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国审品种 > 玉米 » 正文

2005年国审玉米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6394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01

品种名称:京玉7号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京501,来源为群体CO选系;父本为京24,来源为早302×黄野四的二环系。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出苗至成熟94~98天,比对照唐抗5号晚1~3天,需有效积温24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绿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0~255厘米,穗位高103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7厘米左右,穗行数12~14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4~36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矮花叶病,感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8克/升,粗蛋白含量9.11%,粗脂肪含量3.86%,粗淀粉含量73.95%,赖氨酸含量0.27%。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44克/升,粗蛋白含量9.50%,粗脂肪含量4.22%,粗淀粉含量73.10%。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京津唐夏播早熟组区域试验,17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62.78公斤,比对照京科23增产7.82%;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6.8公斤,比对照京科23增产10.64%。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800~4000株,注意防治茎腐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保定北部、唐山、廊坊、沧州唐抗5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02

品种名称:CF024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母本X090,来源为热带种质TL-90B选系;父本为X178,来源为78599选系。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出苗至成熟95~100天,比对照唐抗5号晚3~4天,需有效积温2450℃左右。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2~281厘米,穗位高105~110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19厘米,穗行数14~18行,有秃尖,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2~33克。田间倒伏率10.4%。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高感矮花叶病。田间调查感褐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4克/升,粗蛋白含量8.80%,粗脂肪含量3.50%,粗淀粉含量74.76%,赖氨酸含量0.27%。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20克/升,粗蛋白含量9.00%,粗脂肪含量3.82%,粗淀粉含量73.47%。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京津唐夏播早熟组区域试验,16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71公斤,比对照京科23增产9.47%;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6公斤,比对照京科23增产14.69%。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褐斑病,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保定北部、唐山、廊坊、沧州唐抗5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03

品种名称:良星4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德州市良星种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良12,来源为鲁原92×原齐122的二环系;父本为良11,来源为武314变异株。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出苗至成熟92~95天,比对照唐抗5号晚2天左右,需有效积温24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淡紫色,颖壳淡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0~262厘米,穗位高100~103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6~18厘米,穗行数16~18行,有秃尖,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27~28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矮花叶病,感玉米螟,高感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3克/升,粗蛋白含量8.84%,粗脂肪含量3.87%,粗淀粉含量73.31%,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12克/升,粗蛋白含量9.12%,粗脂肪含量4.07%,粗淀粉含量72.93%,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京津唐夏播早熟组区域试验,17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2002年平均亩产453.2公斤,比对照唐抗5号增产19.01%;2003年平均亩产573.2公斤,比对照京科23增产5.6%;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2.7公斤,比对照京科23增产3.74%;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6.9公斤,比对照京科23增产6.48%。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注意防治茎腐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保定北部、唐山、廊坊、沧州唐抗5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04

品种名称:长城303

选育单位: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Y977,来源为8112×掖107的二环系;父本X201,来源为黄早四×丹340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6.5天,比对照四单19晚3.5天,比对照本玉9号晚0.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无波纹。株型紧凑,株高276厘米,穗位高110~118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药紫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0~41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和黑粉病,中抗玉米螟,感丝黑穗病、弯孢菌叶斑病和大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9.56%,粗脂肪含量3.86%,粗淀粉含量73.11%,赖氨酸含量0.30%。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41克/升,粗蛋白含量9.57%,粗脂肪含量4.82%,粗淀粉含量73.47%。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4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14.0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9.7%,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8.8%;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2.1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2.1%。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200~3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05

品种名称:屯玉88

选育单位: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T301,来源为444×吉853的二环系;父本T302,来源为Mo17×丹598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6天,比对照四单19晚3天,与对照本玉9号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4厘米左右,穗位高113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黄色,花丝红色,果穗中间型,穗长22.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深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9~41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黑粉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69克/升,粗蛋白含量9.37%,粗脂肪含量4.20%,粗淀粉含量73.23%,赖氨酸含量0.27%。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89克/升,粗蛋白含量9.10%,粗脂肪含量4.79%,粗淀粉含量72.60%。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8点次增产,7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02.6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6.7%,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5.8%;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3.7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0.8%。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33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06

