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路附近,浙江省农科院为20多亩水稻试验田架起竹竿,围起一张张尼龙网,目的是防止麻雀偷食“研究成果”。据说,这是继放炮仗、人盯鸟、挂铃铛和红绳、放猛禽叫声等方法之后,效果最为理想的。
浙江省农科院的员工和麻雀斗智斗勇12年,在被动中知道了鸟的许多习性,更学会了怎样和鸟和谐相处。
为什么?
省农科院一定要和麻雀过不去
浙江省农科院的叶先生介绍:“这里20多亩试验田,有6000多个材料(指育种用的品种),每年国家要投入200多万元。有些亲本只种了两行,12株,用来做杂交的。这些材料积累了10几年,累计起来投入的钱,几百万还不止。如果全部被麻雀吃光了,断种的话,损失会很严重。”
他进一步解释:如果某种材料断种,即使有备份种子,也要耗费好几年的时间。假设说杂交稻现在种的是F0代,再种一代是F1代。如果我们现在在这个试验田里培育的F1代都被鸟吃光了或者被吃掉得太多,不足以“批量生产”,那就是断种,断种的话就要重新培育,除了去海南加快育种外,还要等两年以上的时间。民以食为天,这对我们这个粮食消费大国损害是很大的。
光这块试验田,就有多个浙江省重大专项项目在做,涉及到早稻、晚粳稻和杂交稻的育种研究。无论从时间上来讲和经费上来讲,我们都耽误不起。
12年斗智
他们招数很多,麻雀也很聪明
对付麻雀,招数很多。“麻雀现在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不能抓不能杀的。我们用了很多办法。”浙江省农科院的叶先生说用过这些办法:
放炮仗或敲锣。可惜鞭炮、敲锣声音太大,而且比较单一,鸟适应很快,过一段时间就不起作用了;
人在田里来回赶。24小时人盯鸟,谁也吃不消,成本还要增加不少;
插上稻草人或猛禽模型,然后录制有猛禽叫声的磁带不停播放。我们天天要在田里工作,走来走去的,老是受噪音干扰,我们人怎么受得了啊。
挂铃铛系红绳。刚开始还有用,过了两三天,鸟就学聪明了。
今年开始,采用挂网。挂网的时间有讲究的,10几天前,最早一拨稻子抽穗了,网就要挂起来。“抽穗以后里面会灌浆,有点甜蜜蜜。它们越吃越喜欢吃,会招很多麻雀来。”
一般抽穗前挂上,收割完就好撤网。
目前来说,这个网的防鸟效果还是不错的,你看,挂了那么10多天了,那么大一圈网,一共只有两只鸟误撞上来。
防鸟网做得不合适
会变成捕鸟网
那挂网有什么讲究吗?会不会挂得不好,或者用得不好,反而会害了许多鸟呢?
记者专门采访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鸟类博士陈水华和浙江野鸟会的陈燕青。他们说:网,是捕鸟的利器还是只是鸟眼中的一片“树林”,完全在于人的用法,和制作方法。
首先是挂的高度。最高处3米多够了,再高,浪费了。浙江野鸟会的陈燕青说:“像麻雀这样的林鸟,飞行能力差,飞不高,也飞不快。一般飞起来可能就三四米。网设在这个高度,麻雀飞过去刚好撞头。如果你在网的制作方法上下点功夫,在它眼中,这个网就是一片“树林”,它就会选择转弯,绕道飞走。”
第二个就是网线的精细度、透明度和网孔的大小。陈水华说:“现在鸟网的线越来越细,人走到面前,可能都看不清楚。鸟因为飞行速度快,飞到跟前撞上了才会知道。如果防鸟网兜住了鸟,那跟捕鸟网有什么区别呢?”
陈燕青说,网眼大小确实吃不准,现在国家也没有硬性规定。偷猎者的捕鸟网用的也是尼龙材质,线很细,网眼密集得像筛子。远看看不出来,等鸟撞上了,细线会卡住鸟的翅膀和羽毛里。鸟儿越挣扎,缠得越紧。线揉到肉里面,鸟儿很快动不了了。
“网眼太小太大都不好。建议还是用网眼稍微小一点、线粗一点颜色深一点的防鸟网。如果鸟儿远远地就能看到,不会再撞上去。这样又可以保护粮食,又免得伤害鸟类。”
我在网上查了下,市面上的鸟网网眼都比较大,用的是细线。例如12米长,高4米的一张网,有300眼。所以有的卖家在产品说明后提醒一句:“麻雀飞行时碰到网就被网粘住,取下后要放走。”
记者看了一下浙江省农科院用的防鸟网,网眼比较大,刚好能塞进去两个指头。我走了一圈,发现尼龙网扎在一根根竹竿之间,面积小的地方,直接用尼龙网把稻穗覆盖住。面积大的地方,就在外围围一圈,顶上是空的。
这样的设置,应该就比较接近鸟眼中的“树林”了。
不过叶先生说,网是统一采购的,如果有网线更粗一些,颜色更深一些的,就更像“树林”了。现在更好的网市场上还没有。
相关一:
杭州的麻雀是多了还是少了?
