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就是要盯着或去发现那些有前瞻性的类型,就是要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出发去发现它们,就是要把所有的想法、意图都用组合的方式表达出来……组合了,它们可以不出品种,但我们不能不做,更不能不好好做,而后就是“听天命”了。
2月25~28日,我去曲周记载小麦冬季冻害了,过程中,我看到一个材料表现继续的“上眼”。所谓“继续”,就是因为它曾经“上眼”过,不仅幼苗表现“上眼”,抽穗后的代表现也还是上眼。
这个材料,就是中麦578和烟农24组合第6代的两个品系、6个小区。其具体表现是:幼苗越冬性好,分蘖多,叶片细,颜色深……有照片为证——
图1.叶片近乎针状了
图1、2.就是这样的蘖多,叶片细,颜色深……有些时候,分蘖多不一定成穗就多,但成穗多,必须又有较多的分蘖才行!这个类型,就是分蘖特多、成穗也特多的那种,不信您可以持续关注,关注这个280
图3.就是这样的穗多、的“扩张”、的早抽穗,的无芒……(关于无芒的好处,我们曾经有一篇文章说过。去年就是这个材料,我们还有一个视频介绍过呢……)
看到这个材料的同时,我也想到了它在去年、前年抽穗后的多穗表现,那家伙,可不是一般的多啊!如图3,其属于多穗“扩张”型,这样的类型,适合当下秸秆还田和农民的粗放整地、粗放播种;这样的类型,是对环境适应的类型,是让小麦产量稳定的类型。
在想到上述这些的同时,我在记载本280的后边,写了几个字:改良少穗,改良“篱笆”型!当然,如果再加上“提高茎秆质量”那就更好!因为去年这个类型的两个小区倒伏了——单行茎秆质量感觉还行,但到了小区、群体一大就不行了(某一个特点过于突出时,负面的东西就有可能出现)。
从曲周回来,当我在翻阅记载本上都写了什么、记载了什么时,看到了这里,看到了这里的“几个字”,于是就立马翻看我的一代记载本,看看那里这个材料有没有组合、有了什么样的组合。这一看,感觉“厉害”了,对于一个材料,一个单交组合,我还从来没有配制过这样多的复交组合,这些组合,有的已经有了“聚合”的意思!
这样利用材料,就说明我们去年对这个材料有多么的看好,有多么的想要利用好,有多么的想要将这样的类型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
这样的做法,还甭说这个材料不错,就是表现差不多的材料,也有被利用成功的可能啊!
好了,还是看看这个材料都配制了那些组合、或用了那些亲本继续的改良或加强(什么)吧!
二代组合有:(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4号]F2
[(中麦578×烟农24)F4×西农635]F2
[(中麦578×烟农24)F4×(岱麦4493×周麦36)]F2
一代组合有: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4号]F1×龙堂4号}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4号]F1×普冰300}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4号]F1×济麦1810}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4号]F1×RS1861}F1
{[西农635(中麦578×烟农24)F4]F1×麦S225}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4号]F1×[(龙堂1号×中麦578)F5×(中麦578×烟农24)F4]}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4号]F1×[(淮麦608×(百农307×龙堂1号)F4]F1}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1号×中麦578)F5]F1×[西农635(中麦578×烟农24)F4]}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4号]F1×[西农635(中麦578×烟农24)F4]}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1号×岱麦7268)F5]F1×[(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1号×徐麦DH9)F4]}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1号×徐麦DH9)F4]普冰301}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1号×岱麦7268)F5]F1×(谷神麦19×龙堂4号)F1}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1号×岱麦7268)F5]F1×(航空麦/二瓦///岱麦4493//WF6/吨半麦)F4}F1
{[(中麦578×烟农24)F4×(龙堂1号×岱麦7268)F5]F1×福麦2号}F1
看完这些组合,给我的觉得是,不用再做新组合了,该做的差不多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一些,接下来就是让它们表现、我们选择或从中去发现我们想要的东西或有惊喜类的事儿了。
同样一个材料,不同的育种人,配个单交组合可能所用的亲本或类型差不多,但当对应的是一个单交一代的继续组合、复交时,人们选择的亲本就会五花八门了,至于这“五花八门”,它们没有对错和最佳,因为每个人对同样的“底盘”亲本的理解不同、了解也有异,能够抓住主要解决的“目标”、不过分跑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