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种 |
引种编号 |
引种单位 |
科优 21 |
黔引稻2008001号 |
贵州省遵义县种子公司、贵州富邦种业有限公司 |
川香优425 |
黔引稻2008002号 |
贵州友禾种业有限公司 |
川江优527 |
黔引稻2008003号 |
贵州国豪农业有限公司 |
T优855 |
黔引稻2008004号 |
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 |
全优527 |
黔引稻2008005号 |
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健优8号 |
黔引稻2008006号 |
安顺新金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B优811 |
黔引稻2008007号 |
四川西科种业有限公司 |
蜀香958 |
黔引稻2008008号 |
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渝香203 |
黔引稻2008009号 |
贵州蓝天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D香707 |
黔引稻2008010号 |
四川嘉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杰优8号 |
黔引稻2008011号 |
贵州富邦种业有限公司 |
Ⅱ优航2号 |
黔引稻2008012号 |
中种集团福建农嘉股份有限公司 |
云光17 |
黔引稻2008013号 |
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
滇杂31 |
黔引稻2008014号 |
贵州金凤凰农业科技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
宜香99E-4 |
黔引稻2004009号 |
贵州穗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福优325 |
黔引稻2006016号 |
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确良玉128 |
黔引玉2008001号 |
贵州日月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天池2号 |
黔引玉2008002号 |
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华试3号 |
黔引玉2008003号 |
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豫玉32 |
黔引玉2008004号 |
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 |
露新23 |
黔引玉2008005号 |
贵州油研种业有限公司 |
舟玉6号 |
黔引玉2008006号 |
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
众望玉18 |
黔引玉2008007号 |
金沙县鑫农种业有限公司 |
筑白1号 |
黔引玉2008008号 |
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乐玉一号 |
黔引玉2008009号 |
遵义益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靖丰8号 |
黔引玉2008010号 |
贵州省纳雍县种子管理站 |
金华13号 |
黔引玉2008011号 |
广州市种子进出口公司 |
辽单121 |
黔引玉2007001号 |
贵州友禾种业有限公司 |
正红311 |
黔引玉2006008号 |
贵州穗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大神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国豪农业有限公司 |
中单808 |
黔引玉2006011号 |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
正大619 |
黔引玉2004006号 |
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薯引1号 |
黔引薯2008001号 |
黔东南州农科所 |
贵州省2008年引进水稻、玉米、马铃薯新品种简介
水 稻
品种名称:科优21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01号
品种来源:湖南科裕农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湘菲A与恢复系T529组配而成。2007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湘审稻2007030。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11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9增2减,平均亩产550.9公斤,较对照增产7.4%;黔东南州11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9增2减,平均亩产581.34公斤,较对照增产4.89%;黔南州12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9增3减,平均亩产595.4公斤,较对照增产3.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较松散,分蘖力中等,株型较松散,剑叶宽大、下披,穗型大。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7.3天(遵义市166.6天、黔南州154.8天、黔东南州150.5天),比对照Ⅱ优838长1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中等;株高116厘米,穗粒数197.7粒,实粒数161.7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7.6克,籽粒长型,稃尖无色,有少数短顶芒。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0.7%,精米率71.9%,整精米率54.8%,粒长7.3毫米,长宽比3.5,垩白粒率31%,垩白度5.3%,透明度1级,碱消值4.7级,胶稠度8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蛋白质含量8.3%。
栽培技术要点:作中稻栽培,4月上旬播种,培育多蘖壮秧,秧龄40天左右,亩栽1.2万穴左右,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早施追肥,及时晒田控制分蘖,后期湿润灌溉。注意防御秋风。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遵义市、黔南州、黔东南州的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川香优425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02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成恢425组配而成,2007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2007012。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贵阳市7个试点与对照金优桂99相比全部增产,平均亩产608.6公斤,较对照增产6.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中熟杂交水稻。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剑叶半卷、直立,穗型较大。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8.1天,比对照金优桂99短2.1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中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株高91.7厘米,穗长25厘米,穗总粒数154粒,结实率74.3%,千粒重29.4克,籽粒长型,稃尖紫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6%,长宽比3.1,垩白粒率24%,垩白度5.7%,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6%。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以栽小苗为好,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一般亩栽1.3万穴,施肥:一般亩施纯氮1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20公斤,忌后期脱水过早而影响品质和产量。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贵阳市稻瘟病轻发区的中籼中熟稻区。
品种名称:川江优527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03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所用不育系江育F32A与恢复系蜀恢527组配而成,2006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78。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铜仁地区9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7增2减,平均亩产563.5公斤,较对照增产9.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较松散,剑叶较长、下披,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剑叶挺直,成熟时转色好。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47天,比对照Ⅱ优838短3.5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中等;株高118厘米,亩有效穗15.7万,穗长26.3厘米,穗实粒数173.8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8.4克,籽粒长型,稃尖紫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6%,长宽比3.1,垩白粒率28%,垩白度4.3%,胶稠度5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达到国标3级优质稻谷。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根据各地中籼生产季节适时播种,播种前晒种,强氯精浸种,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一般40天左右,每亩栽插1.2~1.5万穴,每穴7~8苗。3.肥水管理: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科学管水,够苗晒田,干湿壮籽。注意防御秋风。4、防治病虫: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铜仁地区的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T优855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04号
