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人民日报:“要做一粒好种子”(暖闻热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孙海天  浏览次数:985
 
  【人物】南繁种业科学家
 
  【故事】海南三亚崖州湾边,垄纵沟横,良田万亩,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就坐落在这里。每年冬春,来自全国数百家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汇聚于此,从事农作物繁育工作,“南繁”由此得名。这里充足的光热像“加速器”:温带地区需要10年才能产出的育种成果,在南繁可能只要3年。一代代南繁科学家俯身田野,箪食瓢饮、细心钻研,我国已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中70%以上经过了南繁基地培育。
 
  【点评】
 
  “南繁南繁,又难又烦。”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早年间南繁艰苦环境的真实写照。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每天要砍柴做饭,时常因下雨没柴烧火而吃不上热饭;为防止当地散养的家畜家禽破坏农作物,只能在田间搭一个草棚,横几块木板当床,一待就是半个月;生病了,仍然带着满满一箱子药坚持到南繁育种……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一代又一代南繁育种人的身上。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袁隆平曾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南繁种业科学家在学术界垦荒、在大地上躬耕,用言行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精神。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种质资源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优良品种拥有抗病虫、产量高、品质优等特性,能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保障粮食稳产丰产,有效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为了将原产于西北内陆的哈密瓜推广到南方沿海地区种植,吴明珠像候鸟一样,在海南和新疆之间“迁徙”,年复一年地进行着育种研究。“日出就干活,一直干到日落。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李登海就这样在南繁的玉米地里度过了40多个春节,见证杂交玉米从亩产不足700公斤到1600公斤的飞跃。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种业科技创新的故事不胜枚举。一代代农业科学家怀揣梦想、接续奋斗,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广袤大地上的累累硕果,让一粒粒“好种子”长出五谷丰登、家给人足,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当前,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为中心,种业创新、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正加快建设。30余个省部级及以上科创平台、10个院士创新团队、10余所知名高校分支机构……“南繁硅谷”发展蒸蒸日上,引导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快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其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各个学科间不断交叉融合是必然要求。放眼望去,从国产大飞机、国产航母等大国重器,到5G应用、清洁能源等先进技术,再到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成果,近年来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都是集智攻关、协同创新的产物,也都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孕育“良种”。一粒粒“好种子”撒向科创沃土,将会长出创新密林,结出累累硕果。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广大科研人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一定能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托举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