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宁夏实现食用菌产业自主供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5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记者 张国凤  浏览次数:325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近日,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的闽宁食用菌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自动菌棒生产线高效运转,经拌料、装袋、灭菌的香菇菌棒,完成全自动接种后被送入智能化温室发菌,香菇菌种全部由基地自主培育。这一里程碑式突破不仅填补了宁夏食用菌自主育种的空白,更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基地试验大棚里,一层层香菇菌棒整齐摆放。该基地特聘食用菌专家丁峰手持菌棒向记者展示:“优质菌棒具有独特的木质清香,菌丝呈放射状均匀分布,表面紧实密实,这类菌棒可稳定产出5茬优质香菇。”
 
  长期以来,固原市食用菌产业虽已形成“菌棒生产—种植出菇—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条,但菌种研发这一核心环节始终受制于外地供应,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2021年底,固原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依托闽宁协作机制,引入厦门等地专家团队,启动菌种研发攻关。历经三年技术攻坚,科研团队于2024年底成功突破母种扩繁、无菌化管控等关键技术,实现香菇菌种从母种到栽培种的全流程本土化培育。
 
  “菌种纯度直接关系着产业链安全。”固原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马国文介绍,通过集成固体菌种技术、菌棒全自动装袋及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基地菌种纯度显著提升,菌棒成品率从75%跃升至99%,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据了解,如果基地满负荷运营,每年可产出30万袋优质菌种、200万棒标准化菌棒,将满足全市超90%的香菇菌棒供应需求,有力保障产业发展。
 
  在攻克香菇育种技术的基础上,研究院同步推进品种优化与产业多元化。目前已完成6个香菇品种的本地适生性试验,从出菇量、商品化率、经济效益等维度筛选出最适配固原气候条件的优质品种。同时,黑木耳、榆黄蘑、秀珍菇等特色食用菌菌种繁育工作也已启动,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此次技术突破是闽宁协作机制的一大成果。进一步借助闽宁两地科技和产业协作机制开展协同创新和集成攻关,充分发挥宁夏比较优势,解决制约固原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完善食用菌产业链条,为固原市经济社会和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新引擎,激发更强新动能。
 
  固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食用菌全产业链的自主培育将继续充分发挥基地先进技术优势,完善宁南地区食用菌良种繁育及规范化生产体系,不仅可以带动固原市乃至宁南地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而且对发展优质、高效的食用菌产业也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