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进一批黄豆种子,种下地里却只长豆苗不结果,12名农户面临约15万元的经济亏损。9月28日,荆州区纪南镇董场村消费维权投诉站出面调解,圆满地处理了一起种子纠纷,为12户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7220元。
据了解,从9月2日开始,纪南镇董场村就开始有农民拿着不结粒的空夹黄豆来到荆州区消费者委员会在该村设立的投诉站求助。在短短的10多天时间里,前来投诉的农民多达12名。这些农民称,他们今年在荆州小北门某种子经营部购买了一批山东产的“中黄37”黄豆种子,累计2296斤,种植面积150.5亩。近期,他们发现别人种的黄豆硕果累累,而自己的黄豆却只长豆苗不结果,这样下去,将会造成15万元左右的经济损失。于是,这些农民多次找到售种的经销商要求解决,但始终没有得到答复。最后,这家经营部干脆关门了。无奈之下,他们想到了消费维权投诉站。
荆州区纪南镇董场村消费维权投诉站负责人接待了他们,并逐户登记购买发票复印件、种植面积和联系电话,然后与纪南工商所一起联系农业部门对受灾原因进行分析鉴定,查出是“病毒病和炭疽病”所致。为进一步找准原因,该站工作人员专门上网查询了“中黄37”的相关资料,得知该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中部以及山东北部,并未标注可以在湖北地区种植。查明该种籽是对荆州土地、环境等不适的原因后,工作人员几经周折找到销售商,摆事实,讲道理,还拿出了法律依据,经销商终于承认赔偿。
昨日上午,12名农户接到了17220元赔偿金。(来源:荆州晚报 记者 杨枫 通讯员 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