品种名称:辽单129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辽8160,来源为7922×美国杂交种3352基础材料选系;父本吉853,从吉林省农科院引入。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8天,比对照四单19晚5天,比对照本玉9号晚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淡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87厘米左右,穗位高123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22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2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6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55克/升,粗蛋白含量9.17%,粗脂肪含量4.59%,粗淀粉含量72.69%,赖氨酸含量0.29%。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69克/升,粗蛋白含量9.77%,粗脂肪含量4.53%,粗淀粉含量73.6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点次增产,5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05.3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7.1%,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6.2%;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8.9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1.6%。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200~3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07

品种名称:富友99

选育单位:辽宁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C7112,来源为(8902×7922)F2×4112选系;父本吉853,从吉林省农科院引入。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7天,比对照四单19晚4天,比对照本玉9号晚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85厘米左右,穗位高121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黄色,花丝粉色,果穗锥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2.6~43.8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黑龙江农科院植保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黑粉病,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58克/升,粗蛋白含量9.05%,粗脂肪含量4.72%,粗淀粉含量73.26%,赖氨酸含量0.30%。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74克/升,粗蛋白含量9.63%,粗脂肪含量4.63%,粗淀粉含量72.9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9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02.4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6.7%,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5.8%;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4.9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1.0%。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300~40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08

品种名称:辽单127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辽6082,来源为5003、7922、8112、B73、N-46、郑32双列杂交后混合授粉选育;父本为丹3130,来源为丹东农科院。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3~118天,比对照农大108早1~2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6~272厘米,穗位高113~115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2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36克。

经四川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纹枯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0克/升,粗蛋白含量9.54%,粗脂肪含量4.92%,粗淀粉含量72.73%,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西南组区域试验,37点次增产,13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83.2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8%;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0.8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1.8%。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3300株,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湖北、贵州、四川和云南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09

品种名称:鲁单9002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郑58,引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父本为Lx9801,来源为502×H21。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129天,比对照农大108早3~4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红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1~273厘米,穗位高102~107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20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1.6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中抗丝黑穗病,感纹枯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29克/升,粗蛋白含量10.73%,粗脂肪含量4.02%,粗淀粉含量74.04%,赖氨酸含量0.32%。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41克/升,粗蛋白含量10.33%,粗脂肪含量3.98%,粗淀粉含量73.1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34点次增产,10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67.2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5%;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2.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10

品种名称:丹玉86

选育单位: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丹988,来源为78599选系;父本为138,来源为丹3046×L2。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3天左右,与对照农大108相当,需有效积温285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黄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5~310厘米,穗位高118~13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2厘米,穗行数12~16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6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和纹枯病,抗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50克/升,粗蛋白含量11.20%,粗脂肪含量5.13%,粗淀粉含量69.48%,赖氨酸含量0.34%。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63克/升,粗蛋白含量10.60%,粗脂肪含量4.68%,粗淀粉含量71.90%。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36点次增产,8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88.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7%;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8.4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11

品种名称:中科2号

选育单位:河南科泰种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华泰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CT141,来源为掖478×丹9046;父本为吉853,来源为吉林省农科院。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2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当,需有效积温2850℃左右。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3-270厘米,穗位高103~110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0.6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8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抗纹枯病,中抗灰斑病,感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60克/升,粗蛋白含量11.27%,粗脂肪含量4.43%,粗淀粉含量71.61%,赖氨酸含量0.31%。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71克/升,粗蛋白含量10.87%,粗脂肪含量4.65%,粗淀粉含量72.67%。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38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93.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4%;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9.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3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12

品种名称:先玉420

选育单位: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PH6WC,来源为先锋国际良种公司;父本为PH6AT,来源为先锋国际良种公司。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0~133天,较对照农大108早3天以内,需有效积温285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1.7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5~39.4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玉米螟,抗灰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中抗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64克/升,粗蛋白含量9.93%,粗脂肪含量3.96%,粗淀粉含量72.53%,赖氨酸含量0.31%。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75克/升,粗蛋白含量9.90%,粗脂肪含量3.64%,粗淀粉含量74.10%。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42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17.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4.0%;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5.0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1%。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13

品种名称:32D22

选育单位: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PH09B,来源为先锋国际良种公司;父本为PHPMO,来源为先锋国际良种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7~133天,比对照农大108早4天以内,需有效积温282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5厘米,穗位高110~117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0.2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8.9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纹枯病、灰斑病和玉米螟,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感大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74克/升,粗蛋白含量10.59%,粗脂肪含量3.68%,粗淀粉含量73.82%,赖氨酸含量0.31%。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86克/升,粗蛋白含量10.33%,粗脂肪含量3.36%,粗淀粉含量74.40%。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42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36.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5.4%;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22.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3%。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14

