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大别山及秦巴山区优质猕猴桃评价与新品种推介会”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举行。针对大别山区、秦巴山区猕猴桃主栽品种及新发展品种,会议进行专家评价和大众品鉴,旨在筛选出适宜该区域推广的优质猕猴桃品种。来自河南、陕西、四川、湖北、安徽五个省份的48个品种182份样品参与评价。会议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猕猴桃等特色浆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组、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峡县猕猴桃发展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西峡分院承办。
大别山区、秦巴山区是我国猕猴桃重要产区,位于该区域的陕西、四川、河南、湖北、安徽五省的猕猴桃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0%。该区域也是猕猴桃的适生区,发展猕猴桃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评价选择适宜该区域的品种,做到适地适栽,是产业成功的关键。
“我国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虽然目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猕猴桃品种类型较多,但由于区域生态条件不同,再加上一些地区引种的盲目性,产业中存在的品种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了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方金豹告诉记者。
评价会现场,专家们从果实大小、果形、整齐度、色泽、风味、含糖量等外观和内在品质的综合表现,对来自不同省份的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四种类型的品种进行评价打分,并结合不同类型猕猴桃品种特性及适应性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对具有应用前景的优质品种形成评价意见。
评审组根据样品综合表现,筛选出中猕2号、金桃、东红、早秋红等适种品种,对中猕2号、中猕抗砧1号、中猕抗砧2号、璞玉、甜玉、华金3号、金美等猕猴桃新品种进行重点推介,为果农增收致富提供了更多优选。此次评价活动为大别山及秦巴山区品种选择、品种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利于解决该区域部分品种老化、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西峡县猕猴桃发展中心主任李勇说:“今天会场参评的品种比较多,不同区域间果品质量也存在差异。通过此次评价活动,我们更加了解了其他产区的生产情况,有利于取长补短。同时,我们看到了很多国内自主培育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品种,为今后新建果园品种选择指明了方向。”
据介绍,西峡县与项目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西峡猕猴桃试验站。近年来,在项目组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建立了标准化示范基地,对老旧果园进行品种和技术改造有力推动了西峡猕猴桃产业升级。
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围绕大别山区、秦巴山区猕猴桃生产中存在的品种结构不合理、抗性砧木缺乏、单产低、优质果率低、效益低等问题,积极开展猕猴桃品种选育筛选、栽培技术集成、智能装备研制、高值化加工产品研发等,在品质提升、宜机栽培、智能诊断、绿色防控、采后监测等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并形成相关标准和规程。特别是猕猴桃营养钵大苗建园技术应用,实现一年建园、二年挂果,较传统建园模式提早收益1~2年,提升了猕猴桃产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西峡是全国最早发展猕猴桃的县份之一,猕猴桃产业是当地的主要产业,在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通过项目实施,为西峡猕猴桃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让更多果农受益,助力乡村振兴。”方金豹表示。
下一步,项目组将重点做好与品种配套的栽培、贮藏保鲜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形成技术规范,实行生产标准化。同时加强科研部门、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种植户之间的协作,加大品种示范和研发技术的集成推广力度,促进大别山区、秦巴山区猕猴桃产业从品种、栽培技术、物流保鲜、高值加工、品牌提升、市场拓展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助推该区域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