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科技部长为啥表扬小麦品种百农20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02  来源:一麦众承  作者:欧行奇  浏览次数:991
 

       一、我从未想过科技部长会表扬百农207

      2022年2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任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介绍科技创新有关进展情况。

      科技日报记者问:农业科技创新在助力脱贫攻坚支撑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重点支持科技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交出了哪些成绩单?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主粮应该是自己能够有保障的,所以粮食安全是科技必须面对并且要认真回答好、做好的一件事情。在这方面,我们重点做两件事,一是耕地、二是种子,这两件事都具有战略意义。作为种子来讲,我们从两方面下手,在单产上怎么提高,品质上怎么更好?这需要科技。在这方面,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的水稻小麦也有一个品种叫“百农207”,品质好、产量高,现在达到了亩产1300斤左右,不是试验田,而是推广了6000多万亩。什么概念?在三四十年前的时候,一亩小麦有500斤就很好了,这是我自己经历的事情,那是插队的时候。

      袁隆平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水稻育种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受到部长的点赞并不稀奇。然而,一个小麦品种百农207,为什么能受到部长点名表扬?

      那天深夜,我单位生命科技学院(现农学院前身)办公室主任电话告诉我这件事,我在凌晨微信里回复他说,这对我很重要。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我就去办公室电脑上查看新闻发布会视频,确实听到部长表扬了百农207。我还听到,部长补充了一句话,这个品种是杨凌农高区培育的。

      就在前不久,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录祥研究员受邀来我校做学术报告时,向校领导提起了当年向科技部推荐百农207这件事,当时总共推荐了5项。刘老师返程前,校领导安排我去会汇报工作并送行。在宾馆会客厅,刘老师热情会见了我。刘老师说,第一次见到我,很高兴。我说,我见过您很多次,您每次都是在主席台上,我在听众席上。刘老师介绍说,他原来以为百农207是茹振钢老师的品种,后来才知道是我的品种,他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我。

      二、我认真想过部长表扬百农207名副其实

      (一)百农207表现“六抗三耐”

      1. 抗倒春寒

      百农207典型半冬性,冬春季生长发育稳健、遇高温天气不旺长,柱头活性和花粉活力强,抽穗期稳定。在倒春寒重发之年,减产不超过5%。

      2.抗穗发芽

      百农207中晚熟、不早衰,颖壳扣合严、籽粒不外露、全角质、吸水慢,携带主效抗穗发芽基因。

      2016年小麦成熟收获期间,河南省中北部遭受连日暴雨危害,多数小麦品种穗发芽十分严重,丧失了种用价值,供种安全形势面临严峻考验。在大灾之年和供种危机之际,百农207表现抗穗发芽能力强,其种子不完善率仅有6.4%,种子质量仍达国家原种质量标准,种子被抢购一空,毛种子价格高达每斤1.5-1.6元,在提高种子效益的同时,为保障小麦种子安全发挥了关键作用,对助推百农207种植面积快速扩大也起到了催化作用。

(2021年,乔红拍摄于焦作温县繁育基地)

      3. 抗干热风

      按照全国农技中心及河南省农技总站部署,程乐庆等(2016)在豫东平原腹地夏邑县王集乡刘寨村安排试验,试验田土质为两合土,灌溉方便,土壤肥力中上等。选用当前生产上主推小麦品种周麦22、淮麦22、周麦27、周麦28、商麦1号、周麦24、百农207、丰德存麦8号、周麦32为材料,每个品种种植一区,每区面积100 m2,设6个重复。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及田间管理同大田小麦生产一致。从连续两年试验结果可以看出,9个品种亩产量在467.4 kg~610.3 kg之间,百农207综合性能表现突出,两年亩产量均超过600 kg,位列第一(表5、表6),表现抗高温能力强,其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生育中后期功能叶面积大、延衰,光合能力强,是最适宜豫东平原种植的抗干热风小麦主推品种。

(2021年,李新华拍摄于辉县育种田)

      4. 抗倒伏

      在品种审定公告中描述:百农207株高76cm,株型松紧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在百农207提纯复壮过程中,新系较原参试系抗倒性明显提高。在大田生产中,生长特别好的麦田遇到大风大雨,也会发生严重倒伏,但收获计产后发现仍然是高产。此外,百农207有倒而不死的特点,据业内专家介绍,这类品种不多,已知全国只有4个,包括小偃22和烟农19也是如此,另外一个是啥品种,我记不清了。

      5. 抗病

      我说百农207抗病,有人可能会说我是骗人,因为品种审定公告上描述:百农207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就以赤霉病为例,百农207对赤霉病并非高感,实际应该是接近中感水平,与黄淮南片同期多数主推小麦品种相比发病相对较轻。

