正式发布。
日前,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会议强调,深化农业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改进科技管理。
乡村振兴乃至国家发展都离不开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种业成为关注焦点。因此近年来,种子等领域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备受关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靖飞表示,尽管《决定》不是为种业量身定制的,但种业都可以从《决定》中找到可以实施的方向,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克服缺乏创新的现状,让中小微企业能够把优秀的科研成果高效推向市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少地方都将加快推进种业发展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如宁德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康建坂表示,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种业科研平台和基地建设,加速培育壮大种业企业,积极培养种业领军人才,大力支持食用菌、大黄鱼、茶叶等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选育,进一步增强对种业等创新成果的应用。
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戴泉则表示,一是要持续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种业振兴,高水平建设“太湖三白”“长江三鲜”“河荡三青”“太湖稻”等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加快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水平,积极构建未来农业产业布局。
在靖飞看来,中国区域多样性较强,目前虽然已经出现科研能力和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种企,但仅有几家机构是不够的,需要有一些能够服务地域性的农业生产的种业市场化主体,它们具有应用研究能力,目前这样的机构主要是地级市的国有农业科研机构手里,这些机构需要探索企业化管理的发展路径。
种业振兴行动也强调以企业作为骨干力量。2021年7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强调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今年正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
为改变当前种企数量多、规模小、创新弱的状况,2022年农业农村部从3万余家企业中遴选了69家农作物、86家畜禽、121家水产种业企业,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推动与金融、科研、基地对接合作。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曾介绍,现在国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中,来自企业的占比超七成,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企业的占比近六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未来还是要进一步巩固以企业为主体的成果,从品种选育、繁育再到推广应用,还是要由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其次,企业在品种选育上可能还无法达到科研条件,在选育前端则要产学研结合。
李国祥认为,“过去科研成果很多,但是跟农民关系不大,必须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在种业发展中,用好市场机制,用技术入股、转让等形式,把知识产权保护好,否则还会面临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两张皮’问题。”
新疆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洪也表示,育种是一件复杂、长期和持续积累的过程。在中国,生物领域科研成就斐然,论文产量居世界前列,但育种实践却停滞于2.0时代,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成熟。所以从育种角度,科技攻关不仅是科学研究上的投入,更在于促进科研成果向实用技术、工程实践乃至商业应用的顺畅转化。同时,科技攻关应从市场需求出发,精准定向育种,而非仅仅依赖科研成果转化。面对仍以小课题组为主的育种现状,亟待更多科技型企业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加入,共同推动育种行业的现代化和高效化进程。
这也正是长期以来种业发展面临“双轨制”困境。靖飞介绍,种业发展还是以国有科研机构、以农科院系统为主,他们既是事业单位,掌握着大量科研资源,但身份又是国家事业单位,针对他们的考核取向不以市场化为取向。在“双轨制”背景下,企业得到的资源有限,出现了国有科研机构的成果不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而企业主导的项目做不起来的现象,这也制约了种业的发展,相关改革推进较慢也制约了企业科研力量的培育和能力的成长。
靖飞进一步建议,要尝试对国有科研机构进行明确分类,给予不同的定位,保留高水平、向前沿技术发展的机构,要按照决定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加强种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种业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应该落给“国家队”,要由中国农科院和高等院校这些做前沿基础研究机构提供种业高质量发展所需基础支撑力量的任务,为国内所有合格的种业市场化主体提供应用研究的基础支撑,建立起分工合理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将大部分应用型的不具备做前沿技术能力的研究机构向企业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