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3号中试与示范》转化项目完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07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17
 

  兵团新闻网石河子7月7日电(吴存远)  起于2007年的,由新疆国棉三益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3号中试与示范》目前已完成。

  该项目建成200亩育种家种子生产田,5000亩原种生产基地,生产原种600吨。种子质量按国家NY400?2000《硫酸脱绒与包衣棉花种子》标准执行。

  中试与示范面积25万亩,示范区比常规棉田增产5.0%以上。制定出适应“新陆早33号”的以高密度栽培及调控技术为核心的高产、高效、机采栽培技术规程。建立“新陆早33号”的自交混繁良繁体系。
本项目以“新陆早33号”为成果转化的核心技术,转化的主要内容:

(1)利用“自交混繁技术”建立育种家种子田,改善原种生产加工基本条件;
(2)在兵团农六师新湖农场建立原种繁育基地;
(3)完善“新陆早33号”的高产、高效及配套机采栽培技术,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规程;
(4)在兵团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等植棉团场中试与示范面积25万亩。

  2007-2008年在南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等地示范推广新陆早33号468.04万亩,平均籽棉单产342.4Kg/亩,亩增籽棉32.3Kg,增产10.7%,新增产值83147.3万元人民币,2007-2009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等地生产新陆早33号原种种子900吨,新增利税620万元,合计新增产值83457.3万元人民币。发表相关论文7篇。

  该项目(1)通过自交混繁原种生产技术,建立育种家种子田。2007-2009年种植育种家种子田350亩,生产育种家种子31吨。在农八师147团、149团、农六师新湖农场等地扩繁原种9200亩,生产原种种子900吨。
(2)对新陆早33号进行高产生理研究和脱叶剂试验,为丰产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3)原种加工改扩建工程已起动,计划建设场房210m2, 购置籽棉、种子加工设备,力争2009年上半年完工。
(4)新品种推广应用情况:
2007年在兵团推广48.35万亩,平均籽棉单产342.4Kg/亩,亩增籽棉32.3Kg,增产10.7%。2008年在兵团农五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等地推广75.0万亩。2007-2008年在自治区昌吉、呼图壁、玛纳斯、沙湾、乌苏、精河等地推广114.69万亩。2009年在兵团农五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预计示范推广125万亩。2009年在自治区预计示范推广45万亩。2008-2009年甘肃预计示范推广60万亩。

  2007-2008年在南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等地累计推广种植468.04万亩。

  该项目创新点、技术指标和效益:
1)创新点
①早熟性较好,株型紧凑,茎杆坚硬,吐絮畅快集中,含絮力适中,适宜机械采收。
②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08年在农八师149团19连皮棉单产达281.6Kg/亩。
③纤维品质优良,符合纺织工业需求。
④抗病性、抗逆性强。是目前大田表现抗黄萎病最好品种之一。
⑤遗传背景与北疆现有品种不同。
⑥一般配合力强,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育种和强优组合的亲本材料。

  2)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在项目期间,种植育种家种子田350亩,完成计划的175%;种植原种田9200亩,完成计划的184%;生产原种900吨,完成计划的150%;示范面积468.04万亩,完成计划的1872%;原种销售产值620万元人民币,完成计划的172%,其中新增净利润220.1万元人民币,缴税89.9万元人民币,分别完成计划的260%、216%;发表论文7篇
该项目经济效益:

  2007年在农五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示范种植48.35万亩,平均亩增籽棉32.3Kg,籽棉单价按5.5元/Kg计,新增产值8589.4万元人民币。2007年生产原种种子300吨,种子单价10.0元/Kg,种子成本5.0元/Kg,新增利税150万元。2008年生产原种种子400吨,种子单价8.0元/Kg,种子成本4.0元/Kg,新增利税160万元。2008-2009年在兵团示范种植200万亩,在自治区示范种植159.69万亩,在甘肃示范种植60万亩,按亩增籽棉32.3Kg,籽棉单价按5.5元/Kg计,新增产值74557.9万元人民币。2007-2009年合计新增产值83457.3万元人民币。

  该项目社会及生态效益:
①高产品种及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可增产增收,能提高棉农的植棉积极性,使职工增收,团场增效,促进社会发展;
②抗病品种的种植,可稳定巩固病区棉花生产,有利于棉田生态条件的改善;
③优质品种的应用可增强纺织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
④机采棉品种的使用,可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采收成本,解决我区劳力不足和引进大量拾花工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⑤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将极大地促进新品种选育工作成效。
该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使棉农增收,纺织企业增效,又可稳定工群众,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