品种来源: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不育系T98A与恢复系R855组配而成。2005年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桂审稻2005017号。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12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9增3减,平均亩产547.4公斤,较对照增产6.7%。黔东南州10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9增1减,平均亩产596.01公斤,较对照增产7.54%。黔西南州8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7增1减,平均亩产580.24公斤,较对照增产5.7%。黔南州12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10增2减,平均亩产600.3公斤,较对照增产4.1%。贵阳市7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全部增产,平均亩产643.3公斤,较对照增产6.1%。安顺市6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全部增产,平均亩产574.93公斤,较对照增产8.9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分蘖力较强,株型较松散,剑叶偏长,穗型大。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7.1天(遵义市162天、黔东南州147.8天、黔西南州153天、黔南州151.2天、贵阳市167.4天、安顺市161.5天),比对照Ⅱ优838短2.6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弱;株高107厘米,亩有效穗16.2万,穗粒数181.5粒,结实率79.9%,千粒重27.4克,籽粒长型,稃尖无色,有少数短顶芒。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8%,长宽比3.1,垩白粒率42%,垩白度6.5%,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1%。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秧龄40天左右,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一般亩栽1.1~1.4万穴,合理施肥,以农家肥为主,重底早追,中后期严控氮肥,后期不宜断水过早,注意防御秋风。综合防治病虫害,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遵义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黔南州、贵阳市、安顺市的低热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全优527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05号
品种来源: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全丰A与恢复系蜀恢527组配而成,2007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4。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12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11增1减,平均亩产547.8公斤,较对照增产6.8%。黔西南州8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7增1减,平均亩产578.1公斤,较对照增产6.2%。黔南州12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全部增产,平均亩产614.7公斤,较对照增产6.6%。黔东南州10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8增2减,平均亩产571.7公斤,较对照增产3.1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较强,剑叶较短,直立,穗型较大。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6.3天(遵义市166.2天、黔西南州155.1天、黔南州154.6天、黔东南州149.3天),与对照Ⅱ优838长相当,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中感稻瘟病,耐冷性强;亩有效穗16万左右,穗粒数168粒左右,实粒数148粒左右,结实率84%左右,千粒重28.3克,籽粒长型,稃尖紫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0.5%,长宽比2.9,垩白粒率58%,垩白度7.0%,胶稠度59.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4%。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40天,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一般亩栽1.2万穴,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幼穗分化期酌施促花肥,始穗期看苗补施保花肥.水分管理上采取浅水勤灌、后期干干湿湿。综合防治病虫害。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遵义市、黔西南州、黔南州、黔东南州稻瘟病轻发区的中籼迟熟稻区。
品种名称:健优8号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06号
品种来源:湖南省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健优645A与恢复系常恢117组配而成。2007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湘审稻2007051。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黔南州12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10增2减,平均亩产596.9公斤,较对照增产3.5%。安顺市6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全部增产,平均亩产565.24公斤,较对照增产7.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较强,剑叶直立,穗型中等。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5.9天(黔南州150.2天、安顺市161.5天),比对照Ⅱ优838短3.9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强;株高103.7厘米,亩有效穗14.0万,实粒数166.8粒,结实率84.3%,千粒重29.0克,籽粒长型,稃尖无色,有极少短顶芒。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3%,精米率75.1%,整精米率62.1%,长宽比3.5,垩白粒率21.0%,垩白度1.4%,胶稠度78毫米,蛋白质含量9.6%,直链淀粉含量21.1%。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适当密植,以亩栽1.2万穴左右为宜,重底肥早追肥,磷钾肥配合施用,后期控制氮肥施用,及时晒田控蘖,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黔南州、安顺市的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B优811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07号
品种来源:西南科技大学水稻所、重庆市涪陵区农科所用不育系803A与恢复系涪恢311组配而成,2004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6。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铜仁地区9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8增1减,平均亩产534.9公斤,较对照增产3.4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较松散,分蘖力较强,剑叶较长、下披,穗型较大,籽粒长型,稃尖紫色,有少数短顶芒。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47.1天,比对照Ⅱ优838短3.3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弱;株高118.6厘米,亩有效穗15.3万,穗实粒数147.9粒,结实84.4%,千粒重28克。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3%,长宽比3.1,垩白率23%,垩白度3.4%,胶稠度5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4%。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秧龄40天左右,栽足基本苗,亩植1.1~1.4万穴,施肥量中等偏上,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科学管水。注意防御秋风。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铜仁地区的低热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蜀香958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08号
