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新春第一会”对农业种业发出的关键信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10  来源: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977
 

      笔者根据2025年各省份“新春第一会”的公开信息,关于种业和农业发展的关键信号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产业融合及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等方面。归纳为:以科技创新驱动种业突破,以绿色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以产业融合提升附加值,以地方特色品牌增强竞争力。

      海南三亚:聚焦种源科技创新与热带特色农业

      三亚在“新春第一会”中明确提出,依托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的科研集聚效应,打造种源科技创新策源地,发展“种源+种业+种市”模式,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强化种业研发。引进涉农科研院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一院帮一区”“博士村长”等机制加速农业技术落地;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扩大“新奇特优”热带果蔬种植面积(如榴莲、燕窝果等),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产业集群,并推动地理标志品牌(如“三亚榴莲”“三亚芒果”)建设。

      河南: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开展中原农谷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推动中原农谷与周口国家农高区协同发力。支持中原农谷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深度合作,支持嵩山、神农等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基地,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扛牢粮食安全重任,严守耕地红线,深入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设1500万亩小麦、2000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0万亩。实施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强科技装备支撑,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落实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效,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开展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

      安徽: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

      安徽提出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等),重点强化农业科技供给。突破“卡脖子”技术。聚焦农业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化发展;构建特色产业体系。通过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培育工程,提升农业附加值,例如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已超50%。

      山东:深化改革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

      山东的“新春第一会”强调以改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开放农业领域投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核电等重大基础设施领域,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间接支持农业能源转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推动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发展,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黑龙江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农业种业的部署,体现了以科技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核心思路,旨在巩固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竞争力。以下是相关重点内容:主导品种推广与区划布局,发布298个农业主导品种。黑龙江省种业技术服务中心筛选出适合不同积温带种植的298个优质高效主导品种,涵盖玉米(39个)、水稻(32个)、大豆(42个)、小麦(10个)等主粮作物,以及马铃薯、蔬菜、黑木耳等特色品种。通过《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指导各地科学选种用种,促进单产和品质提升;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强化良种在“五良”协同(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中的核心地位,调整良种补贴公布时间以优化农民选种周期,提升良种覆盖率。同时,支持种业企业研发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科技与装备支撑。建设全省统一的智慧农业平台,绘制耕地“一张图”,打造10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20个无人化智慧农场。推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保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99%以上。实施主粮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广玉米“四精两管”、大豆“大垄宽台匀密”、水稻“三化两管”等高效栽培模式,结合大垄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形成标准化农业生产体系。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扩大黑土保护范围,新建高标准农田1169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2670万亩,实施有机肥还田1000万亩以上,治理侵蚀沟并修复农田防护林;产业链与价值链升级。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计划,做强玉米等5大加工产业,做优食用菌等7个特色产业。推动“黑土优品”“九珍十八品”品牌推广,提升市场竞争力;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冷水渔业、设施农业和“寒地龙药”产业,推动刺五加全产业链建设。支持奶业振兴、高端肉牛养殖及鹅产业发展,确保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政策保障与基层落实。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细化《区划布局》,指导种植户科学选种。通过土地托管模式推广新技术,强化村集体在粮食稳产中的组织作用。

      湖北:强化耕地保护与农业要素保障

      湖北提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三区三线”不突破,并计划保障用地45万亩以支持农业项目快速落地。同时,通过“东方慧眼”空天项目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时空信息应用能力。

      甘肃: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2025年全省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明确了2025年稳定粮食生产八项重点任务。

      一是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二是着力提升耕地质量,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因地制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三是全面实施节水农业,大力实施工程节水,持续推进农艺节水,强化农业管理节水。四是扎实推进种业振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玉米制种和马铃薯良种生产面积分别稳定在160万亩、45万亩以上。五是加力推进单产提升,持续开展粮油等重要农作物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和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六是提升科技装备水平,构建科技协作攻关平台机制,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核心技术攻关。七是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推进病虫防控减损。八是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粮食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粮食经济产业链,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

      绿色转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多省份将绿色转型与农业发展结合,例如:上海、江苏,优化营商环境与绿色建筑、低碳农业结合,推动农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内蒙古、山东,深化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支持农业能源结构转型,如发展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

      中央政策导向与地方实践协同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预测将聚焦“深化农村改革”和“乡村全面振兴”,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加强品牌建设,这与各省“新春第一会”的部署方向一致。例如,三亚的榴莲产业集群和安徽的科技农业均体现了这一趋势。

      “军令状”已立,冲锋号角已吹响,就看落实了!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