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常年杂交中稻种植面积900余万亩,分布在全市40个区县的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地形、不同小气候环境里。由于温、光、水等自然资源条件的差异,致使市内不同区县、不同镇乡、不同村社、不同地点种植的水稻品种生育期差异极大,其变幅长达2-29天不等。为摸索我市杂交中稻在不同地区生育期的变化特点,我们对2006-2008年的市区域试验资料结合市水稻育种家自育品种多点试验、示范的结果和我站大面积水稻品种追踪调查结果以及国家水稻区域试验长江上游组的汇总资料进行了初步整理分析,生育期变化情况如下:
一、2006-2008三年市水稻区试生育期变化情况
据2006-2008三年市水稻区试分组生育期平均结果,A、B、C、D四个组别相同试验点不同年份生育期差异较大的为:潼南试验点(海拔249米)差7.1天、合川(海拔300米)试验点差7.3天、江津试验点(海拔330米)差8.3天、荣昌试验点(海拔330)差8.7天、秀山试验点(海拔400米)差9.6天,以秀山县试验点B组生育期平均的年间差最大,2006年为154.4天,2007年为144.8天,2008年为146.7天,相差9.6天。以万州试验点(海拔328米)B组生育期平均的年间差最小,2006年为153.5天,2007年为152.0天,2008年为153.4天,仅差1.5天,相同品种相同试验点不同年份生育期变幅为1.5-9.6天。
2006-2008年相同组别不同试验点生育期差异显著,C组2006年开县试验点平均生育期为159.5天,荣昌试验点平均生育期为147.1天,不同试验点生育期平均极差为12.4天,为三年最小。B组2007年涪陵试验点平均生育期为168.6天,秀山试验点平均生育期为144.8天,不同试验点生育期平均极差达23.8天,为三年最大。2006-2008三年区试品种同组不同试验点生育期平均极差为12.4-23.8天。
二、市水稻育种家自育品种多点试验、示范生育期变化情况
据我市水稻育种家自育品种生产示范结果,2006-2008年Q优6号、Q优108、庆优108在秀山点(海拔400米)、永川点(海拔300米)、南川点(海拔820米)、万州点(海拔380米)、梁平点(海拔450米)的试验示范结果资料。同点同品种生育期年度间极差变幅1-6天,同年同品种不同点的生育期极差为: Q优6号2006年为24天、2007年为29天、2008年为25天,Q优108号2006年为27天、2007年为27天、2008年为25天,庆优108号2006年为26天、2007年为27天、2008年为26天,同年三个品种不同点的生育期极差变幅为24-29天。
2006-2008年渝优11、渝优12、渝优13三个品种在永川点(海拔290米)、南川点(海拔700米)、长寿点(海拔300米)、黔江点(海拔400米)、綦江点(海拔800米)的试验示范结果资料。同点同品种生育期年度间极差变幅1-6天,同年同品种不同点的生育期极差为:渝优11号2006年为17天、2007年为20天、2008年为20天,渝优12号2006年为16天、2007年为19天、2008年为18天,渝优13号为2006年为16天、2007年为19天、2008年为21天,同年三个品种不同点的生育期极差变幅为16-21天。
三、大面积追踪调查的生育期变化情况
据2008年市种子站站组织有关区县种子站对大面积主推杂交中稻品种的追踪调查结果:Q优6号的生育期在海拔500米的垫江试点为149.6天、在海拔250米的开县试点为151.8天、在海拔750米的城口试点为174.2天、在海拔360米的秀山试点为153天、在海拔280米的荣昌试点为156天,同年同品种的垫江与城口两试点生育期相差24.6天。 Q优1号的生育期在海拔500米的垫江试点为156天、在海拔390米的荣昌试点为151天、在海拔750米的城口试点为175.2天、在海拔800米的开县试点为183天,同年同品种的开县与荣昌两试点生育期相差32天。 为天9号的生育期在海拔500米的垫江试点为158.6天、在海拔250米的开县试点为147天、在海拔280米的荣昌试点为153天,在海拔360米的秀山试点为154.6天、同年同品种的垫江与开县两试点生育期相差11天。
四、国家水稻区试长江上游组生育期变化情况
国家水稻区试长江上游组海拔280米的重庆九龙坡试点,2007年D83A/R498生育期147天、F3018生育期143天、宜香1825生育期145天;海拔671.7米的涪陵试点,D83A/R498生育期162天、F3018生育期159天、宜香1825生育期162天;海拔913.8米的云南德宏州试点,D83A/R498生育期144天、F3018生育期136天、宜香1825生育期141天;海拔1290.0米的云南红河州试点,D83A/R498生育期161天、F3018生育期157天、宜香1825生育期163天;海拔900米的贵州遵义试点,D83A/R498生育期164天、F3018生育期160天、宜香1825生育期160天;海拔1140米的贵州水稻所试点,D83A/R498生育期178天、F3018生育期174天、宜香1825生育期175天;同年三个组合在六个试点的生育期极差达34-38天。
五、结果简析:
据我们对2006-2008年的市区域试验资料结合市水稻育种家自育品种多点试验、示范的结果和我站大面积水稻品种追踪调查结果以及国家水稻区域试验长江上游组的汇总资料进行的初步整理分析结果可见:
(一)杂交中稻生育期在我市相同地点不同年份的变幅小于不同地点生育期的差异,一般为1.5-9.6天。我市杂交中稻年度间的生育期差异主要缘于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特别是生殖生长期遇到的高温、旱情不同所致。
(二)2006-2008三年我市杂交中稻区试组合不同试验点的生育期极差变幅为12.4-23.8天,大于不同年份的生育期差异。其形成原因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受品种不同的光温敏感性、气候、海拔及地区小气候因子等不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市水稻育种家自育品种多点试验、示范生育期极差变幅为16-29天,大面积推广品种生产情况追踪调查相同品种不同地点的生育期极差变幅为11-32天,国家水稻区试长江上游组不同地点的生育期极差变幅为34-38天,2006-2008三年我市杂交中稻区试组合不同试验点的生育期极差变幅为12.4-23.8天,其极差变幅在市水稻育种家自育品种多点试验、示范生育期变化结果、大面积追踪调查不同地点的生育期变化结果、国家水稻区试长江上游组不同地点的生育期变化结果范围之内,四者共同揭示了水稻不同地点生育期变化的相同趋势。
重庆市种子管理站
二00九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