品种来源: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不育系川香29A与恢复系FR021组配而成,2006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渝审稻2006020。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12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11增1减,平均亩产553.6公斤,较对照增产7.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较强,剑叶较宽、直立,穗型大。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67.1天,比对照长1.9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株高110.6厘米,穗长24.3厘米,穗实粒数147.5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9.9克。籽粒较大偏长型,稃尖紫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8.9%,长宽比2.7,垩白粒率50%,垩白度5.2%,胶稠度4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2%。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养多蘖壮秧,合理稀植,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追肥,适施穗肥和保花肥, 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遵义市的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渝香203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09号
品种来源: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重庆市作物研究所、四川宜宾农科所用不育系宜香1A与恢复系R2103组配而成,2006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渝审稻2006001。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铜仁地区9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5增1平3减,平均亩产537.2公斤,较对照增产4.1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较松散,剑叶较长、下披,穗型较大。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48.5天,比对照短1.7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株高117.6厘米,穗长26.3厘米,穗实粒数134.3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8.9克。籽粒长型,稃尖无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5%,精米率74.3%,整精米率40.3%,长宽比3.3,垩白粒率14%,垩白度2.7%,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6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蛋白质7.9%,达二级优质米。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养多蘖壮秧,秧龄40~45天,栽足基本苗,合理稀植,亩植1.1~1.4万穴,施肥量中等偏上,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追肥,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科学管水。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铜仁地区(思南县除外)的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D香707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10号
品种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D香4A与恢复系蜀恢707组配而成,2007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2007008。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贵阳市7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6增1减,平均亩产646.5公斤,较对照增产6.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剑叶较直立,穗型较大。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71.7天,比对照长3.3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中抗稻瘟病,耐冷性中等:株高91.7厘米,有效穗15.5万,穗实粒数158.5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8.3克。籽粒长型,稃尖紫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0%,精米率72.0%,整精米率49.8%,长宽比2.7,垩白粒率36.0%,垩白度7.0%,透明度2级,碱消值4.9级,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蛋白质9.6%。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养多蘖壮秧,秧龄40~45天,栽足基本苗,合理稀植,亩植1.2~1.4万穴,科学配方施肥,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追肥,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科学管水,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注意防御秋风。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贵阳市的中籼迟熟稻区。
品种名称:杰优8号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11号
品种来源:重庆金德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J8A与恢复系J恢1号组配而成,2007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渝审稻2007004。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贵阳市7个试点与对照金优桂99相比全部增产,平均亩产602.1公斤,较对照增产9.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中熟杂交水稻。株型较松散,分蘖力较强,剑叶半直立,穗型较大。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61.7天,比对照长1.6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中等:株高99.3厘米,有效穗15.6万,穗实粒数138.5粒,结实率85.8%,千粒重27.6克。籽粒长型,稃尖无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0%,精米率73.5%,整精米率63.6%,长宽比3.0,垩白粒率24.0%,垩白度5.6%,透明度2级,碱消值5.6级,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1%,蛋白质11.3%。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养多蘖壮秧,秧龄40~45天,栽足基本苗,合理稀植,亩植1.2~1.4万穴,施肥量中等偏上,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追肥,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科学管水。注意防御秋风。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贵阳市的中籼中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Ⅱ优航2号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12号
