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冬季大棚韭菜怎样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1-18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2132
 

  一、扣棚前韭畦的管理。11月中旬,把韭菜畦中的枯叶、杂草等割除并清理干净后在行间中耕,开沟施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或复合肥20~25公斤,施后覆土与韭墩相平并浇水,待覆土下沉后,再盖1次细土,埋严韭墩。

    二、适当培土。韭菜扣棚后25天左右可以出苗,等到苗长到6~7厘米高时,要进行第一次培土,土高3~4厘米;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再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的高度为6~7厘米,韭菜根部就变成了土堆,行间变成了沟。

    三、温度管理。韭菜生长适温为18℃~20℃,棚内白天保持20℃左右,夜晚保持6℃以上,扣棚初期气温偏高,可在中午前后通风降温。头刀韭菜收割前4~5天,适当揭膜放风,收割后不通风,待新叶长到9~12厘米高,棚温超过25℃以上时放风,每次浇水后,可适当通风降温。

    四、肥水管理。割头刀韭菜前不浇水,待二刀韭菜长至6厘米高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复合肥20~30公斤或人畜粪肥1500公斤,收割前4~5天再浇水,水量以棚温而定。以后每割一刀要扒垄,晾晒鳞茎,待新叶长出后,结合浇水追肥并培土。

    五、适期收割。当韭菜到20~25厘米高时割第一刀,以后每刀间隔20~25天,一般棚内收割3~4刀,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收割时注意:最早的收割期应在5片叶以后,收割时下刀不要太深,贴土皮即可,否则鳞茎受伤会造成缺苗断条。

    六、病虫害防治。大棚韭菜病虫害主要有韭蛆和灰霉病,韭蛆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灰霉病发病初期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效较好。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