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黄淮海地区大豆抗涝防涝减损措施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17  来源:中国农科院大豆产业专家团  浏览次数:327
 

      7月中下旬以来,黄淮海地区连续出现暴雨、特大暴雨等强降雨天气,部分农田渍涝灾害严重、病虫害爆发风险加大,对大豆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保障大豆稳产增收,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产业专家团孙石研究员、徐彩龙副研究员赴江苏、河南、河北等多地调研,提出相关抗涝防涝减损措施建议。

      一、黄淮海地区大豆受灾情况

      江苏北部大部分地区大豆生长正常,部分地区大豆已进入花期。局部田块因前期渍涝长势偏弱,个别田块因降雨充沛,土壤墒情适宜长势较旺。河南中东部地区大部分豆田积水已排尽,受连续降雨影响,土壤含水量仍处于较高或饱和状态,部分低洼地块积水严重,由于长期积水,大豆根系已出现腐烂现象。受播种和苗期干旱影响,河南中东部地区大豆生长偏弱,苗龄偏晚,部分田块大豆受淹水影响,底部叶片缺失。河南北部地区大豆田田间无积水,土壤墒情适宜,大豆长势相对较好。

      二、抗涝防涝减损措施

      (一)抗涝

      淹水田块需及时开挖沟渠、清除淤障,加快排除农田积水。已排水地块应及早进行中耕,散墒通气,促进根系和植株生长并及时补施肥料,提高大豆抗逆性和器官生理活性,促进恢复生长。强降雨后田间空气温湿度较高,利于病虫害的发生,要加强点蜂缘蝽等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及时进行统防统治。

      (二)防涝

      “七下八上”为防汛关键时期,基于前期雨水较多,多地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如遇强降水则将进一步加重农田渍涝。应及时清理田间地头沟渠,确保田间“三沟”畅通,积水能排,有条件的建议优化耕地水利设施规划,加强沟渠、斗渠、毛渠建设,沟通排水的微循环。

      (三)减损

      对于生长过旺地块,可在初花期适当喷施缩节胺、烯效唑、多效唑等化控剂,控制基部节间伸长,防止倒伏,影响产量。对于淹水时间过长地块或大豆植株已明显受毁地块,建议在田间积水排去、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补种生育期较短的经济作物。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