品种名称:屯玉42

选育单位: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T98,来源为丹360×78599;父本为T87,来源为478×C8605-2。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2~135天,比对照农大108晚1~2天,需有效积温285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3~300厘米,穗位高123~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紫红色,果穗锥型,穗长20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8.2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灰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中抗丝黑穗病,感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26克/升,粗蛋白含量10.36%,粗脂肪含量4.68%,粗淀粉含量71.94%,赖氨酸含量0.32%。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71克/升,粗蛋白含量9.67%,粗脂肪含量4.57%,粗淀粉含量72.2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36点次增产,8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00.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8%;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3.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9%。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15

品种名称:万孚1号

选育单位:沈阳隆迪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凌9509,来源为掖478与美国杂交种78641选系杂交后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为9808,来源为海禾1号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2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同,需有效积温29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7~295厘米,穗位高120~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8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0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灰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08克/升,粗蛋白含量11.14%,粗脂肪含量5.22%,粗淀粉含量71.14%,赖氨酸含量0.32%。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16克/升,粗蛋白含量10.30%,粗脂肪含量4.52%,粗淀粉含量72.9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36点次增产,8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91.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5%;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1.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4.1%。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16

品种名称:永玉3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冀南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永31257,来源为冀815×冀257选系;父本为连1538,来源为大连市瓦房店农场引进。

特征特性:在西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8天,比对照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5~304厘米,穗位高105~13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圆柱型,穗长21.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4~40.5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和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玉米螟,高感矮花叶病和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2克/升,粗蛋白含量8.01%,粗脂肪含量4.59%,粗淀粉含量74.18 %,赖氨酸含量0.23%。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6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7.82%,粗脂肪含量4.38 %,粗淀粉含量73.63%,赖氨酸含量0.2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西北组区域试验,24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平均亩产816.5公斤,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16.5 %;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13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764.6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8.5%。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宁夏、甘肃和新疆春播种植,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17

品种名称:聊玉18

选育单位: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母本835-2,来源为以478自交系为基础,加入墨西哥材料杂交改良而成;父本为3087,以聊城农科院自交系为种质基础,加入80-4、M017、理26等自交系通过复合人工混合授粉两代,再多代自交分离,并结合配合力测定选育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5天,比对照早4天,需有效积温26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带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66厘米,穗位高111~128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黄绿色,果穗中间型,穗长19.4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5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小斑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高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06克/升,粗蛋白含量9.13%,粗脂肪含量4.27%,粗淀粉含量73.73%,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2克/升,粗蛋白含量8.84%,粗脂肪含量4.20%,粗淀粉含量72.00%,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西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3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802.1公斤,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14.5 %;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8.2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7.6%。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宁夏、甘肃、新疆春播种植,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18

品种名称:滑986

选育单位:河南省滑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HF93,来源为P78599×掖单13二环系;父本为HF08,来源为黄早4×C712。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北京市、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99天左右,比对照农大108早熟4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67厘米,穗位高130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6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克左右。

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和玉米螟,感弯孢菌叶斑病,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10.16%,粗脂肪含量4.51%,粗淀粉含量74.39%,赖氨酸含量0.29%;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54克/升,粗蛋白含量10.3%,粗脂肪含量4.57%,粗淀粉含量73.87%。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42点增产,6点减产,平均亩产571.9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6%;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1.9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7.9%。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700~4200株。注意防治茎腐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19

品种名称:秀青73-1

选育单位: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永35-1,来源为(SuWAN1×掖478)×(掖478×丹340);父本为永35-2,来源为昌7-2×5237。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97~100天,比对照农大108早熟4~6天。幼苗叶鞘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54厘米,穗位高107~110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左右。花药黄色,花丝浅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厘米,穗行数14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7克。

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和矮花叶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和瘤黑粉病,感茎腐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683克/升,粗蛋白含量10.52%,粗脂肪含量3.97%,粗淀粉含量72.12%,赖氨酸含量0.28%;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679克/升,粗蛋白含量10.7%,粗脂肪含量4.76%,粗淀粉含量73.9%。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41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73.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6%;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1.8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9.2%。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700~4200株,注意防治茎腐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20

品种名称:泰玉2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农星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齐319,来源为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父本为3841,来源为MO17×获白。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99天左右,比对照农大108早熟4~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色深绿。株型半紧凑,株高259厘米,穗位高99~103厘米。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7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秃尖轻,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0克左右。