品种来源: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航2号组配而成,2007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0。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黔西南州8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6增2减,平均亩产573.9公斤,较对照增产5.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剑叶较宽大,大穗型。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5.3天,与对照长相当;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强:株高100.4厘米,有效穗15.9万,穗实粒数147.5粒,结实率87.6%,千粒重28.3克。籽粒长型,稃尖紫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3%,长宽比2.6,垩白粒率51%,垩白度6.8%,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3%。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养多蘖壮秧,秧龄40~45天,栽足基本苗,合理稀植,亩植1.2~1.4万穴,每亩栽插10万~12万基本苗。肥水管理:一般中等肥力水平田每亩施用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以1:0.5:1为宜,以基肥为主,分蘖肥占总肥量的40~45%,穗肥以钾肥为主。水分管理上,采取浅水勤灌、湿润稳长的方式,苗数达到预定的80%后及时搁田,后期干湿壮籽,不宜早断水。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黔西南州的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云光17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13号
品种来源: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不育系蜀光612S与恢复系云R58组配而成,2005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滇审稻200530号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贵阳市7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全部增产,平均亩产615.7公斤,较对照增产7.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较松散,分蘖力强,剑叶中等,穗型较大,后期转色好。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62.3天,比对照Ⅱ优838长2.1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强;株高99.7厘米,穗长24.1厘米,穗粒数164粒,结实率84%,千粒重26.8克。籽粒长型,稃尖紫色,少数短顶芒。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0.2%,整精米率54.8%,长宽比≥2.8,垩白率18%,垩白度≤2%,半透明度,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米质达国标二级。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45天左右,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亩栽1.2万穴左右,合理施肥,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早施重施促蘖肥,促早发,施好穗肥,浅水栽插,深水护苗,薄水分蘖,湿润灌浆,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贵阳市的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滇杂31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8014号
品种来源:云南农业大学用不育系榆密15A与恢复系南34组配而成,2002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DS004-2002。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黔南州5个试点与对照毕粳37相比全部增产,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增产4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杂交粳稻。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剑叶半卷,直立,穗型较大。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73.8天,比对照长9.8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株高96.7厘米,有效穗16万,穗粒数126粒,结实率83%,千粒重23.6克。籽粒团粒型,稃尖无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4.9%,精米率77.6%,整精米率76.6%,长宽比1.7,垩白粒率34.0%,垩白度2.7%,透明度1级,碱消值7级,胶稠度8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4%,蛋白质8.8%。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养多蘖壮秧,秧龄47天,栽足基本苗,合理密植,亩植1.8万穴左右,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追肥,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科学管水。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黔南州海拔1000米以上粳稻适宜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宜香99E-4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4009号
品种来源:眉山市裕丰种业公司和宜宾市农科所用不育系宜香1A与恢复系
99E-4组配而成,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2004016。同年贵州省农业厅批准在我省部分地区引种种植。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黔南州6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全部增产,平均亩产619.4公斤,较对照增产7.4%;黔东南州10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8增2减,平均亩产580.7公斤,较对照增产4.7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较松散,分蘖力较强,剑叶中长,穗型中等。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8.7天(黔南州167天、黔东南州150.3天),与对照长相当;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株高109.3厘米,有效穗16.6万,结实率84.3%,千粒重27.0克。籽粒长型,稃尖无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79.2%,整精米率62.4%,长宽比3,垩白粒率21.0%,垩白度4.1%,透明度1级,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养多蘖壮秧,秧龄40~45天,栽足基本苗,合理稀植,亩植1.2~1.4万穴,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追肥,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科学管水。因感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黔南州、黔东南州的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福优325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6016号
品种来源: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红庙农科所用不育系福伊A与恢复系恩恢325组配而成,2003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70。2006年贵州省农业厅批准在我省遵义市引种种植
产量表现:在2008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黔南州12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10增2减,平均亩产596.8公斤,较对照增产3.5%;黔东南州10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8增2减,平均亩产572.2公斤,较对照增产3.2%。2006年遵义市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70.8公斤。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较短,直立,穗型较大,籽粒偏长型,稃尖紫色,无芒。2008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1天(黔南州154.3天、黔东南州147.6天、遵义市157.7天),比对照短1.7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株高110.3厘米,有效穗15.1万,穗实粒数144粒,结实率86.5%,千粒重28.13克。籽粒偏长型,稃尖紫色,无芒。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2%,长宽比2.5,垩白米率66.0%,垩白度6.6%,胶稠度4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5%。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肥水管理:要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重施穗肥,酌情补施粒肥,特别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水浆管理要求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进行湿润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遵义市、黔南州、黔东南州的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玉 米