      2010-2011年度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试赤霉病病级(指)和抗级鉴定结果表明:全部参试品种中,抗级分为中感(MS)和高感(HS)。其中,百农207为中感(MS);从病指看,百农207相对较轻,仅次于淮核0615、涡麦0608和淮麦0705,居第4位。

      2011-2012年度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试赤霉病病级(指)和抗级鉴定结果表明:全部参试品种中,抗级均为高感(HS);从病指看,百农207相对较轻,仅次于淮麦0705,居第2位。

      张彬等(2018)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黄淮南片的河南、安徽、陕西和江苏4省的65份主栽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

      经单花滴注接种抗扩展型鉴定,中抗品种1个,为“西农511”;中感品种有“百农207”、“烟5158”、“西农889”、“西农2000”等14个,高感品种为“皖麦52”、“西农979”和“瑞华520”等50个品种。河南的中感和高感品种分别有2份和22份,占河南主栽品种的8.3%和91.7%,百农207表现为中感,具有较强的赤霉病抗扩展能力。

      经土表接种抗侵染型鉴定,百农207表现高感,但其发病指数仅略高于丰德存麦1号、烟5158、淮麦28、徐麦33、中麦895和西农538等6个品种,与中感对照品种郑麦0943接近,低于中麦175、明麦16、徐麦30、济麦22、周麦16等38个品种。

      事实上,百农207在沿黄稻区占90%以上,原因就是百农207不仅耐湿、而且白粉病轻,对白粉病具有水平抗性,这种水平抗性应该来自亲本百农64。茎基腐病也相对较轻。

      当然,百农207对黄花叶病毒病抗病性较弱。

      6. 抗除草剂

      百农207抗除草剂是王世杰、康明辉老师亲自带我在育种田看到的,确实抗除草剂。退一万步讲,我宁愿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能不信我亲老师的话,更不能不尊重客观存在。百农207作为对照品种,在田间种成一排,均未受除草剂影响。

      7. 耐旱

      百旱207由百农207系选而成,继承了原品种百农207耐旱性较好的特点,201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麦2017019),百旱207品种权转让费655万元,创河南省审旱地小麦品种空前记录。百旱207是河南省旱肥地主推品种。

      王冰冰等(2016)在洛阳市宜阳县筛选适宜该地区种植的旱地优质、高产小麦品种,试验地点在高村乡石村,该村土壤为褐土土质、肥力中上等(宜阳县旱地的平均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百农207在豫西旱地长势旺,叶宽大,叶深绿色,产量高,表现突出。较当地对照品种豫麦49-198每亩增产51.5 kg;较河南省旱地对照品种洛旱7号每亩增产93.2 kg(表11)。

      8. 耐湿

      百农207的耐湿性是偶然被发现的。2010年,在河南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水稻田种植小麦育种材料,种完后灌水,水灌得很透,一天多表层水才下去,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料想夜里水渠被冲开,育种田又被狠狠地深灌了一遍,几天水下不去。小麦材料大部分淹死了,悲愤遗憾中却发现一行行对照种子百农207却安然无恙。

      后来,我安排在实验室对不同小麦品种种子及拔节期进行水淹试验,发现矮抗58耐淹3天,百农207耐淹6天,百农607耐淹9天。脑子里临时凑了个吉利数“369”,让我记忆犹新。

      9. 耐盐

      李新华等(2017)以大面积推广或新育成的小麦品种周麦18、百农207、华育198、百农69和百农AK58为材料,初步研究了NaCl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生长的影响。对各指标数据的综合比较可以看出,5个小麦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高的相对值均明显下降,不同品种间及浓度间均有明显变化,百农207、周麦18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百农AK58、百农69和华育198的耐盐能力依次降低。

      (二)百农207产量高

      百农207在河南省、国家试验中还是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产量位次。

      至于各地高产示范、高产攻关、高产创造,不再一一赘述。因为大家不一定相信,我自身也不会全信。

      就写一写河南省主导小麦品种产量比较情况吧。由于不涉及品种审定问题,所以数据绝对真实可靠。

      周继泽等(2018)为明确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的适宜播量,以周麦22、西农979、郑麦7698、百农AK58和百农207等5大主导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3年多点试验,研究了不同播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设计是,每个品种设置5个播量处理,分别为112.50 kg/hm2、150.00kg/hm2、187.50kg/hm2、225.00kg/hm2 和262.50kg/hm2。小区面积为 150 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个重复。播种方式采用精播耧播种,播种深度3-4 cm。各点均在10月中旬播种。