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矮花叶病,中抗茎腐病和大斑病,感黑粉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660克/升,粗蛋白含量10.43%,粗脂肪含量4.43%,粗淀粉含量71.57%,赖氨酸含量0.30%;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671克/升,粗蛋白含量10.03%,粗脂肪含量4.94%,粗淀粉含量74.3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42点增产,5点减产,平均亩产539.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6.8%;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2.7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8%。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注意防治黑粉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北部夏玉米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21

品种名称:登海3622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DH158,来源为178杂株的二环系;父本为DH323,来源为(6537×5003)×DH13。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99~102天,比对照农大108早熟2~4天。幼苗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7厘米左右,穗位高113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20片左右。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7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0.2克。

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瘤黑粉病,感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0克/升,粗蛋白含量9.46%,粗脂肪含量4.74%,粗淀粉含量74.49%,赖氨酸含量0.27%;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21克/升,粗蛋白含量9.83%,粗脂肪含量4.69%,粗淀粉含量73.9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31点增产,16点减产,平均亩产541.4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1%;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9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700~4000株,注意防治矮花叶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22

品种名称:屯玉27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成自273,来源为78573;父本为成自275,来源为78575×成21/O2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2~117天。比对照农大108早2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红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0~265厘米,穗位高109厘米,成株叶片数18~19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长18~19厘米,穗行数14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8.85克。

经四川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12克/升,粗蛋白含量9.78%,粗脂肪含量4.3%,粗淀粉含量72.33%,赖氨酸含量0.30%。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25克/升,粗蛋白含量9.63%,粗脂肪含量3.62%,粗淀粉含量73.7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西南玉米组区域试验,33点次增产,17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83.4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6.43%;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6.4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5.5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3200~35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湖南、湖北、四川和广西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23

品种名称:遵玉8号

选育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78599-141,来源为四川农业大学;父本为L9665,来源为(L961×65232)×5003。

已往审定情况:2003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5~119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当,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3厘米,穗位高117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9~18.6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0~32克。

经四川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和纹枯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9克/升,粗蛋白含量10.46%,粗脂肪含量4.05%,粗淀粉含量73.34%,赖氨酸含量0.3%。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46克/升,粗蛋白含量10.63%,粗脂肪含量3.62%,粗淀粉含量72.77%。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西南玉米组区域试验,44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80.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27%;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4.1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1.64%。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贵州、重庆、四川、湖南、湖北和云南种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413号,该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21)还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纹枯病发病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24

品种名称:渝单8号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478,来源为外引系;父本为561,来源为农大202×095。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6~122天,比对照农大108晚1~3天,需有效积温3000℃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浅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17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2~18.5厘米,穗行数12~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0~32克。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纹枯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4克/升,粗蛋白含量10.54%,粗脂肪含量4.42%,粗淀粉含量72.07%,赖氨酸含量0.33%。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19克/升,粗蛋白含量10.00%,粗脂肪含量3.95%,粗淀粉含量72.87%。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西南玉米组区域试验,44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86.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37%;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7.7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2.95%。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32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和广西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25

品种名称:鄂玉16

选育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Y8g61-51214,来源为华中农业大学;父本为美22,来源为湖北省五峰县农科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5~118天。比对照农大108早1天左右,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59~271厘米,穗位高103~110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型,穗长17~19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8~30克。

经四川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60克/升,粗蛋白含量10.12%,粗脂肪含量5.39%,粗淀粉含量72.41%,赖氨酸含量0.27%。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76克/升,粗蛋白含量9.97%,粗脂肪含量4.61%,粗淀粉含量72.2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西南玉米组区域试验,41点次增产,9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96.2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76%;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4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6.82%。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2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26

品种名称:奥玉3202

选育单位: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OSL048,来源为808×黄C;父本8085(泰),来源为外引系。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2~113天。比对照农大108早2~6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6~272厘米,穗位高101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7~19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9~31克。

经四川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纹枯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2克/升,粗蛋白含量9.35%,粗脂肪含量4.19%,粗淀粉含量72.33%,赖氨酸含量0.30%。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03克/升,粗蛋白含量9.27%,粗脂肪含量3.76%,粗淀粉含量73.9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西南玉米组区域试验,41点次增产,9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14.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16%;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7.15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0.97%。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2800~3200株,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和广西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27

品种名称:登海3831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DH08,来源为8112×65232的二环系;父本为DH81,来源为Y8G×HS11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5~119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当,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8~287厘米,穗位高115~11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24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33克。

