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华南片区冬瓜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在海南澄迈举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4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雍敏 邓卫哲  浏览次数:383
 
      近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澄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该县老城镇潭城村举办“华南片区冬瓜新品种新技术暨冬瓜优新品种及黑心病综合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来自海南省内外的专家、种植大户及企业代表等90余人,现场观摩展示了冬瓜新品种及其黑心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成果。其中,50多位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的省外专家莅临现场观摩指导。
      
      据介绍,海南作为我国冬季北运冬瓜重要产区,年种植面积超16万亩,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然而,长期受限于品种单一老化、病虫害频发等问题,尤其是冬瓜黑心病的暴发严重威胁产业健康发展和品牌打造。
 
      黑心病可导致商品瓜损耗率超过10%,已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此次现场会旨在搭建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加速技术推广应用。会上,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廖道龙重点推介了“粤丰711”“墨地龙”“铁柱2号”、芋香小冬瓜、墨宝小冬瓜、铁杆粉斯等近20个类型丰富的冬瓜优新品种。同时介绍了海南冬瓜“黑心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诱发因子,并从品种选择、土壤改良、精准追肥、果面补钙、适时采收等方面系统讲解了冬瓜黑心病综合防控技术。
      
      冬瓜育种专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谢大森认为,冬瓜黑心病已成为海南乃至华南地区冬瓜产业的重大生产问题。由于该病害外观正常,难以直观鉴别,果实采收前须通过专业人员鉴别方可销售,种植户不得不额外支付150元/亩鉴别费用,而且一旦发病率过高,收购商就会弃收。因此,加快推广冬瓜黑心病防控技术集成优化和推广应用,对促进冬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示范户陈益夫称,近年来,由于尚未明确冬瓜黑心病的发病原因,该病害出现了大面积发生的情况,不仅影响收入,而且严重打击种植信心。今年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技术人员全程技术指导下,冬瓜产量达到9000公斤以上,而且第一批采收的冬瓜未见黑心病发生,按照目前销售价格为0.9元左右,每亩收益可达到6000元以上,这给了种植户极大信心。
      
      据悉,以冬瓜黑心病防控技术为核心的冬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已被列为海南省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目前在文昌、海口、澄迈、琼海、万宁等地进行示范推广,并取得良好防控效果。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