      结果表明,随着播量的增加产量呈上升的趋势,当播量增加到187.50 kg/hm2时,产量达到高峰,而继续增加播量则产量呈下降的趋势。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量的逐渐增加而呈现上升的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则呈现下降的趋势。在适宜播量范围内,5个品种的产量排名从高到低为百农207、周麦 22、郑麦 7698、百农AK 58、西农979。

      说实话,虽然产量位次有高低,但是绝对产量差异不大。不过,却说明了一个事实。有不少人说,百农207是一个广适稳产品种,并不是一个高产品种。通过三年试验,证明了一点,百农207产量不低。

      三年试验中,有一年试验结果很有意思。最低播量和最高播量情况下,矮抗58产量最高;其余三个中间播量情况下,百农207产量最高。周继泽研究员(原任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现任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书记、上届国家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告诉我,向一般人尽量不要提这件事,如果我说实话,都是百农系列品种产量最高,容易引起大家误解和不悦。我觉得,一麦众承群里都是自己人,都不是一般人,我就把实情告诉大家吧。

      (三)百农207品质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重点综合实验室魏益民等(2023)对关中平原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籽粒质量性状进行分析,并通过训练的专业感官评价人员对以其为原料、由面点师实验室制作的鲜面条的烹饪特性进行评价,同时统计分析小麦籽粒性状、面粉理化特性和面条感官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小麦千粒重、容重和硬度较高,面粉湿面筋含量高,面团延展性能良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比例明显提高。面粉的黏度参数,特别是峰值黏度,对面条的感官评价总分,面条质量要素中的色泽、硬度和黏性有较大影响,是评价鲜面条专用粉的重要参考指标。面条感官评价总分与峰值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籽粒硬度、破损淀粉含量和面粉吸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小麦品种(面粉)百农207、F50、F20、中麦578、西农583和郑麦366适宜制作优质鲜面条。

      其中,百农207的鲜面条感官评价位列第一。

      三、百农207其他第三方评价

      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价:

      继郑麦9023和矮抗58之后,百农207是近20年河南培育推广的又一特大品种。在黄淮南片,百农207实际种植面积占一半以上。

      农业农村部评价:

      (1)2023年4月18日评价:百农207是近10年全国三大品种之一(济麦22、矮抗58和百农207)。

      (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百农207连续3年蝉联2017-2019年全国推广面积第一位;百农207是2015年以来年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的唯一品种。

      (3)2021年“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报告指出:百农207是“十三五”小麦代表性重大品种。

      (4)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中,“百农207”入选骨干型小麦品种。

      四、百农207成功背后的启示

      1. 大品种的培育得益于传承

          我的老师黄光正先生、茹振钢教授、王世杰教授都是著名育种家。百农207亲缘关系一直可以向上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辉县红。

 

      2. 对育种目标的追求贵在执著

      上世纪末(1997年省审),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教授主持培育的百农64通过河南省审定。本世纪初(2002年省审、2003年国审),周口地区农科院郑天存研究员主持培育的周麦16接连通过河南省审定和国家审定。这两位育种家都被评选为河南省小麦首席育种专家。这两个小麦品种表现出类拔萃,百农64以抗病、优质著称,周麦16以矮秆、高产称雄。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的小麦育种工作都梦想通过这两个品种杂交培育出更抗病、更高产、更优质的“超级”小麦新品种。当时,全省乃至全国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数量比较少,各育种单位手里的种质资源也很有限,这两个品种优良性状又特别突出,所以各育种单位基本上都会用这两个品种组配杂交组合。然而,没有一个育种单位真正取得成功。究竟原因在哪呢?这就涉及到作物育种上亲本配合力高低的问题。品种性状优劣与配合力高低虽有一定联系,但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好品种往往是好亲本,但好品种不一定都是好亲本,作为好品种的百农64就是一个例外。

      周麦16本身矮秆大穗、大粒、抗病性强,属小黑麦远缘杂交后代,染色体结构属于1B/1R异位系,实践证明是一个高配合力的亲本,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用其直接做亲本培育的品种就多达200多个,用其做间接作亲本育成的品种更是不计其数。百农64综合抗病性突出、优质、抗穗发芽。令人费解的是,周麦16与百农64杂交这一组合为何很难成功呢?根本原因当然不在于周麦16,而主要在于百农64配合力较低,具体来说它有三个“顽固性状”,遗传传递力太强,非常难以改造:一是播种后分蘖发生时间较迟,导致亩成穗数偏少;二是成熟后穗轴易断,人工收麦时掉穗多;三是籽粒较小,影响产量潜力发挥。当然,周麦16自身也有一些不易克服的缺陷,如籽粒饱满度差、黑胚重、品质差、不抗倒春寒等,遗传力也很强。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是率先利用周麦16(试验代号为周91177)与百农64(审定名称是豫麦54)杂交组配的育种单位之一。在反复多次组配选择失败的基础上,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主要从以下几点改进:一是亲本自身改良,经过大量系统选择,终于选育出株高降低5cm、亩穗数增加2-3万、单产提高5%以上的“百农64矮优系”;二是分离后代超大群体种植选择,杂种二代种植60000多株,选择3000多个单株,经过室内考种汰劣留优,杂种三代种植1152个株系;三是有针对性地对目标性状进行选择,分蘖期选分蘖发生早的,抽穗后选不掉头的,收获后选籽粒较大的,同时注意选择矮秆抗倒伏、抗冻抗春寒、抗病、抗干热风、抗穗发芽等多种优良性状。在整个观察比较、评价选择全过程中,始终贯彻“地下根系活力和地上植株光合能力协同支撑小麦综合抗性”的育种理念,培育出的百农207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叶色深绿,吸收和合成物质多,为小麦抗灾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基础。

