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生物育种创新体系,提升生物育种链条式创新能力。”
“在生物育种扩面提速上加速开放更多省份和市场。实事求是地更新原有的监管政策标准,市场的事交由企业。”
“头部种业企业已从育繁推一体化向育繁推数一体化的模式转型升级,推动数字化智能应用在种业产业普及。”
“找准市场定位和采用特殊的营销策略,改革销售方式,发掘运营潜力,打造现象级大单品。”
“外资企业与国内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更深入,通过资源共享和商业化成果转化,推动优质品种走向国际市场。”……
10月18日-10日,第三十一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设置“1+3”会场,举办“1+1+6+N”系列主题活动,60多位国内外的院士专家、企业家围绕生物育种产业化、国际合作、企业发展以及玉米、蔬菜、林果、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等细分领域的种业及产业链发展提出大量建议意见。
如何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一起来看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在大会的国际种业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01
关于生物育种产业化
生物育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源头。基础研究和技术突破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生物育种已成为提升国家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必须把握发展机遇,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实现种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国际种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万建民建议,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种业创新发展。
一是构建新型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明确各主体的定位,提升生物育种链条式创新能力;加快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育种成果产业化应用。
二是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急需问题为牵引,开展有组织基础研究;从生物育种发展全局角度,加快重大基因和育种理论创新;组建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推进国内外协同攻关。
三是加快生物育种技术原始突破。加快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跨学科综合领域系统布局;加大生物大数据、智能设计等基础算法和模型研发;推进生物育种技术和应用场景的深度结合和应用。
四是推进生物育种重大平台建设。建设智能设计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强化平台支撑能力;构建国家作物表型测试网络、基因型检测中心等网络;建立基因型-表型-环境型多维数据库与决策系统和平台。
关于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多位深耕产业一线的企业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议。
北京国丰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磊建议,在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时,将两年区域试验和一年生产试验合并,加快“区生同试”,助力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安喜榜建议,在生物育种扩面提速上加速开放更多的省份和市场。实事求是地更新原有的监管政策标准,市场的事交由企业。
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郑挺建议,生物育种研发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的投入,希望在融资上有政府政策和社会资金支持。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种子与性状法规总监扈春阳表示,矮秆玉米在全球的潜在最高销售额有望突破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6亿元),拜耳已在美国、欧洲等地试种推广矮秆玉米,将与巴斯夫合作研发推出生物技术版本。
02
关于加强国际合作
俄罗斯育种与良种繁育者联盟主席马拉特·伊斯拉莫夫期待与中国加强育种、制种合作,并找到切入点,开拓更广泛领域的合作,例如俄罗斯对小型机械的需求量很大,双方可以据此加强双方合作。
吉尔吉斯共和国农工综合体发展协会主席埃尔利斯特·阿巴基罗维奇·阿昆贝科夫表示,在过去五年,吉尔吉斯斯坦的农民一直在使用来自中国的种子并非常满意,期待双方合资建设企业、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试验、培育新品种,让新品种新技术惠及更多中亚国家。
一知农业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阙旭强则建议,国外种子公司、育种单位可以利用品种权保护让新品种打开中国市场。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在中国需要进行审定的市场化批准才可以进入市场、通常需要3年,可以同步申请植物新品种权。选择可靠的品种权代理机构进行新品种的试验种植和品种权申请以及最佳商业合伙伙伴推荐,后期合同履约的监督。授权中国的商业合作伙伴进行生产经营并收取品种权使用费。可以先在中国申请品种权,再授权中国商业合作伙伴实施。发现侵权事宜授权商业合作伙伴进行维权。
拜耳圣尼斯种子(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昕表示,中国种子市场占全球的六分之一,剩余的六分之五同样充满机遇。外资企业与国内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更深入,通过资源共享和商业化成果转化,推动优质品种走向国际市场,将中国的优秀品种资源介绍给全球,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03
关于玉米产业链发展
在国际种业论坛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首席专家赵久然发布《全球鲜食玉米种业及产业发展报告》。
