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是决定玉米是否高产的关键,苗壮、苗齐是大田丰收的基础。
1、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生产条件以及种植习惯和技术水平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2、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人工粒选,挑选大小均匀一致的种子,并将发霉、变质、残次的种子剔除,晒种2~3d,可灭菌防病、激化种子酶活性,也有利于种子吸水。同时,正确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来防治雀、鼠、病虫危害,由于种衣剂成分复杂,使用时要适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3、播种
(1)根据地力条件确定播种密度,掌握肥地宜密,瘦地宜稀,肥多宜密,肥少宜稀原则。
(2)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种密度,一般叶片上冲型玉米品种适宜密植(大于或等于5000株/亩),叶片下披型或平展型品种适宜稀播(4000株/亩左右为宜),特殊玉米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播种密度,如甜玉米、糯玉米等。
(3)播种前田间杂草较多田块,最好是先除草后播种,播前可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除草,待杂草叶片黄化或枯萎后再播种。
(4)种肥同播注意事项,肥料尽量选择玉米专用高氮复合肥料,肥料与种子的距离间隔不能低于8厘米,若肥料与种子距离太近,易出现出苗后逐渐脱水死亡情况。
(5)选择单粒精量种肥同播播种机,播前测试播种密度、下肥量后再大田播种,大田开始播种后,及时检查播种质量,播种深度3-6厘米为宜。
(6)根据天气、土壤因素、选择最佳播期,可在雨前抢时播种,漫灌后墒情适宜播种,播后及时喷灌,高温天气播后漫灌极易毁种。
4、播后苗前管理
(1)土壤墒情较好,可在播后及时喷施封闭除草剂封闭,如乙草胺、异丙草莠等。
(2)注意防治地下害虫,驱离野生动物,特别是春季播种或麦前播种,地老虎、蝼蛄、野鸡等危害较重,注意预防。
5、出苗后管理
旱要浇灌,涝要排水。对不出土或芽死亡等缺苗断垄严重的地块,建议及时间苗、补苗。对地上部发黄、地下部无根毛或次生根不明显的地块喷施微量元素植物营养调节剂,或根据苗长势追施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