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云南楚雄州奋力建设全国现代种业创新高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01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记者 郜晋亮  浏览次数:380
 
 精研细磨农业“芯片”

——云南楚雄州奋力建设全国现代种业创新高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大到国家战略布局,小到地方实践行动,透露出同一个声音:种业振兴,时不我待。
 
  依托20多年种业发展基础,云南省楚雄州因地制宜明确现代种业发展方向,全力打造滇系种业核心区,逐步建成了以楚北(元谋县)麦类、十字花科为核心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扩繁)基地,以楚南(楚雄市)高原粳稻育繁为核心的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了以水稻、青稞、蔬菜等多品种发展的现代种业格局。
 
  只有夯实了基础,才有不断向上攀登的动力。近年来,楚雄州坚持提升技术水平,牢牢守住当家品种;做优服务,打造共建共享种业创新平台;扩大政策供给,突出育种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奋力建设全国现代种业创新高地。
 
  目前,全州种业科研机构达上百个,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达483家,与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国内近百家种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加代扩繁的青稞品种占西藏、青海等地种植品种的90%以上。
 
  一段时间以来,记者深入楚雄州各地,进育种基地、访育种企业,真切感受这块滇中沃土奋力建设全国现代种业创新高地的勃勃脉动。
 
练内功、强本领,牢牢守住当家品种
 
  一粒种,练就看家本领。
 
  走进楚雄州楚雄市禾丰农业的育种基地,年逾古稀的刘发太带着记者来到了他的育种大棚,只见上百种水稻育种材料郁郁葱葱。每一个标号代表什么样的材料,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要出新品种,就得不停地从这些材料里选。”刘发太说。
 
  从楚雄州农业科学院退休后,刘发太舍不得丢掉自己多年的积累与“手艺”,便开始创办企业,开启适应海拔1500米至1800米的楚稻新品种培育工作。十多年来,刘发太已培育出“楚稻1号”等6个新品种,推广到四川西昌、贵州毕节等地。
 
  说起今后的打算,刘发太坦言,种子企业要更好地生存,不仅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且还要立足市场。水稻育种兼顾优质和高产,这是企业一直追求的,“你看大棚里现在已经有10多个优质高产的组合,明年进入大田试验,就知道它们行不行。”
 
  许多像禾丰农业这样的育种企业,在楚雄州正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育种企业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楚雄州也少不了自己的当家品种。多年来,作为楚雄州科研“领头羊”的楚雄州农业科学院,依托自身资源、科研,借力打造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楚雄芯片”,其中最具代表的要数“楚粳”系列品种。
 
  说起育种成绩,楚雄州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全堂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至今共育成粳稻品种43个,其中“楚粳27号”“楚粳28号”“楚粳37号”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云南省仅有的3个超级稻品种,“楚粳54号”创高原粳稻百亩方平均亩产1018.8公斤的新纪录。
 
  2022年,楚雄州创新育种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审定12个品种,“楚粳48号”成为西南地区首个高原常规粳稻国审品种,实现了全国高原粳稻国审品种零的突破;玉米育种史无前例,10个品种通过审定,其中两个通过国审。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局长代淳志自信地说:“楚粳系列已成为高原粳稻种业界的一张亮丽名片,其水稻品种选育能力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除水稻、玉米品种之外,楚雄州“云松花11710”“青梗松花W1332”等多个蔬菜种子,近年来也在全国推广应用,打破了部分蔬菜种子被国外“卡脖子”的局面。
 
引进来、服务好,打造共享创新平台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投资2300多万元对原青稞繁种基地再提升改造,并增设油料、蔬菜、果树等研究领域;青海省种子管理站已投资建设南繁基地项目,集中使用61亩科研生产用地;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现代种业研究院创造了校地合作仅60天从洽谈到挂牌的“楚雄速度”……
 