在叶先生的印象中,麻雀是前年开始多起来的。“收缴土枪后,这两年麻雀好像越来越多了。加上城市化,它最喜欢的食物--稻谷少了。现在到了冬天,没什么东西吃,它连以前不吃的麦子也吃。”食源少,麻雀数量增加,它与人类的矛盾才渐渐突出。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鸟类博士陈水华却说:“从前麻雀危害粮食,上世纪五十年代,麻雀列入四害,我们还发起过消灭麻雀的行动(当时消灭了2亿只)。后来说麻雀也吃害虫,消灭麻雀的说法就取消了。这些年,因为使用农药,麻雀的数量反而减少。”
麻雀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是,麻雀属于杂食性的鸟类,在育雏期,幼鸟只能消化纯蛋白类食物,也就是虫子。这时的麻雀会吃大量害虫,这是肯定的。
相关二:
麻雀到底吃虫子多还是吃粮食多
鸟儿为什么贪吃水果、粮食?中国驱鸟网上这样解释:在过去,鸟儿的嗅觉非常灵敏,一般隔着薄膜也能闻到食物的香味。鸟儿多不见得是坏事,说明生态环境好了,鸟儿数量增加。要知道鸟毕竟吃虫子比吃粮食多,算是给它一点回馈吧。
陈水华说:“鸟类分很多种,有些吃种子,有些吃果实,有些吃虫子。像麻雀,如果在农村里,吃掉一点农民的粮食,大家都无所谓。在城里,我认为还是吃虫子相对多些。而浙江农科院这个特殊单位来讲,麻雀对它的产量、研究成果影响很大,需要驱赶麻雀,合情合理。
相关三:
被野生鸟类侵害了怎么办?
现在,野生鸟类闯祸的事情屡见不鲜,很多利益受害人都相当头疼。
据《重庆商报》报道,去年12月,位于重庆九龙坡尖山堡的几家罗非鱼养殖场,频频遭白鹭和苍鹭的“黑手”。
栖息在附近水域的300多只白鹭和少量苍鹭天天来“偷”鱼吃。由于数量太多,有的养殖户每天就要损失10多公斤鱼。因为白鹭属野生保护动物,擅自捕杀属非法行为,养殖户只得不分昼夜地守候驱赶。
在云南,每年的6月到11月,大量的白鹭和其他鸟类也会光顾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的38个鱼塘,啄食鱼苗。等白鹭走后,大量的红嘴鸥又陆续光顾,一直到次年3月份才逐渐离开。每年,这些鸟儿都要让研究院损失2-3万元。
碰到这些情况,陈水华说,“人类和野生动物的矛盾永远存在,要去面对。它们带来的一些小小危害,也是正常的,人类要学会与野生动物共存。在不伤害它们的前提下,保护自己的利益。如果危害实在很大,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向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林业局)提出补偿。由政府部门和专家去评估危害。”
相关四:
如何护鸟其实是举手之牢
比如在玻璃幕墙上贴张老鹰画
人类如何与鸟和谐相处,如何护鸟,陈水华说,对我们来说有些只是举手之牢,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去年4月10日,杭州生态摄影师祝辰洲目睹了一起鸟儿撞墙惨死的悲剧:当时,一只漂亮的翠鸟惨死在西湖边。惨剧的祸首是一块明亮的玻璃幕墙,翠鸟判断失误一头撞上了玻璃。翠鸟的脖子断了,又长又尖的嘴巴已撞成钩状,上面还有两片鱼鳞,散发着轻微的鱼腥味。
他亲眼目睹过鸟儿频繁撞墙惨死,提醒说:“玻璃幕墙上最好贴些标志。不管贴什么图案,如猛禽、人像或其他图案都可以。鸟儿视觉敏锐,只需要一个提示就能发现玻璃的存在从而避开。”
我在水稻田里拍照片
石桥路边,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育种水稻,附近的树上、居民楼顶上,停满了麻雀,不时冲到稻田偷食。刘师傅边忙活边说:“这里是搞科研的,有不同种类的水稻,这麻雀赶都赶不走,都被吃光了,只好布上网!”住在附近的王大妈听了后说:“你们的稻粒这么大,又有不同口味的,都是知识分子种出来的,味道肯定特别好,麻雀能不想吃吗!”
站在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门口,你就能看到,一只悬挂在网上的麻雀随着风在荡。网3米多高,想拍清楚麻雀死亡和稻谷的联系,站在远处用长镜头拍,显然只能拍到麻雀,或者只能拍到水稻。画面肯定不理想。好象网的那头粘着的黑点特别多,可能这些黑点都是麻雀,就朝着黑点走过去,高高低低扎着不少麻雀,我数了一下,有16只,还有一只是燕子。其它都是蜻蜓和一些小飞虫。用广角镜头拍吧,近距离拍,我脱了鞋和袜子,踩进水田,最靠近水稻的那只麻雀,网扎着腿和羽毛,头悬挂。虽说这种网网眼不是很细,但是网绳不够粗,网绳颜色深,麻雀偷吃稻谷还是会被网住。拍好上岸,我的两条腿变成泥巴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