      百农207很好地结合了双亲的优点、克服了双亲缺点,还出现了超亲优良性状,的确是概率极低的事件,实属偶然性;在品种培育过程中,采取了超大群体种植,创新了抗倒春寒、抗干热风、抗穗发芽、高产、优质等选择方法,实现了科技进步,也有其必然性。百农207的培育成功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其他突破性品种的培育应该也是这样,我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这一看法的正确性,还有待更多的实事去证明。

      对好品种的追求贵在执着体现在,一个精心设计的杂交组合确定后,一次、两次、三次杂交选择不一定成功,要锲而不舍的坚持做下去,直到实现育种目标成功为止。对百农64的遗传改造是这样做的,对华育198等品种的遗传改造也是如此。对百农64的遗传改造花费了10年时间,对华育198等品种的遗传改造更是花费了15年。这是不是放长线钓大鱼?

      3. 出色地干一番育种事业离不开一支敬业的强大团队

      2005年组建小麦育种团队以来,培育了20多个品种,多数品种实现了推广应用。比如,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4年麦播技术的指导意见》中,百农207和百农307被列为主导品种,百农607和秋乐麦308(原名百农321)被列为搭配品种。再比如,我们团队主持培育的4个小麦品种同时参加2024-2025年度国家级生产试验,其中有2个品种表现中感赤霉病。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单位越来越重视我,不让我退休(延聘)?就是,我有一个强大的团队。现在,我团队有50多人,其中约40人是内聘。我内心清楚,论单兵作战能力,很多人都比我强,我觉得王世刚老师一个人就可以单挑我们半个团队。

      4. 突破性品种培育离不开理论创新

      2019年,我在《麦类作物学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黄淮南片麦区小麦耐倒春寒育种研究初探”,其“讨论部分”如下:

      “天气论”是目前小麦倒春寒形成的主要学术观点之一。该观点认为,倒春寒的危害完全是由春季晚霜冻引起的,小麦品种对危害程度的影响作用较小。但矮抗58、百农207、百农307、百农607等耐倒春寒品种(系)的育种实践表明,“天气论”是片面的观点,背离了“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等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否定了品种基因型是抗逆性的内因。本文提出了小麦耐倒春寒育种的理论基础,其可靠性不仅在矮抗58、百农207等百农系列耐倒春寒品种育种实践中得到反复检验,在其他单位的小麦育种实践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检验和应用。有研究指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丰德存麦5号不耐倒春寒可能与其亲本郑麦366和周麦16均不耐倒春寒密切相关;而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9耐倒春寒的遗传基础可能来自其亲本良星99。另外,除杂交育种外,系统选育也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小麦品种培育方法。2009年河南科技学院农场育种田发生了明显的倒春寒危害,经逐株检查发现有2个株系表现出较强的耐倒春寒性,其中1株(百农69-38)在随后多年田间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强和较稳定的耐倒春寒特性。本文列举了与小麦品种耐倒春寒能力强弱相关联的6类性状,这些性状多为小麦外部形态性状,且多数性状均可通过目测鉴定,对指导小麦耐倒春寒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些关联性状只是正相关性状,并非完全决定倒春寒抗性。因此,在实际育种工作中,既要加强关联性状的选择,更要重视目标性状的准确鉴定。

      科学理论一定要揭示客观本质,不能盲目服务于规避品种因灾减产带来的责任。权威学术理论不完善,可能误导年轻科技工作者。科学理论来自于亲身实践,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定要相信客观、相信眼睛,作出判断。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育种活动,会显著提高育种成效,育种突破可能超出原有认知和想象。

      近年来,我们团队主持培育的百农627等优质强筋新品种,抗倒春寒能力超越百农207。

      来源:一麦众承  欧行奇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