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稼穑正当时。
“我家种了6亩饲料玉米,亩均能产2000斤玉米,听说有一种可增加植株密度的玉米种子,每亩还能增加七八百斤的收成,今天就是找着来打听的。”魏君芳说,他这几年通过种植玉米赚到一些钱,但听镇里种子销售点的人介绍,他家的玉米植株间距在45厘米左右,如果通过全机械种植管护,同步采用密植技术,施用更加安全可靠的高效化肥,不仅能够有效节省人力、化肥等成本,产量还能得到大幅提升,一下子让他动了心。
“我们这个五谷568玉米种子经过技术处理,抗病、抗旱、抗倒伏的性能突出,这一小袋种子能种一亩二分地,产量稳定,你采用传统种植和密植技术都可以,它的根系是垂直向下扎的,对单株种植面积的要求很小。”从种植间距、化肥用量到日常管护,事无巨细,老魏拽住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问个不停。
“您放心,种子安全可不是小事,您免费领回去试种,如果不如我说得好,您尽管来找我们。”销售人员耐心地解释。
听到销售人员如此保证,老魏才笑着说:“这些年,种子化肥的安全那是没得说。”
“还是要提高警惕,不要贪图小便宜轻易购买来路不明的农资,农资出了问题可要耽误一年的生产呢!”正在旁边进行农资安全宣传的白银区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小赵善意地提醒。
农资安全无小事,粮食安全重于山。一粒良种承载丰收希望,一袋好肥关系万家粮仓。
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部门紧盯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以及农资产品产销旺季和入户下地的关键节点,对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产品质量、购销台账、产品标签等进行全面排查。严厉查处制售假劣种子、非法制售禁用农药、无证生产经营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2024年,我省农资打假专项工作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9496个,整顿市场2031次,出动执法人员21634人次,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37件,捣毁制假窝点1个,挽回经济损失611.0025万元,立案查处案件460件,守住了农业安全生产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