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以快争“鲜” 以“智”提质——鲜食玉米走俏京津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27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刘畅  浏览次数:381
 

  金风送爽,天津市武清区西南部的陈咀镇迎来鲜食玉米丰收季。日前,记者行走在陈咀镇陈咀村的乡间小路上,只见成片的玉米地郁郁葱葱,一行行玉米杆整齐排列,上面挂满了一根根沉甸甸的玉米棒,个个颗粒饱满。放眼望去,玉米穗迎风摇曳,一派喜人景象。

  天津市武清区陈咀镇素有“鲜食玉米之乡”之称,镇域人口约3.4万人,近四成农户种植鲜食玉米。作为镇里种植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今年鲜食玉米总产值预计约8500万元。

  新机制培育金玉米

  10月8日晚近11点,种植户王立家的玉米地里,清脆的“咔嚓”声此起彼伏,玉米棒应声落下,工人们正忙着采收玉米并装上四轮小货车。“我这一车能装2000斤左右,装好直接拉到村南头的鲜食玉米市场,明天天不亮基本就卖光了。”王立对记者说,今年夏播,他种了三个品种的甜玉米,因为甜度高,颇受市场欢迎。

  据了解,在陈咀镇,每年鲜食玉米的种植分两季——春播和夏播。春播从3月10日开始至4月20日,这一季的玉米最早6月中旬就能上市。之后开始夏播,9月中下旬陆续上市,一直卖到10月下旬结束。

  9日下午2点刚过,王立的工人们又开始采收玉米。“今天再收一些,待会儿会有玉米加工厂的车来直接拉走。”他指着眼前的一片玉米地说,今年就剩这8亩没收了,这一两天内全收完,今年的任务就完成了。说着他给记者算账:“今年用120亩地种玉米,种了两季,除去养护、人工成本,净赚约10万元。”55岁的王立对自己这份收入颇为满意,“现在除了采收用人工,其他流程几乎都是机械化,也不费事。”

  和普通玉米相比,鲜食玉米更加香甜软糯,新鲜美味、营养健康的特点使其颇受消费者青睐。

  陈咀镇种植鲜食玉米有30余年的历史,是国内较早种植鲜食玉米的地区之一,素有“鲜食玉米之乡”的美称。近年来,镇政府持续加快产业提质升级步伐,拓宽优质种源引进渠道,目前鲜食玉米已有甜系、糯系、甜糯系三大系列的30多个品种。

  “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建立了‘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动发展模式,引导合作社与农户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等多种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带动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武清区陈咀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陈昊介绍,今年,陈咀镇鲜食玉米播种面积达2.6万亩,单穗售价1元—1.5元左右,总产值约8500万元,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供应京冀和国内其他市场。“鲜食玉米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玉米’。”他说。

  两小时运达北京

  “今天一共拉了两车,大概15吨,9点半到北京新发地市场,下午1点半都能卖完。”说这话的是鲜食玉米贸易商王宗强,年近50的他是土生土长的陈咀村人,从二十几岁就开始“倒腾”鲜食玉米,“主要是把陈咀当地的玉米拉到北京新发地,偶尔也去河北省的批发市场。不管在哪儿,咱们的玉米都特受欢迎。”据他回忆,最早去北京新发地是走国道,车况和路况都不是很好,现如今直接走高速,差不多两小时就能到。​

  从6月下旬至今,王宗强几乎每天凌晨近3时就赶到鲜食玉米市场,彼时,和王立一样的种植户也陆续把刚从地里采收的玉米拉进市场售卖。“我有一辆4米2高栏大货车,一车能装七八吨,最多的时候我还要再雇3辆车。”他说,货车装满需要约3小时,一般早上7点左右出发,沿着京沪高速一路开,然后转G3线,到黄村物流园口下高速再开半个小时,9点多就能到新发地。批发商“进货”后再把玉米卖到各大果蔬市场,最快10点半北京市民就能买到玉米。“价格和品种每天都不一样,随行就市,今年除去休息满打满算干了3个月,挣了十几万元,不错了。”他说。

  10月9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王立口中的鲜食玉米市场,恰巧遇到代办商肖磊。“还差1000斤,再等等,没来卖的就到明天凌晨2点再来收。”肖磊做代办快二十年了,主攻河北市场,“石家庄、秦皇岛、乐亭等地都有和我长期合作的玉米加工厂或批发市场,他们告诉我所需玉米的品种和数量以及送货地址,我人不用去,在市场把货备齐给发过去就行,赚个办事儿的费用。”

  据悉,陈咀镇的鲜食玉米市场最早是由种植户自发形成的,距离104国道近,运输方便。随着规模的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一直沿用至今。市场总面积将近1.3万平方米,种植户、贸易商、代办都集中在这里交易,玉米集中上市期间,日均流通量达1500吨,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鲜食玉米流通市场。“该市场能满足天津70%、北京50%的鲜食玉米供给量。”陈昊表示。

  瞄准高端化转型

  在前不久津湾广场地铁站举办的“丰收号”地铁专列活动中,天津佳鑫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全友有了意外收获。“玉米多少钱?”消费者陈女士问。“3块一根。”“这么贵?我在菜市场5块钱买仨呢!”“您买俩回去先试试,加个微信,好吃的话您再找我。”最终,陈女士买了一根广良甜27号水果玉米和一根万糯2000的白糯玉米。

  两天后,陈女士从“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这一个多月来,陈女士隔三差五让我给她寄玉米,快递费到付,合一根得5块钱左右。这不,只要质量好,也能卖上价!”种植鲜食玉米多年,王全友最大的心愿就是打破人们心中对玉米的固有印象,“大家都觉得玉米不值高价,就该卖几毛钱。”于是,鲜食玉米高端化成为他的目标。

  两年前,他试种了几十亩奶油玉米,“这个品种生吃比煮熟了还好吃,甜度能达到21%,高甜西瓜的甜度才14%。”去年,他又增种了200亩,“单价能卖到5块钱一根,有河北省的超市来进货,他们零售卖到8元/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玉米的品质最重要是看种子,精细化管理谁都能做,但种子质量不好,玉米就不好吃,就卖不上价。”王全友说。据了解,此前镇里主要种植的万甜2000、金甜878、先锋等品种,由于口感一般,抗病虫害差,市场需求越来越少,农户收入降低。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近年来,陈咀镇与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建立组织共建、人才共育、活动共办、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五项机制”,助力产业发展。2023年,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在陈咀镇建设鲜食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今年,陈咀镇与各大院所合作建设200亩良种试验田、50亩高端品种示范田,引进优品率高、适口性好的新品种,有效提升鲜食玉米的综合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在2024中国种子大会东阳鲜食玉米种业展示会上,陈咀镇的“华耐甜玉23号”凭借优秀的品种性状,斩获甜玉米金奖品种奖项。

  “鲜食玉米种植业是我镇的特色农业产业,我们将不断改进种植技术,积极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实现鲜食玉米的规模化经营和绿色生态发展,擦亮陈咀鲜食玉米的金字招牌。”陈咀镇党委书记王岚对记者表示,未来还将深化推动乡村招商引资,积极引进鲜食玉米深加工企业,将“优质”变成“优价”,真正实现一、二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