品种名称:确良玉128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8001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确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用自选系成自4111与200B杂交组配而成。200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07009。
产量表现:2008年在铜仁地区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90.1公斤,11个试点8增3减,较对照增产3.49%。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3天左右,与对照相当。株型半紧凑,株高252.4厘米左右,穗位高109厘米左右。果穗长筒形,穗长20.4厘米左右,穗粗5.85厘米,穗行数16.9行,行粒数40.8粒。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红色,百粒重32克。品质分析:粗蛋白10.4%,粗脂肪5.2%,总淀粉77.1%,赖氨酸0.31%,容重743g/L。2008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纹枯病、茎腐病,感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感玉米虫螟。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宜采用育苗移栽,亩植3000株左右。重施底肥,早施拔苗肥,猛施攻苞肥,适时中耕除草。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
适宜种植区域:铜仁地区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天池2号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8002号
品种来源:湖北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用N21为母本,N22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玉2005005号。
产量表现:2008年在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平均亩产583.6公斤,11个试点10增1减,比对照增产8.9%。铜仁地区平均亩产592.7公斤,11个试点10增1减,比对照增产3.55%。黔东南州平均亩产599.3公斤,10个试点8增2减,比对照增产3.26%。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1天左右(遵义市133天、铜仁地区134天、黔东南州127天),比对照长1天。幼苗叶鞘淡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2厘米,穗位高90厘米。穗长21厘米,穗粗5.4厘米,穗行17行,行粒数40粒。籽粒黄色,半马齿,穗轴白色,百粒重33克。2008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小斑病、纹枯病,感丝黑穗病和茎腐病,中抗玉米螟。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亩植3000株左右。重施底肥,早施拔苗肥,猛施攻苞肥,适时中耕除草。注意防茎腐病和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区域:遵义市、铜仁地区、黔东南州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茎腐病和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华试3号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8003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外引系沈141作母本,自选系成613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06014。
产量表现:2008年在遵义市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77.7公斤,11个试点10增1减,比对照增产7.9%。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对照短1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66厘米左右,穗位高104厘米左右。果穗筒型,穗长20.6厘米,穗粗5.6厘米,穗行数15.9行,行粒数35.9数。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红色,百粒重35克。品质分析:粗蛋白11.6%,粗脂肪4.6%,总淀粉70.5%,赖氨酸0.32%,容重763g/L。2008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中抗玉米螟。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宜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直播或营养块育苗移栽均可,亩植2800~3000株。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或用复合肥亩施25~30公斤,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30公斤,穗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注意防治大斑病和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区域:遵义市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大斑病和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豫玉32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8004号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四川裕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交系郑H01作母本,郑H02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07014。
产量表现:2008年在安顺市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99.3公斤,6个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增产14.5%。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比对照短5天。株型平展,株高231厘米左右,穗位高78.2厘米左右。果穗筒形,穗长20.5厘米,穗行数17.2行。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红色。2008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茎腐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感丝黑穗病,感玉米螟。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直播或营养块育苗移栽均可,亩适宜种植3000株左右。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或用复合肥亩施25~30公斤,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30公斤,穗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区域:安顺市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露新23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8005号
品种来源: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交系XZ966-14 与XZ98C配组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玉2007010。
产量表现:2008年在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平均亩产578.9公斤,11个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平均增产8%。铜仁地区平均亩产592.7公斤,11个试点10增1减,较对照增产3.55%。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3天左右,与对照相当。株型半紧凑,芽鞘浅紫色,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高95厘米左右。果穗长筒形,穗长22厘米,穗粗5.4厘米,穗行数17.2行,行粒数41粒。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7.3%,百粒重33克。品质分析:粗蛋白10.02%,粗脂肪4.95%,粗淀粉69.04%,赖氨酸0.31%。2008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小斑和纹枯病,感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感玉米螟。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宜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直播或营养块育苗移栽均可,亩适宜种植2800~3000株。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或用复合肥亩施25~30公斤,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30公斤,穗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注意防治大斑病和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适宜种植区域:遵义市、铜仁地区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大斑病和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舟玉6号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8006号
