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位于黄淮海中部,种植模式主要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轮作制度为主,是夏玉米的主要种植区域。夏玉米生长季正逢雨季,雨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同时也伴随着多样的生态环境,2024年播种期持续高温,苗期降雨较多,大量地块发生涝害。玉米生长季降雨量显著高于往年,而且整个夏玉米生长季温度偏高,积温高于往年,生长后期脱肥、早衰严重发生。
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对光热资源的争夺;前期干旱、中后期多雨,高温高湿等等灾害性气象条件频繁,南方锈病、茎腐病、穗腐病等病害也是频繁发生,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夏玉米的生产和品种的选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下面我将在今年考察中的一点想法向给位老师做一汇报:
一、关于密度的思考
在玉米生产中,种植密度逐步提高,这一方面是密植高产理论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受种植大户所接受;另一方面也是耐密植品种的选育,让产量潜力得到进一歩挖掘。在考察中发现,当前实际生产中,玉米种植密度的提高仍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给玉米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生产中适宜种植密度的确定应该根据三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
首先是土地的肥沃程度,高肥力地块可以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中低产田则不适宜太高的密度,土壤无法提供足够养分情况的密植必定是无法正常成长的。
其次是种植户的管理水平,产量的获得也是玉米氮磷钾肥吸收利用的过程,每100公斤籽粒大约需要2公斤N、1公斤P2O5和2公斤K2O,提高密度而肥水跟不上,更多的则是会造成脱肥早衰,种植户管理水平的差异和目标产量的不同需要设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第三要根据品种特性进行选择,在山东这样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下,夏玉米生长正值台风季,气候多为阴雨寡照、高温多雨、灾害性气候频发,像沃玉3号、登海605等中大穗品种在山东的种植还是适合4500株/亩左右的密度条件,而像My73等品种具有较高耐密性,在5500 --6000株/亩下仍然具有较好的结实特性,适宜提高种植密度,而过高的不适宜密植生产风险极大。合理密植才是高产稳产的保障。
二、关于生育期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开展了大量早熟玉米品种的选育工作。为选育早熟适宜的品种,许多专家、老师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随着美系、欧系、孟山都等一批早熟脱水快种质的引进,提高了品种丰产性的同时生育期也有所缩短,经过多年改良一些不应的光温反应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在今年这种极端的苗期旱涝极速转化,开花授粉期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光温敏感、不耐热、穗腐、抗病性差等不良反应又有加重的现象,外来血缘的驯化,仍是一个长期任重的工作。在本地区应仍以国内种质为主,特别是黄改类、改良Reid类、旅系种质为主,适度增加欧美早熟种质,不必一味追求早熟,短生育期。这也是因为,今年夏玉米生长季温度高光照足,积温高,玉米速度较快,一些原先不能实现完全成熟的品种,在今年的气候条件下大部分都能达到完全成熟,满足了原先早熟品种才能达到的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气候条件下,日常积温增加,中晚熟品种的积温需求逐步得到满足。此外,玉米适期晚收、小麦晚播的“双晚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小麦晚播推迟到10月中旬播种,即可以提高抗冻能力,更能为玉米延长的灌浆时间。因此,新的气候条件下,随着新的种植技术模式推广应用,玉米拥有足够的灌浆成熟积温,而且丰产稳产更符合玉米生产的需求。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浅显认识,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专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