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棚里的韭菜长势喜人。
近年来,桦南县双合村通过打好产业“特色牌”,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产业振兴有特色、农户增收有“钱”景。走进桦南县双合村越冬韭菜基地,连片的韭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村民们穿梭其间,一边割韭菜,一边兴致勃勃地讨论今年的韭菜价格,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眉梢眼角。
村民关女士在基地务工6年了,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这里的韭菜长得又肥又绿,可抢手了,俺们老百姓大冬天还能在家附近赚点钱,别提多美了。”
据介绍,双合村越冬韭菜基地始建于2017年,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有大棚119栋。双合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先后成立桦南县富河韭菜专业种植合作社、桦南县富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构建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8个行政村联村经营,每年吸引20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韭菜采用无公害绿色种植技术,安装温控和灌溉系统,施农家肥,营造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有效保证韭菜口感。现在的双合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韭菜村,良好的品质让这里的韭菜供不应求。
双合村党支部将继续发挥示范园区赋能效应,以棚室越冬韭菜基地为依托,持续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在“服务型”上下功夫,以棚室越冬韭菜基地和宅基地改革试点村为依托,辐射带动裸地韭菜、裸地蔬菜、黏玉米、果蔬经济等庭院经济,用“菜篮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文/摄 芦天赋 方小春 记者 刘大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