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南繁硅谷由建设阶段转向功能释放阶段 海南种业,向新向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7  来源:海南日报  浏览次数:379
 
  南繁科研用地稳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落地、种业国际国内交流日益密切……日前,在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中,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家保为与会嘉宾介绍南繁硅谷建设进展——作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攻关的核心平台,南繁硅谷已逐步由建设阶段转向功能释放阶段,成为我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重要引擎。
 
  “南繁基地建设十年来,已经划定了26.8万亩的保护区,建设了5.3万亩的核心区。保护区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达到了‘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建设标准。”王家保表示,南繁硅谷目前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其他产业发展与南繁“争地”的矛盾。
 
  为让南繁硅谷建设激发种业发展“原动力”,海南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建设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不断健全南繁管理服务机制。
 
  “近年来,海南出台实施南繁服务十项清单,南繁登记、检疫等实现了‘一网通’;建成一批南繁公共实验服务平台,可提供新品种测试、种子质量认证、植物检疫等技术服务;大力培育种业CRO(合同研发组织)业态,推动技术、资金、数据等要素加速聚集。”王家保介绍。
 
  当下,全国唯一的5000亩生物育种专区已投入使用;三亚、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建成超26万平方米的生产生活设施,9.38万平方米南繁配套服务区具备“拎包入住”条件,越来越多的种业创新企业落户于此。
 
  据了解,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累计注册南繁种业企业达2800余家,集聚了14家科研院所和10家涉农高校,李家洋、钱前等5位院士已全职入驻。
 
  优质粳稻“宁香粳9号”示范试验,亩产587.5公斤创造了海南规模种植优质粳稻的高产纪录;株高为野生型水稻四分之一的“小薇”水稻,可在实验室大规模种植、筛选……一份份成绩,是南繁硅谷蹚出种业振兴新路,攥紧农业“芯片”,端牢中国饭碗的印证。
 
  同时,海南积极创新措施加快推进“向种图强”。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期间,省新闻办在三亚举行“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三场),针对种质资源便利引进,海南创新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特许审批新模式、海南自贸港进境跨关区附条件提离种苗快速通关模式、海南自贸港进境种苗有条件实施免于口岸检疫采样便利化措施等三项政策措施。
 
  “当前,南繁硅谷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王家保表示,海南将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力打造种源科技创新策源地;坚持向种图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打造种业开放合作高地,更好推动南繁种业高质量发展。(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佳琪)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