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央视评论:种业“芯片” 谋新求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9  来源:央视财经  浏览次数:970
 

      进入秋冬季节,又到了牛羊肉消费的旺季。不过你知道自己餐桌上的羊肉来自哪里吗?我国是肉羊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肉羊年存栏3.2亿只,出栏3.3亿只,引进品种占有率不到10%,全年羊肉产量530万吨以上,不论品种和产出都以本土化为主导。

      肉羊生产,不仅事关民众餐桌,更事关农民利益和产业竞争力。我国地域差异大、分布广;区域化肉羊养殖明显,牧区养殖主要以地方品种为主,生产效率较低,肉羊养殖如何实现质与量的齐头并进?

      农业农村部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刘永斌表示,这跟这些年持续发力杂交育种紧密相关。杂交优势是肉羊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家畜育种和生产常用做法,目前我国多地都运用了杂交育种优势,以引进品种与培育的多胎绵羊杂交生产,肉羊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出肉率基本与国外养羊发达国家持平。

      作为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禽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与肉羊育种攻关同样重要的,还有肉牛。受制于产业起步晚等原因,目前国外肉牛品种在我国牛肉品种中占比仍然较大。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肉牛产业如今已进入爬坡过坎、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培育良种、精细化养殖、降本增效等努力方向中,进一步培育好的品种,提高肉牛出肉率和肉的品质,仍然占据着首要位置。只有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才能打破国外种业对我国市场的垄断,保障我国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畜禽种业攻关,近年来政策层面持续加力。2021年,《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提出力争通过15年努力建成比较完善的奶牛、肉牛、羊等六种畜禽的商业化育种体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

      农业农村部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刘永斌表示,在传统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智能化育种四个阶段,当下我们基本走到了杂交育种到分子育种的过渡阶段,要突破育种周期长这个共性难题,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有竞争力、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企业,是下一步的重要路径。

      来源丨央视财经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