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中国科学技术部官网16日发布消息称,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分子与细胞品种创制”课题取得重大成果,育成高产优质抗病广适性小麦新品种45个,累计推广8012万亩,按亩增产25公斤计,获社会经济效益40亿元人民币。
据悉,产量提高速度慢、品种抗病性频繁丧失、新技术应用慢已成为制约中国小麦育种的主要因素。“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分子与细胞品种创制”课题以品质和抗病为主,兼顾高产和养分高效利用,目标是建立小麦分子育种和细胞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带动中国小麦育种水平的普遍提高,并通过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促进小麦产业升级换代。
45个小麦新品种当中,“济麦22号”实现高产、抗病与广适性的良好结合,2009年创造出亩产789.9公斤的全国冬麦高产记录,该品种分别通过山东、江苏、安徽、天津和国家黄淮北片品种审定,2010年夏收2200万亩,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小麦品种;“中麦175”实现高产、优质、多抗与广适性的良好结合,分别通过北京、山西、河北和国家北部冬麦区的品种审定,已成为北部冬麦区的主栽品种和区试对照品种。
“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分子与细胞品种创制”课题成果还包括:采用常规分析与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创建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小麦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发掘并验证可用于育种的基因标记40个,发现并命名8个位点的57个新等位基因,获发明专利授权18项。
该课题项目带动中国主产麦区实现一次品种更换,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其创立的品质评价体系已在全国30多家主要育种单位、面粉公司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中国小麦品质改良发展;发掘并验证的可用于育种的基因标记,则对小麦品质研究和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