  为国内有育种需求的生产、科研单位打造共建共享育种平台,楚雄州元谋县种业振兴行动在开启“加速度”之后,已展现出特别的吸引力。
 
  元谋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全年平均气温21.6摄氏度,终年无霜,是有名的“天然温室”。凭借此优势,当地多年来大力发展制繁种产业,已建成以青稞、十字花科蔬菜为主的国家冬春种子繁制种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南繁育制种中心。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春华介绍,元谋种业基地基本建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的现代种业体系。来到元谋开展制繁种的主体,看重的不仅有元谋的气候资源,还有开放的政策和越来越多融入其中的科研技术力量。
 
  打造共建共享育种平台,科研技术力量是绝对的支撑。
 
  对此,楚雄州采取“校地合作、区域共建、专家工作站”等方式,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种业领先科研机构达成合作,中国农业大学楚雄现代种业研究院和云南农业大学楚雄有机农业研究院、云南种业联合实验室元谋研发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行。至今,楚雄州共建成种业创新平台21个、种业专家工作站10个、院士工作站1个,100多家制繁种科研单位和企业常年在楚雄开展工作。
 
  除了“有形”的平台,楚雄州还积极推动种业论坛、新品种展示会等多样化的“无形”平台建设。从2017年至2024年,已连续成功举办7届“云南·元谋蔬菜种业博览会”、两届“楚雄高原粳稻种业发展大会”,吸引全国1045家企业、科研院所和1.1万个果蔬品种到元谋参展,引进了一大批优良的新品种、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落地元谋示范推广。
 
  罗春华说:“每年的大会还邀请国内著名院士、种业专家,通过学术研讨对元谋种业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以此加强交流与合作,搭建种业产业交流平台,不断擦亮元谋‘南繁育种天堂’这张金名片。”
 
  除此之外,楚雄州专门出台《楚雄州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实施细则》《楚雄州“兴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细则》《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实施方案》等政策,制定“楚雄人才40条”措施,为楚雄建设全国现代种业创新高地夯实人才基础。
 
育龙头、立标杆,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2021年7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就明确提出,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重点扶持优势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种业,必须培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加快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种业振兴,必须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对于这一点,楚雄州委、州政府不仅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实施种业振兴三年行动,成立种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编制《楚雄州现代种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出台《楚雄州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撬动社会资金。
 
  在一系列行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2月,由楚雄州供销社、州农业科学院优化资源后组建的楚雄州供销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注册。这不仅使其成为全州种业科技企业之中的“小巨人”,也为其他种业企业树立了标杆。
 
  楚雄州供销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生产的总经理杨春德说:“农业科学院有育种技术优势,供销社有市场有渠道,公司的组建实现了强强联合,不仅打通了育种成果的转化通道,还提升了‘楚粳’系列水稻种子的市场占有率。”
 
  据了解,在2023年销售季,楚雄州供销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仅销售“楚粳”系列水稻种子就达60万公斤,比2022年几乎翻了一倍,而今年的目标销量是70万公斤。
 
  楚雄州在建设全国现代种业创新高地进程中,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有决策层的坚定,更是多年来种业企业发展的积累与沉淀。目前,楚雄州已培育种业新型经营主体483家,涉及水稻、蔬菜、玉米、中药材、林草、食用菌、水产等多个领域。
 
  走进楚雄益农农业的育种基地,一株株高矮各异的玉米正拔节生长。益农农业负责人刘益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玉米育种的材料。我们花了近10年的时间,选育了10个玉米品种,目前推广种植面积占楚雄玉米种植面积的30%。”
 
  经过多年的发展,楚雄益农农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固定科研核心基地200亩,拥有玉米种质资源2200余份,每年投入科研经费100万元。
 
  刘益说:“创新既源于企业自身的积累,又离不开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力量的合作。现在我们自己的育种实验室,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不过,刘益和其他几家育种企业负责人还有一个共同的需求,那就是,企业有分子育种的需求,但缺设备,也缺资金。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