经四川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3克/升,粗蛋白含量9.1%,粗脂肪含量4.64%,粗淀粉含量74.08%,赖氨酸含量0.28%。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11克/升,粗蛋白含量9.27%,粗脂肪含量4.28%,粗淀粉含量73.2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西南玉米组区域试验,45点次增产,5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45.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7.78%;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5.1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8.24%。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3200株,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和广西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28

品种名称:正红2号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母本48-2,来源为四川农业大学;父本为236,来源为外引杂交种3163。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5~120天。比对照农大108晚1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粉红色,颖壳绿色有紫条。株型半紧凑,株高280~290厘米,穗位高121~128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8~19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0.6克。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4克/升,粗蛋白含量10.13%,粗脂肪含量5.25%,粗淀粉含量73%,赖氨酸含量0.31%。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65克/升,粗蛋白含量10.3%,粗脂肪含量4.26%,粗淀粉含量72.27%。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西南玉米组区域试验,39点次增产,11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60.6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55%;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2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5.45%。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2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贵州、四川和云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29

品种名称:川单29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母本SAM3001,来源为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父本为SAM1001,来源为热带种质TI5604。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武陵山区出苗至成熟123~129天,比对照农大108晚2天左右,需有效积温27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平展,株高 258厘米,穗位高117~12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2~33克。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72克/升,粗蛋白含量9.25%,粗脂肪含量4.78%,粗淀粉含量72.02%,赖氨酸含量0.26%。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81克/升,粗蛋白含量9.47%,粗脂肪含量3.77%,粗淀粉含量73.70%。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武陵山区玉米组区域试验,17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26.30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03%;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4.8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52%。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30

品种名称:禾盛玉6号

选育单位:北京八达岭仙农玉米研究所,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N995,来源为78599×自选系延801(E28变异株选系);父本为N998,来源为丹340×自选系9521(丹玉15抗病株多代自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在武陵山区出苗至成熟122~128天,比对照农大108晚1天,需有效积温2700℃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0厘米左右,穗位高105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7~20厘米,穗行数15.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克左右。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纹枯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4克/升,粗蛋白含量9.06%,粗脂肪含量4.81%,粗淀粉含量74.02%,赖氨酸含量0.26%。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51克/升,粗蛋白含量9.23%,粗脂肪含量3.93%,粗淀粉含量73.80%。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武陵山区玉米组区域试验,13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26.2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02%;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1.9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06%。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33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2005031

品种名称:渝单15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549,来源为(78698×5005),通过系谱法自交纯合鉴定选育而成;父本为S37,引自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武陵山区出苗至成熟124~129天,比对照农大108晚2天,需有效积温285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19~132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20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0~32克。平均倒伏率9.41%。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纹枯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7克/升,粗蛋白含量9.78%,粗脂肪含量4.92%,粗淀粉含量74.02%,赖氨酸含量0.28%。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62克/升,粗蛋白含量9.83%,粗脂肪含量4.10%,粗淀粉含量73.3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武陵山区玉米组区域试验,15点次增产, 4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21.4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03%;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8.54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27%。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32

品种名称:晋单青贮42

选育单位:山西省强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Q928,来源为(928×丹340)×(联87×丹341);父本为Q929,来源为929×(大319-2×V187)。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出苗至青贮收获106天,比对照农大108晚2天,需有效积温2800℃以上。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淡红色,颖壳淡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5厘米,穗位高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淡绿色,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平均倒伏率4.5%。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纹枯病。经北京农学院两年测定,全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1.25%~46.4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9.17%~21.31%,粗蛋白含量7.66%~8.41%。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41点次增产,5点次减产,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389.7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4.66%。

栽培技术要点:在东北华北和南方地区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在黄淮海地区种植,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左右。注意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东部、吉林中南部、内蒙古中西部、上海、福建中北部、四川中部、广东中部春播区和山东中南部、河南中部、陕西关中夏播区作为青贮玉米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33

品种名称:屯玉青贮50

选育单位: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T93,来源为齐319×T92;父本为T49,来源为F349×T45。

特征特性:在晋东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27~133天,需有效积温30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红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0厘米,穗位高118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平均倒伏率7.4%。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感纹枯病。经北京农学院两年测定,全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8.29%~42.62%,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9.85%~20.52%,粗蛋白含量8.58%~8.66%。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1点次增产,15点次减产,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258.2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4.48%。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东部、吉林中南部、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春播区和陕西关中夏播区作青贮玉米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34

