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网
人们用“十月怀胎”来说明母亲的艰辛与伟大,但尹海庆为“郑稻18号”的诞生,已经整整付出了10年的心血与汗水。---题记
在尹海庆心中,2007年10月20日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河南省水稻专家齐聚获嘉县王官营村,对“郑稻18号”的5亩高产攻关示范田进行田间测产。
专家组选取6处代表性样点,一一测得每亩的穴数,每穴的穗数,每穗的粒数,每千粒的重量……每一次抽测,就像临盆母亲的一阵抽搐,他紧张,兴奋,甚至痛苦,终于迎来了平均亩产820.5公斤的高产纪录,一如迎来呱呱坠地的婴儿。
那一刻,手捧专家们的测产报告,犹如母亲手捧医院出具的新生儿的出生证明,泪水在尹海庆的眼眶里打转。
人们用“十月怀胎”来说明母亲的艰辛与伟大,但尹海庆为“郑稻18号”的诞生,已经整整付出了10年的心血与汗水。
1997年,身为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研究室普通科研人员的尹海庆,和他的同事们一道,针对黄淮稻区水稻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个看似普通但却是难题的育种目标,即解决品种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以及抗病性差的问题,以自育的高产、抗病材料“郑稻2号”为母本,以优质易脱粒材料“郑稻5号”为父本,进行配组杂交。获得的这个杂交组合,就成了“郑稻18号”的第一粒种子。
自那时起,“郑稻18号”走过了一条长达10年的艰辛却健康的孕育之路。
1998年―2000年,尹海庆和他的同事们利用系谱法与集团法相结合的育种技术,分别在郑州试验田、海南进行加代,多点鉴定,定向选拔;2001年进行品系鉴定试验……
10年科研不平凡,10年道路多艰辛。去年,“郑稻18号”获农业部品种权授权,被认为适宜在河南沿黄及豫南稻区、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10年来,这个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已从当初300亩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500万亩,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彻底改写了“黄淮稻区亩产不过千(斤)”的历史。
从黄河流域到淮河流域,“郑稻18号”终于试种成功,解决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题
在郑州花园口北岸,有一个叫原阳县的地方,是有名的盐碱地,其盐碱程度一点不亚于焦裕禄曾经战斗过的兰考。恶劣的自然环境却造就出出奇品质的大米,那里出产的大米具有先天的碱性,煮饭时不需加碱就香味十足,米粒晶莹剔透,软筋香甜,香味纯正,适口性强。
万里黄河,九曲十八弯,黄河水淤平改良后的土地,富集各种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再加上该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原本可以造就沿黄大米的一流品质。
但是,在尹海庆心中,一直有一个结。他以一个水稻遗传育种与栽培专家的独到眼光看到,沿黄粳稻区近十年来一直以“豫粳6号”为主栽品种,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不断加重,导致产量徘徊不前,甚至减产,急需新的高产、优质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那些年,他们虽然接连引进并培育了一些优良品种,有的甚至拿到了各类科技进步奖励,但是一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沿黄稻米产业的复苏问题,更甭提带动整个黄淮地区的稻米产业了。
尹海庆在他的一篇论文中写到,早在五六千年前的石器时期,河南就有了碳化谷粒系粳稻,是我国采用稻麦两熟制种植最早的区域,具有独特的稻作特点。但是,育种资源缺乏,遗传背景单一,品种更新缓慢,成了沿黄稻米产业再上新台阶严重的制约瓶颈。尤其是河南,多年来的粳稻育种,一直以常规育种技术为手段,以常规品种选育为目标,在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以及分子育种等方面,开展研究较少。
尹海庆和他的同事们决心在超高产育种、品质育种、抗旱育种以及特种品种选育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先后启动了杂交粳稻育种、转基因育种以及花培育种等研究。
“郑稻18号”的选育成功,是尹海庆和他的科研团队取得的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它集高产、优质与抗病性于一体,进一步提高了河南省粳稻育种的水平,也实现了河南省农科院水稻国审品种零的突破。
他并没有把一个品种的选育成功当作终点,他要把它推广到整个黄淮海地区
他编写出“郑稻18号”栽培技术要点,到各地搞讲座、做培训,足迹遍布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他这样指导农民:“郑稻18号”要适期早播,培育壮秧。在河南省作麦茬稻栽培,4月底至5月初播种,信阳稻区可推迟到5月中下旬播种。一般湿润育秧播种量25―35公斤/亩。他手把手教农民做好种子消毒,秧田要留足面积,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重视磷、钾肥施用。他苦口婆心地告诉农民,1叶1心施断奶肥,可结合使用多效唑,促苗壮蘖多,3叶期前补施促蘖肥,移栽前5天左右适量追施送嫁肥,以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一直以来,从秧苗的移栽、施肥、灌水到除虫,他都来到田里,告诉农民所有要领方法,每一步每一个环节,他都呕心沥血,千叮咛万嘱咐。正是他的做事认真、倾心,使他从1989年自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进入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工作至今,20多年间,先后参加了中日合作项目“河南省黄河沿岸稻麦研究计划”,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科技项目30多项,主持或参与选育出了“郑稻系列”、“水晶系列”、旱稻“郑旱系列”等新品种(系)20多个,审定品种8个,其中国审品种4个,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星火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
为了进一步加快水稻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投资组建了占地30亩的河南农科米业有限公司,尹海庆被任命为总经理。这是河南省农科院第一个涉足农产品研发的科技型产业化企业。公司以河南省农科院先进科研成果为载体,以研发有机农产品为目标,生产加工有机大米、有机小米和有机绿豆等优质农产品,并注册了“沿黄”、“千重浪”、“郑原”等商标。
“郑稻18号”为农科公司高档大米的研发,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2009年12月25日,他们邀请20多位不同年龄和性别消费者进行了大米食味的品尝鉴定活动,收集了目前市场上热销的不同产地的品牌大米和该院自己培育的品种。鉴定结果,“水晶3号”和“郑稻18号”的米饭食味名列前茅。
尹海庆说,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好吃的大米不仅需要优质的品种,还需要健康的种植、加工和包装。河南省农科院拥有众多的科技示范基地,这是农科米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智能自动化控制,高效流水线作业,节能、环保、大米加工品质好。
去年12月,在河南省农科院百年院庆期间,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院士等300余人,参观了河南农科米业有限公司现代化大米加工厂,对该加工厂的现代化装备水平赞叹不已,认为农科米业依托省级农科院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基地的优势,创新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创新企业与基地农民的有效合作机制,建立有机生产基地、精制加工生产,实现了“科研+基地+企业”的有机结合、“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