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地区降雨频繁,土壤持水量大增。特别是强降雨过后,一些露天作物和棚室蔬菜遭受雨水浸泡,给农作物生产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天气陆续转晴,提醒农户加强雨后管理,促进作物健壮生长。
大田作物
雨后应尽快把积水排出,尽量避免田间积水时间过长,影响根系生长。若因田间积水造成作物倒伏,建议人工将植株扶正。例如,玉米倒伏后,尽量在3天内扶起,否则扶晚了玉米根系易折断。扶起时一般将两垄的3-5株植株绑在一起,一定要把雌穗露出,便于授粉。种棉花的地块,田间管理上应及时打老叶、剪空枝,适当推株并垄,减少田间郁闭,增加通透性。
当田间有积水时,一定不要撒施化肥,这样会增加土壤溶液浓度,加重作物脱水。由于土壤含水量比较大,作物根系吸收能力低,待积水排出后,选择晴好天气的下午,阳光不强烈时用0.5%磷酸二氢钾和3%-5%的尿素进行叶面喷施。阴天可全天喷施。
降雨后,作物普遍生长偏弱,加之田间湿度大,为各类病害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户应注意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如玉米田注意预防叶斑病和锈病,可选用12.5%的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液进行喷雾防治。棉花田注意预防红叶茎枯病,可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5-7天1次,连喷2次。药剂防治最好在喷洒叶面肥的基础上进行,能够有效防止作物发生早衰。
棚室蔬菜
不管是拱棚蔬菜还是温室蔬菜,雨后土壤湿度仍较大,管理中应以降湿、防病、促壮为重点。
降低土壤湿度
棚内进水或地下返水的棚室,及时排水后,可以通过大小行划锄的方式,打破郁闭的土壤表层,提高土壤透气性又降低湿度。同时利用晴好天气,拉大放风口,加大通风量,通过增加土壤水分的蒸腾量来降低土壤湿度。也可及时在操作行铺撒稻壳或碎秸秆等有机物,利于土壤水分降低,便于进行棚室操作。
及时防病
建议选择晴好天气摘除下部老叶、黄叶以及被水浸泡的叶片,避免成为病害的侵染源。对于已经发生沤根死棵的植株,要及时拔除并带出棚室,避免再次传播。为避免根腐、茎基腐等土传病害引起死棵,在土壤墒情合适时应及时用恶霉灵或氯溴异氰尿酸灌根。灌根时可配合适量的生根剂或甲壳素,促进伤根修复和再生。需要注意的是,灌药是预防病害,千万不要使用太高的浓度,否则也容易伤及根系。
化学药剂防治后,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杀灭了有益菌,导致土壤微生物菌群失衡。所以药剂处理土壤后还要及时补充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农药,增加土壤有益菌数量,抑制病原菌增殖,从而减少病原菌再次侵染。建议当前情况选择冲施微生物农药,整体改善土壤状况。而微生物菌剂虽然也含有较多的有益微生物,但毕竟是肥料,更建议用完微生物农药后再补充。
加强肥水管理
大棚土壤经过雨水浸泡后,会流失部分土壤养分,同时蔬菜根系受伤,吸水吸肥能力降低,为避免出现植株脱肥情况,建议积水排出后,少量多次追施肥料。菜农可根据棚内土壤的含水量适时追肥,先用氨基酸、腐植酸或甲壳素等功能型肥料,冲施或进行灌根,生根促根。天气晴朗后,补施大量元素水溶肥和有机水溶肥料,以恢复地力,同时辅以叶面追肥,如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或全营养性叶面肥,保证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供应,促使蔬菜尽快恢复生长。
如果棚内还未定植蔬菜,但土壤遭受雨水浸泡,建议先晾晒土壤,待土壤稍干后全棚深翻土壤,然后再施用底肥。底肥种类要全面,除了氮磷钾复合肥,还要增加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的用量,同时注重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这样不但养分全面,而且提高了土壤有益生物菌的数量,降低幼苗定植后死棵问题的发生几率。
预防萎蔫
连续阴雨天气中,根系活力较差,活动较弱,一旦晴天后,棚内温度升高快,空气湿度下降,植株叶片蒸腾量大,速度快,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远远高于根系吸收的水分,易造成叶片急性萎蔫。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植株就会由暂时萎蔫发展为永久萎蔫,导致植株死亡
建议降雨结束后,菜农要及时打开风口进行通风降温,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并及时采取遮阳措施,或是棚面补喷降温剂、泥浆等,或是提早覆盖遮阳网,根据植株恢复情况,适度延长光照时间。
对于萎蔫的植株,可在晴朗天气的中午前后采用人工喷施或微喷方式对叶片进行喷淋清水,达到补水、降温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一次性喷水过多,否则会造成棚内湿度过大。如果植株长势偏弱,喷水时可以适当加入少量叶面肥,可选用氨基酸、壳聚糖、海藻酸、核苷酸等有机营养叶面肥,为叶片补充营养,提高植株抗性。
(本版内容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董文兰参考《北方蔬菜报》《农民日报》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