品种名称:雅玉青贮8号

选育单位: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YA3237,来源为豫32×S37;父本为交51,来源为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南方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88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300厘米,穗位高135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纹枯病。经北京农学院测定,全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5.0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2.54%,粗蛋白含量8.79%。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1点次增产,5点次减产,2002年亩生物产量(鲜重)4619.2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8.47%;2003年亩生物产量(干重)1346.5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96%。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注意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山西北部、吉林、上海、福建中北部、广东中部春播区和山东泰安、安徽、陕西关中、江苏北部夏播区作青贮玉米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35

品种名称:万糯1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W27:选自白糯玉米群体2026;父本W44:选自糯系2208作母本与超甜综8003早代二环系。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0天左右,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1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02~220厘米,穗位高74~87厘米,成株叶片数22~23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粉色,果穗锥型,穗长17~18厘米,穗行数14行左右,穗粗4.7厘米,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重)32~34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茎腐病和玉米螟,高感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6.07~98.16%。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8点次增产,13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780.7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3.2%。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隔离种植,防止串粉,适时采收。注意防治玉米螟和矮花叶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海南、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安徽南部、广西作鲜食糯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36

品种名称:申糯2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种子繁育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17,来源为中糯1号;父本1,来源为从贵州省农科院白粒糯玉米杂交组合中,选择优良单株经连续6代自交选育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南从出苗到采收79天左右,较对照苏玉糯1号早熟3天。株高212厘米,穗位高80厘米,株型半紧凑,双穗率7.8%,穗长17厘米,穗粗4.6厘米,轴粗2.9厘米,秃尖长0.8厘米,穗锥形,穗行数16行左右,行粒数28.5粒,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33克,出籽率65.2%。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抗矮花叶病和小斑病,中抗大斑病,高感茎腐病和玉米螟。经东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7.91%~98.27%。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3点次增产,1点次平产,7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750.1公斤,比对照增产8.8%。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隔离种植,防止串粉,适时采收,注意防治茎腐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南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37

品种名称:沪玉糯2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申W13,来源为鲁糯一号;父本申W22,来源为垦糯1号×小黄糯玉米(白)。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上海地区春播出苗期至吐丝期56天左右,出苗至采收为74天左右,比苏玉糯1号早6天。株高197~204厘米,穗位高73厘米,总叶片数17片左右。穗长18.2厘米,穗粗4.0~4.5厘米,穗行数14行左右,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重)32~37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小斑病,感大斑病,高感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东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7.70%~98.55%。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34点次增产,7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771.2公斤,比对照增产11.8%。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200~3500株。注意隔离种植,防止串粉,及时采收,注意防治矮花叶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作鲜食糯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38

品种名称:中糯309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028-5,来源为(垦粘1号×黄早四)×白群糯;父本115-2,来源为(Across8331×Mo17糯)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期至采收73~75天,比对照早2~4天。幼苗叶鞘淡绿色,叶片绿色,叶缘淡绿色,花药为黄色,花药颖壳淡紫色,散粉舒畅。株型紧凑,株高210厘米,穗位高83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鲜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22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重)32~34克。

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弯孢菌叶斑病、大斑病、矮花叶病和瘤黑粉病,中抗茎腐病,感小斑病和玉米螟。经黄淮海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测定,胚乳粗淀粉含量69.09%~74.14%,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9.64%~100%。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22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730.1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2.9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4000株/亩左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适时采收,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天津、河南、陕西夏玉米区种植。茎腐病和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39

品种名称:京紫糯218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紫糯5,来源为糯玉米群体;父本为紫糯3,来源为紫糯3杂交种。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采收80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高201~214厘米,穗位高82~91厘米,成株叶片数22~23片,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1厘米左右,穗行数12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紫色,百粒重(鲜重)33~35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玉米螟,高感茎腐病和矮花叶病。两年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抗矮花叶病,倒伏率15%。经东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8.05%~98.09%,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9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883.8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8.2%。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隔离种植,防止串粉,适时采收。注意防治茎腐病、矮花叶病,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上海、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作鲜食糯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地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40

品种名称:郑白糯6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郑白糯06:来源为98W-2。父本郑白糯01:来源为(意大利黑玉米×掖478)×掖478。

