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推动育种联合攻关 做强“天府粮仓”良种支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8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浏览次数:334
 
——邛崃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年来,邛崃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抢抓国家种业战略布局机遇,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聚力构建“一核两区多基地”,形成以水稻油菜种业为基础,畜禽、蔬菜等种业为突破的“大种业”发展格局,成为国家首批、西南唯一的国家级种业园区,四川省“1+1+N”现代种业发展核心园区。目前,2.1平方公里总部区基本成形,93平方公里生产示范区规模成势,引育先正达、丰乐种业等品种选育企业9家、生产繁育企业9家、服务及功能延伸企业10家、制种主体48个,研发“德粳4号”等新品种43个,实现年种子生产加工620万公斤,农产品精深加工营业收入31.2亿元。
      
      一、科技护航,以新技术引领良种繁育
      
      搭建“一库一院五中心”重大功能性平台。聚焦提升育种研发创新硬实力,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邛崃分中心等国省级平台,植入专家人才库、人才工作站等综合服务性站点,入驻院士(专家)科研团队12个,开展作物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挖掘和克隆水稻等重要基因30余个,创制作物新材料40余份,推进生物育种等关键技术原始创新,筑强良种繁育新动力。
      
      探索“种质资源+生物技术+数字技术”育种4.0模式。聚焦提高育种核心竞争力,建设运营天府种业创新中心,引入天豫兴禾、华智生物等生物育种企业,将高通量基因测序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创新性运用于育种过程,带动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的育种模式向4.0迭代。丰乐种业生物育种研发团队建立“基因超进化”系统,创建“自优育种”技术体系,获得了一批高抗除草剂的作物内源突变基因,获国内外授权专利12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以“揭榜挂帅”模式推动校企联合攻关新品种。聚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统筹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筹建四川现代种业研究院,探索构建“市场需求-定向研发-应用推广”的商业化育种体系,采取“揭榜挂帅”方式促成10个校企育种攻关联合体合作,筛选确定天府黑猪、重金属低吸附水稻新品种培育等17个育种攻关课题,成功研发“德粳4号”“川油81”等新品种。“天府黑猪”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实现了以四川母本地方猪遗传资源品种培育“零”的突破。
      
      二、数字赋能,以新路径提高制种效能
      
      建设数字种业创新应用基地。开展双化协同试点,搭建1套数字农业可视化服务、数字农业“1张图”、1套物联网及种子管理平台、1套现代农业产业园种业信息平台,实现育种科研、制种繁种、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监督管理服务等多场景信息化、品种创新数字化、产业体系生态化,逐步实现种业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
      
      推广全程机械化制种模式。围绕“耕、种、管、收”全环节,建设区域型“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在宜机化改造、智能育秧、智能农机等主要环节推广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机械化水平达96.1%。投用西南地区首条种子两次混合装置和首条水稻种子二次缓降式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年种子加工能力达11500吨,加工效益提高25%。
      
      三、融合延伸,以新业态拓展种业全链条
      
      推动种业产业链向下游应用端延伸。推进种业科技成果与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优质白酒等特色产业就近就地转化。其中,定向研发的酿酒专用粮已在五粮液、水井坊、金六福等名优酒企推广,促进优质出酒率提升5%以上;国家级油料产业龙头企业新兴粮油联合省农科院定向开展油菜新品种研发,2023年实现产值近30亿元,增长11%,实现了“川种”向“川酒”“天府菜油”的融合升级。
      
      举办种业博览会展推动行业交流互动。聚焦打造种业领域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积极承办国际(内)科研论坛、优质品种展示会以及专业会展博览。截至目前,已举办两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天府菜油”院士专家大讲堂等27场高能级展会活动,汇聚50余家科研院所、400多家种业及关联企业、超10000人参会参展,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
      
      推动产业融通融合,发展“种业+”新业态。坚持多业态复合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种业+科普”“种业+文旅”“种业+研学”等新模式。开办省内首个种子学校,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现代研学旅游等。创新“特色镇+林盘+产业园”建设模式,将林盘景区打造与种业发展相结合,打造具有种业园标识度的特色消费场景。
      
      四、联农带农,以新模式助力富民增收。
      
      制种兴农。规划建设8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通过链主企业带动全市2.8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同步开展全程机械化制种,首创商业性补充保险,2023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2.8万亩,平均每亩制种产量增长12.5%,年产杂交水稻种子约620万公斤,实现每亩增收300-400元,全市种业产值实现5亿以上。
      
      “3T”兴农。农房采用BOT模式,园区运营公司通过租赁毗邻总部区的农户房屋及林盘实施整体改造,改造后的房屋将植入园区生活生态相关功能,20年租赁期满后还房与民,农户前期获得租赁收益,后期获得经营性收入;农地采取ROT模式,农民自愿将土地委托园区运营公司整体经营,园区运营公司通过租赁农户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或与龙头企业合作经营获得收益,农户则获得租金、薪金(劳务收入)、股金(入股分红);农户采用COT模式,农户在以土地入股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前提下,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取得贷款用于生产或投入园区运营公司,园区运营公司每年支付分红给合作社,由合作社向成员发放红利。实现参与农户户均增收3万余元,相关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均增收10万余元。
      
      农旅兴农。依托现代种业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研学旅游等,策划举办户外活动30余场,累计培训2.5万人次、吸引游客2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