赵久然表示,我国鲜食玉米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契合总书记提出的“大食物观”,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健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鲜食玉米美味和营养的更高追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30年可达3000万亩以上,更加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也需进一步提升我国鲜食玉米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大会同期举办第四届中国玉米种子及产业链专业论坛,论坛主题为“种业创新,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种子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以及先正达等企业的专家、企业家就玉米种业及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研讨。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李新海建议,加强玉米种业科技创新布局,形成全国有组织的种业科技创新模式。建立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与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有机融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李新海还表示,随着转基因育种逐步深入,在转基因材料直接用于自交性选育和杂交种组配后,相应的品种审定政策也亟待出台。
北京科技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万向元表示,以我国现有玉米品种难以缩小与美国等国家的单产差距,透过生物育种技术,聚合优良性状和基因,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确保适应农业生产“高产出、高效率、低投入、低排放”的新目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谷物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研究员李明表示,加强玉米加工的基础研究,着力加强专用/特色玉米加工、加工原料专用化。
04
关于蔬菜种业产业链发展
10月16-18日,第三十一届北京种业大会丰台分会场成功举办第三十一届蔬菜种业论坛。7场专家报告+1场圆桌论坛+1场对话访谈。汇聚行业精英、权威专家与知名企业,来自25个省市的近30家种业相关协会组织,400多家交易交流企业参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国家特色蔬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邹学校指出,找准市场定位和采用特殊的营销策略,改革销售方式,发掘运营潜力,打造“樟树港辣椒”类似的现象级大单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大会的蔬菜种业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国家蔬菜科技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京津冀农产品行业联盟秘书长尹作丰表示,现在品种的生命周期非常短,不能低头育种,要抬头看路,看看市场行情,看看市场的消费趋势,什么品种是未来的消费趋势。
中国蔬菜协会副会长、种苗分会会长,天津德瑞特公司名誉董事长马德华指出,好品种是硬道理,规模化育种对种业企业来讲是核心的竞争力。种子是风险非常大的一个行业,要做好种业,不仅要有好的品种。还要有从组织、战略,人才,营销生产各方面都过硬。
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温常龙指出,蔬菜种业存在三大不足,第一是种源不足,第二就是技术不强,第三就是我们的种子的质量还不够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辣椒育种专家研究员耿三省表示,好的产业离不开良种良法。辣椒缺乏高效的分子辅助育种手段,限制了优质辣椒品种的快速选育。
先正达集团中国蔬菜种业负责人赵咫云介绍,农户实际上是企业的合作伙伴,而非单纯的用户。企业与农户携手为消费者生产他们所需的蔬菜产品。深入理解消费需求,开发具有功能性、更美味、更营养的蔬菜产品,将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
利马格兰海泽拉种子全球作物经理Ayham Azaiza表示,蔬菜行业是一个全球性行业,全球生态区域和自然区域发展非常重要。作物最佳种植地与销售地的不一致性令种子的自由流通和国际交流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
瑞克斯旺青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席超表示,技术创新离不开投资,在科研投资方应该持续性地投资,而非一次性大规模注入资本。应该以10年或20年的长远视角来看待科研投资,而不是仅仅关注短期效益。
浙江省托普云农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霍胜表示,头部种业企业已经从育繁推一体化向育繁推数一体化的模式转型升级,将会推动数字化智能应用在种业产业普及。
05
关于林果产业发展
10月18日,第二届林果花草蜂种业论坛10月18日在延庆分会场、北京世园北京林果花草蜂药种业创新孵化基地举行,多位专家企业家为林果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中国林科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林木种质资源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新品种分会秘书长郑勇奇指出,种质资源保护的核心是维持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育种和品种创新的源泉。要收集更丰富的种质资源才能够支撑多样化育种目标,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才能支撑良种基地的发展,要提高保护种质资源的意识,收集丰富的种质资源,建立体系保护良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会堂认为,聚焦花卉种源“卡脖子”关键共性产业难题,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花卉种质创新方面,重视中国特色花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育种技术,对花卉重要性状展开解析,开发中国的花卉制种技术,开发中国的新花卉。二是花卉生产技术方面,推广集约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发展轻简化栽培技术,通过普及水肥重复利用等技术环保生产,推进标准化繁殖技术和新型补光灯、新型温室材料、机器人等技术,高效利用边际土地,研发多样性的产品满足和扩大社会消费需求。三是延长花卉产业链,挖掘花卉药、食、衣、妆、养功能,研发花卉旅游产品,花文化与花卉产业协同发展。
北京农林科学院草业花卉及景观生态研究所 副所长张秀海表示,我国百合和科研产业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在资源育种、种球繁育、栽培技术、贮运加工、技术推广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加强百合种质资源保护和评价,持续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百合育种,搭建一个适应百合产业发展的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筹建一个包含科研、生产、贮藏、加工、产业等领域的专业性行业组织,进一步完善百合科技创新体系