特征特性:在东南出苗至采收81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0.5天,需有效积温2100℃左右。幼苗叶鞘浅红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红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78~195厘米,穗位高67.5~74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浅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3厘米,穗行数14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硬粒型,百粒重30克左右。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玉米螟,高感茎腐病和矮花叶病。两年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8.02%~98.84%,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4点次增产,7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780.3公斤,比对照种苏玉糯1号增产13.2%。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700株左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授粉后22天左右及时采收。注意防治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上海、安徽南部作鲜食糯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41

品种名称:凤糯2146

选育单位: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为糯系2214,来源为糯22×糯14;父本为糯6,来源为外来系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采收81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1天。幼苗叶鞘黄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15~229厘米,穗位高88~103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花丝青色,果穗长锥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硬粒型,百粒重(鲜重)30~32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感玉米螟,高感茎腐病和矮花叶病。两年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8.48%~99.31%,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34点次增产,7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803.8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6.6%。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适时采收。注意防治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上海、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作鲜食糯玉米种植。矮花叶病、茎腐病重发地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42

品种名称:郑黄糯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郑黄糯01,来源为(意大利黑玉米×掖478)×掖478;父本郑黄糯02:来源为郑黑糯02的黄色单基因突变系。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区出苗至采收83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晚3天,需有效积温2100℃左右。幼苗叶鞘浅红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红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40厘米,穗位高109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浅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19厘米,穗行数14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鲜重)27.5克。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矮花叶病,感弯孢菌叶斑病和瘤黑粉病,高感玉米螟。田间调查感黑粉病。

经黄淮海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测定,胚乳粗淀粉含量67.39%~73.79%,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8.74%~99.67%,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9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709.4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7.97%。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及时采收。注意防治玉米螟和瘤黑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天津、江苏北部、陕西夏玉米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和瘤黑粉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43

品种名称:京黄糯267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京糯5,来源为黄色糯玉米群体HN1;父本为黄糯6,来源为紫糯3号。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采收78天左右,与对照苏玉糯1号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7~240厘米,穗位高90~100厘米,成株叶片数22~23片。花丝绿色,果穗锥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2~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鲜重)36~40克。

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小斑病和瘤黑粉病,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高感玉米螟。经黄淮海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测定,胚乳粗淀粉含量63.21%-70.43%,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8.97%~99.11%,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4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837.9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7.53%。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300~3500株,注意防治玉米螟,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陕西夏玉米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44

品种名称:凤糯476

选育单位: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鲁糯D047,来源为鲁糯×D047;父本为糯6,来源为中国农科院。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采收期74~77天,比对照早1-3天,需有效积温 2200℃以上。幼苗叶鞘黄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松散,株高238~245厘米,穗位高110~116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花丝青色,果穗锥型,穗长18~19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硬粒型,百粒重(鲜重)32克左右。

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矮花叶病,感大斑病、小斑病和瘤黑粉病,高感茎腐病和玉米螟。经黄淮海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测定,胚乳粗淀粉含量66.18%~73.94%,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9.39%~100%,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点次增产,5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739.4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2.94%。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隔离种植,防止串粉,适时采收。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北部夏玉米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虫。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45

品种名称:强盛黄糯1号

选育单位: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美糯,来源为美国杂交种二环系;父本为强11,来源为垦糯1号×鲜糯1号。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采收88天,比对照垦粘1号早1天,需有效积温2600℃左右。幼苗叶鞘紫红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28厘米,穗位高91~99厘米,成株叶片数17~18片。花丝粉红色,果穗锥型,穗长22.3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鲜重)35.2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灰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高感玉米螟。田间调查感茎腐病和丝黑穗病。经东华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100%,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华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1101公斤,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12.3%。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赤峰和巴盟地区、新疆石河子垦区作鲜食糯玉米春播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虫。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46

品种名称:金农科糯1号

选育单位:北京金农科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M28,来源为Wan618×N352改良组合的二环系;父本为H9120-w,来源为中国农科院品资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金农科1号”。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成熟79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1~2天,需有效积温2000℃左右,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采收79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淡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7厘米,穗位高110.5厘米,成株叶片数20~22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7.68厘米,穗行数 16.34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半硬粒型,百粒重(鲜重)28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感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瘤黑粉病和玉米螟,高感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黄淮海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一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支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的97.77%;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测定,支链淀粉占粗淀粉总量100%。均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759.0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1.2%;同期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699.5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5.9%。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300~3500株,注意防治黑粉病、矮花叶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种植时注意隔离,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夏玉米区及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江西、上海、江苏、安徽作鲜食糯玉米种植。矮花叶病、茎腐病和玉米螟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47

