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平台农科&锦色山禾——种粮一体化战略合作研讨暨优质小麦西宛151订单启动会在安徽平台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成功举行。会议围绕优质强筋麦西宛151种植、订单农业模式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通过种企+种植大户+粮贸+下游企业等全产业链的多方协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新质生产力。会议由锦色山禾副总经理黄二朋主持!
锦色山禾副总经理黄二朋主持会议
种业是农业芯片。如何在良种应用、订单农业、加工增值、品牌赋能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进“种粮一体化”,提高种粮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多方共赢?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依托“南繁硅谷”等农业科研平台,加快突破性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并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这一政策为“种粮一体化”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良种繁育和标准化生产,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
平台农科工会主席刘伟
平台农科工会主席刘伟表示,将通过公司打造的新质生产力转化平台、优秀种业人创业平台、种业与资本合作平台的技术、人才和金融优势资源赋能,形成合力,多维度的转化,实现多方共建共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 李学军教授
良种,是粮食生产的源头,是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会议邀请了西宛151育种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李学军教授就小麦育种前沿技术做讲解。李教授指出,西宛151优质强筋、矮秆抗倒(73.1cm)、高产广适、综合抗病性突出(区试第一年条锈病免疫、中感叶锈病和纹枯病;田间白粉病和赤霉病发病轻)多性状聚合育种技术优势,必将为锦色山禾、经销商、种植户、面粉企业等产业链各关键环节带来科技创新成果支持。
兴建春—新阳小麦营销团队经理 王胜光
兴建春新阳小麦营销团队王胜光经理在分享西宛151近年来各地大田生产出色表现时表示,西宛151具备抗病性强、分蘖能力出色、成穗率高、耐旱性好、产量高以及品质优等诸多优势,这五大特性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铸就了西宛151高产且优质这一显著而突出的品种特性,使其在众多小麦品种中脱颖而出,备受广大种植户的青睐与认可,必将成为优质专用小麦新标杆。
涡阳县农投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韩新峰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对优质强筋小麦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大湾区制粉企业相关负责人从优质专用麦大湾区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做了详细分析;涡阳县农投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韩新峰表示,当前面粉加工企业对优质强筋小麦的需求量巨大,希望与锦色山禾合作,稳定西宛151粮源的品质,携手做大做强产业。
锦色山禾总经理 赵晓宇
锦色山禾总经理赵晓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优质麦市场的持续增长,为订单小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锦色山禾以“西宛151”作为小麦“种粮一体化”项目的粮源品种,将种子企业原有的“育、繁、推”技术模式,调整为面向市场需求的模式,加快小麦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品种与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种粮一体化”迅速发展。同时,锦色山禾通过建立品种筛选体系、种植服务体系、订单回收体系等多措并举的方式,聚焦核心市场客户,紧抓核心客户和大户来源,定渠道、定客户。他强调,通过“补链、延链、强链”促进农业产业链整合,为“西宛151”订单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参会嘉宾参观平台农科加工车间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西宛151种粮一体化发展明确目标,确立了新方向,描绘了清晰的蓝图。通过各方的深度协作与资源整合,西宛151的种植与推广将为农业产业链带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