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品种审定制度(标准)变化给种企发展带来的启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06  来源:种业商务网综合整理中国种业等  浏览次数:985
 
 (附:2021年修订《国家级玉米审定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作物审定制度逐步完善,建立了以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5 种主要农作物的国家审定标准,推动了种业由计划供种向市场化经营的根本转变,促进了种业科技创新与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品种审定是品种入市“通行证”,也是国家实施品种管理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品种审定制度、标准上有哪些创新?

      自1981年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品种审定制度基本形成,品种审定制度逐渐完善,形成了以品种审定为基础的市场准入制度、以植物新品种权为基础的产权保护制度,逐渐完善了我国农作物种业法规体系。

      在国家层面,我国三次修订《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开通了绿色通道、联合体等自主试验渠道,进一步优化了品种审定工作程序。制定发布国家审定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文本,启动实施省际间引种备案工作。优化各渠道试验审定品种编号规则,进一步加强了各渠道审定品种标识管理。制定《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品种审定试验全流程规范化管理。

      省级层面,黑龙江、辽宁、天津、江苏、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宁夏、新疆等省区市陆续制定出台了审定工作流程、品种试验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化文件,内蒙古、浙江、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山西等省区市明确细化引种备案规范性要求、部分省份还统一组织开展引种适应性试验,确保了引种品种生产安全……2016年以来,部省两级审定坚持市场化导向,持续推动着品种试验审定改革。

      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简称区域试验、区试、审定试验,是品种审定的基础,是指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是评价品种的科学依据,也是品种审定推广及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

国家级区试试验体系

品种审定一般流程(参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审定区域及标准:

      1、主要农作物生态区划分

水稻生态区划分

小麦生态区划分

玉米生态区划分

大豆生态区划分

花生态区划分

      2、主要农作物审定标准:

      对于完成试验程序的品种,申请者、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应当在2月底和9月底前分别将稻、玉米、棉花、大豆品种和小麦品种各试验点数据、汇总结果、DNA指纹检测报告、DUS测试报告、转化体真实性检测报告等提交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水稻、玉米审定标准,参照《国家级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与2017版相比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修订:

      大豆审定标准,参照《国家级大豆品种审定标准(2023年修订)》,小麦、棉花审定标准,参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2017年修订版)》。

      特殊类型或特殊用途品种审定标准,申请者可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提出品种审定标准,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并自行开展相应作物品种试验。

      2013-2021年国家级品种审定数量快速增长,尤其是自2016年新修订的种子法实施后,品种试验渠道拓宽,绿色通道、联合体试验品种进入国家水稻审定程序,增加了品种审定数量;因2021年修订了水稻、玉米审定标准,提高了产量、品质、抗性要求,2021-2023年品种审定数量得以逆转出现明显下降,优质绿色品种比例稳步增加。2024年通过审定数量为888个。

2013-2023年主要农作物国家审定品种数量

2013-2023年国家审定品种数量情况

      品种审定不是搞一般性科研成果鉴定,而是要推出满足生产实际需求的新品种,必须推得开、种得好,受到农民欢迎、市场认可,需要对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等优良性状进行审核把关,要突出和紧紧围绕稳产保供的战略性需求、当前生产的紧迫性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前瞻性需求,进一步强优势、补短板、破难题,加快培育高油高产大豆、耐密抗倒玉米、优质食味水稻、强筋弱筋小麦、高品质棉花新品种,审定推出适宜机收的玉米、棉花和再生稻新品种,引导培育耐热抗寒、节水抗旱、抗病抗虫的新品种,满足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需要。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