品种名称:绿色天使(甜)

选育单位:北华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SS8611,来源为泰国和先锋公司杂交种的二环系;父本为SS14510,来源为综合种品综1号和TSCo群体自选系。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采收77天,比对照晚1~2天,需有效积温2500℃以上;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采收91天,与对照甜单21相当,需有效积温2530℃左右。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2~271厘米,穗位高96~111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绿色,果穗锥型,穗长18~2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鲜重)31~33克。部分试点有倒伏。

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感瘤黑粉病,高感大斑病;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灰斑病和纹枯病,感大斑病。经东华北和黄淮海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鉴定,均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经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测定,还原性糖含量8.60%,水溶性糖含量16.07%;经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测定,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16.2%、还原糖含量4.80%。均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7点次增产,9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773.5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增产8.5%。2003~2004年参加东华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9 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1104.08公斤/亩,比对照品种甜单21增产18.9%。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隔离种植,注意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瘤黑粉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第一积温带、新疆石河子垦区、内蒙古赤峰和巴盟春播区和北京、河北、山东、河南中部、安徽北部夏播区作鲜食甜玉米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48

品种名称:甜玉8号

选育单位:辽宁省园艺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218,来源为津鲜1号的二环系;父本为988,来源为丹东农科院。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采收79~81天,比对照甜单21早11~12天。幼苗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松散,株高193厘米,穗位高50厘米,成株叶片数17~18片。花丝黄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1厘米左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4~36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灰斑病、纹枯病,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中抗丝黑穗病。经东北华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测定,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16.6%、还原糖含量5.6%,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华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0点次增产,11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867.35公斤,比对照甜单21减产3.5%。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第一积温带、新疆石河子垦区作早熟甜玉米品种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49

品种名称:甜玉9号

选育单位:辽宁园艺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937,来源为甜单8号的二环系;父本为259,来源于美国。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采收82天,比对照甜单21早10天。幼苗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07厘米,穗位高61厘米,成株叶片数17~18片。花丝黄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7~21.9厘米,穗行数18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白色,粒型为超甜型,百粒重(鲜重)33.0克。倒伏率平均8.1%。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灰斑病和茎腐病,抗大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经东华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测定,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18.3%、还原糖含量6.2%,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华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8点次增产,13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901.93公斤,与对照甜单21相当。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内蒙古赤峰和巴盟地区、新疆石河子垦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作早熟甜玉米品种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50

品种名称:金凤甜5号

选育单位:广州市种子进出口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Z995B,来源于金凤3号母本的变异株并经多代套袋选育而成:父本为Z993A,来源于“SSH3”。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南出苗至采收81天左右,比对照粤甜3号晚3天以内;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90天左右;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采收79~82天,比对照绿色先锋晚2~4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幼苗期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13~238厘米,穗位高78~94厘米,成株叶片数20~24片。花丝白色,果穗筒型,穗长15~21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鲜重)30~38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感玉米螟,高感矮花叶病,田间调查高抗矮花叶病。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和、小斑病、瘤黑粉病和玉米螟。经东南、西南和黄淮海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鉴定,均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水溶性糖含量10.73%~21.4%,还原性糖含量8.25%~10.1%;经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测定,水溶性糖含量16.93%,还原性糖含量9.91%。均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穗)931.9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9.9%。2003~2004年参加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穗)914公斤,比对照绿色超人增产5.8%。2003~2004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穗)803.2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增产12.7%。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注意隔离种植,防止串粉,及时采收。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夏玉米区和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作鲜食甜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51

品种名称:华宝甜1号

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种子种苗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为9609来源为超甜43×478。父本为9608,来源为华农SSH3。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从出苗至采收83天,比对照粤甜3号晚熟1~5天。幼苗叶鞘浅黄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黄色,颖壳浅黄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09~228厘米,穗位高75~89厘米,成株叶片数18~19片。花丝白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0.5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鲜重)30.3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抗小斑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高感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田间调查抗茎腐病,中抗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水溶性糖含量12.34%~15.2%,还原性糖含量1.59~11.5%。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3~2004 年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平均亩产(鲜穗)907.2公斤,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15.8%;2004年平均亩产(鲜穗)890.4公斤,比对照粤甜3号增产12.7%。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注意防治玉米螟。注意隔离种植,防止串粉,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海南、浙江、江西、福建作鲜食甜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