北京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小燕对芍药育种发展瓶颈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介绍,当前缺少自主芍药品种,主要依赖进口;传统方式繁育速度慢,培育周期过长;切花没有克服周年生产难题,缺乏相关的生产技术。目前,公司已经克服芍药组培育苗扩繁速度慢的难题、芍药组培苗出瓶后育苗的存活难问题和在北方地区提高切花成花率的难题,采用根苗快繁体系实现快速育苗,逐渐建立新的产业体系与标准。
06
关于畜禽产业发展
10月18日,第四届北京畜禽种业专业论坛在平谷分会场举办。本次论坛以“畜禽良种自主繁育 助力农业中关村建设”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畜禽产业领域的100多位专家企业家齐聚,展开深入研讨,谋求加强合作。
论坛上,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表示,面对经济下行、消费增速下滑叠加奶源快速扩张惯性供需剪刀差扩大的问题。建议加快修订完善产业政策,化解奶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放宽奶牛场自主加工销售乳制品的政策限制,探索产地养殖、加工、消费新模式。
兽医学博士,利拉伐北美咨询总监南希·查尔顿介绍,美国牧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提高繁殖性能,以确保牧场的持续盈利和牛群的健康发展。她建议要提高繁殖性能,牧场应将繁殖管理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培训和激励措施提升员工技能,关注犊牛健康,提供适宜营养,实施定时人工输精程序,并使用活动监测系统跟踪发情周期,定期监控关键繁殖指标。
阿菲金全球研发团队奶牛研究专家罗尼建议,通过实施基于饲料转化率的育种策略,淘汰低效率牛只;利用阿菲金项圈技术监测采食量,实现精准饲养;关注饲喂外收益,优化管理;减少甲烷排放,选择环保型牛只来实现。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宁指出,商业化育种时间短,核心育种企业与国际大公司仍有差距。我国畜禽生产市场广阔,对产品特色有要自己的需求。要重点扶持头部企业提升核心育种能力,一定要加大投入,目前我国在畜禽种业的科研投入已位居世界第一,育种设施和素材、技术队伍还要加强。
肉鸡产业专家、沃德股份研究员、峪口禽业副总经理吴桂琴建议以市场为导向,消费者、饲养者、制种者三级需求为核心,从肉鸡血缘、日龄、营养三个维度开展肉鸡体重、料肉比、肉品质的研究,培育出生存能力强、生长能力优的中国特色肉鸡高效品种。
07
关于水产种业发展
10月18日,第二届水产种业专业论坛在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举行。论坛以“创新水产种业,助力蓝色未来”为主题,来自水产领域的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专业人士等100余人,共同为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共同促进我国水产种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潘晓赋研究员建议,制定科学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计划和管理策略,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制定统一的品种性能测试标准,提高种业整体水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李炯棠研究员建议,利用基因渗透机制,通过有性生殖渗透和水平基因转移,提高物种适应性和经济性状。举办更多国际交流活动,吸引更多国际人才。
在具体水产品种的育种创新上,多位专家给出建议: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朱华建议,加强观赏性状基因的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提高金鱼育种效率,并通过构建基因编辑体系来加速新品种的创制,特别是在体色等观赏性状上,以满足市场对新型观赏鱼的需求。
中山大学教授张勇建议,加快鳜鱼良种选育,解决鳜鱼养殖中对饵料鱼的高依存度,减少土地资源占用,培育易驯食、生长快、规格整齐的鳜鱼新品种,以支持饲料化养殖转型。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罗永巨建议,针对特定病害进行罗非鱼抗病育种,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冯建新研究员建议,通过基因组资源开发和遗传工具,改善黄河鲤的体色和生长性状。
08
关于农业微生物种业发展
10月18日,第二届农业微生物种业专业论坛在通州国际种业园区举办,本次大会以“发展微生物制造 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专家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探寻微生物开发利用及成果转化的新路径。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向文胜建议,要强化基础认知,了解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和菌株代谢转换机制。建议采用体外生物传感报告基因高效筛选的策略。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以恒表示,体外生物转化是实现保饭碗及保制造“二个必保”的工业制造平台之一,是中国原创且世界领先的生物制造平台技术。要变革传统农业的低效开放种植模式,推动向高效集约化生物制造的转变。
张以恒建议,针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紧迫性以及其技术方案复杂性,建立定量分析工具,甄选最佳路径。保障粮食安全与工业生物制造的新路径为“二不变、二替换、二提供”,即口粮不变,动物蛋白来源不变;用饲料粮替换工业用粮,用生物质替换饲料粮;用生物质淀粉提供热量,用氨基酸提供蛋白。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承磊建议,从厌氧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厌氧微生物生态功能与代谢调控、厌氧合成微生物组等方面布局,开发利用厌氧微生物。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楠指出,现有菌种难以满足“大食物观”等新需求,要开发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微生物基因编辑的工具箱。
北京首钢朗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重阳表示,乙醇梭菌产品的粗蛋白质含量达到80%以上,动物消化率大于90%。目前乙醇梭菌蛋白已成功在鱼类、仔猪和肉禽配合饲料中应用,从营养学看,该产品可以作为基础蛋白原料在各类动物配合饲料中广泛使用。
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余义发表示,合成生物学在农业上能够改良作物抗性、创新肥料和农药、提高产量、增强逆境适应性。他建议,加强生物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缩短上游技术到下游生产的距离,带动下游工程配套产业链的进步。
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业事业部首席运营官王琳表示,跨国公司持续加大生物制剂领域投入,加速生物制剂业务发展。并购或加强第三方合作仍然是跨国公司加强生物防治业务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
整理丨张植宏、陈迎、王志敏、徐建杭、姜诗政
摄影丨吴秒衡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