品种来源: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交系XZ966-14与自选系411组配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玉2006010。
产量表现:2008年在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黔东南州平均亩产651.2公斤,10个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增产11.32%。在遵义市平均亩产580.9公斤, 11个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增产9.9%。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9天左右(黔东南州126天,遵义市132天),与对照相当。株型平展,株高225.7厘米,穗位高105.7厘米。叶色深绿,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红色,颖壳紫绿色,花丝红色。果穗圆筒形,穗长21.7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16行,行粒数38粒。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百粒重34克。品质分析:粗蛋白8.86%,粗脂肪5.22%,粗淀粉70.12%,赖氨酸0.36%,容重714g/L。2008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纹枯病,感玉米螟。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直播或营养块育苗移栽均可,亩适宜种植2800~3000株。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或用复合肥亩施25~30公斤,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30公斤,穗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黔东南州、遵义市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
品种名称:众望玉18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8007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众望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选系成自1123H与自选系成自108组配而成。200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川审2007017。
产量表现:在2008年遵义市引种试验,平均产量601.3公斤,11个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增产12.2%。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比对照长4天。株型披散,株高260厘米左右,穗位高105厘米左右。果穗筒型,穗长22厘米,穗粗5.6厘米,穗行数16.4行,行粒数38粒。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百粒重34克。品质分析:粗蛋白10.3%,粗脂肪4.8%,粗淀粉75.7%,赖氨酸0.33%,容重709g/L。2008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感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玉米螟。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宜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直播或营养块育苗移栽均可,亩适宜种植2800~3000株。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或用复合肥亩施25~30公斤,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30公斤,穗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注意防治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区域:遵义市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筑白1号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8008号
品种来源: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用自育系毕13-2-6作母本,自育系黔4-6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2008年通过云南省昭通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产量表现:2008年贵阳市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90.7公斤,7个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增产6.2%。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6天左右,比对照长2天。株型披散型,株高267厘米,穗位高98厘米。穗长22. 4厘米,穗行数15.3行,行粒数40.5粒,穗粗5.6厘米。果穗筒型,籽粒白色,半马齿型,穗轴白色,百粒重35.4克。2007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玉米螟。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直播或营养块育苗移栽均可,每亩适宜种植3000~3300株。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或用复合肥亩施25~30公斤,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15~20公斤,穗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区域:贵阳市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乐玉一号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8009号
品种来源:四川建乐种苗科研开发有限公司用B095与9406A杂交组配而成。200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91号。
产量表现:该品种在2008年遵义市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88.9公斤,11个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增产9.9%。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1天左右,与对照相当。幼苗叶鞘紫色,株型披散,叶色深绿,总叶片18片,株高254.2厘米,穗位高93.2厘米。果穗筒型,穗长23.3厘米,穗粗5.8厘米,穗行数16.7行,行粒数36.7粒。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百粒重35.1克。品质分析:粗蛋白10.0%,粗脂肪4.83%,赖氨酸0.33%。2008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感丝黑穗病,感玉米螟。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宜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直播或营养块育苗移栽均可,每亩适宜种植2800~3000株。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或用复合肥亩施25~30公斤,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30公斤,穗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适宜种植区域:遵义市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靖丰8号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8010号
品种来源:曲靖靖丰种业有限公司用赞SC122作母本,P97-18作父本组配而成。2008年通过云南省曲靖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产量表现:2008年在纳雍县引种试验,平均亩产606.6公斤,比对照增产26.1%。2008年纳雍县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分别对6个村民组的高、中、低产田进行实测验收,最高亩产739.7公斤,最低亩产389.4公斤。总平均亩产587.31公斤,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14.5%。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5天左右,比对照长7天。株型平展,株高251厘米左右,穗位高110厘米左右。穗长23.1厘米,穗粗5.7厘米,穗行数14.5行,行粒数38.1粒。果穗筒型,籽粒黄白相间,半马齿型,穗轴红色,百粒重37.6克。雄花紫色,花丝淡红色,叶色浓绿,田间抗性表现较好。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播种,每亩适宜种植3100株左右。重施底肥,早施拔苗肥,猛施攻苞肥。适时中耕除草,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纳雍县海拔1300~1700米区域种植。
品种名称:金华13号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8011号
品种来源:广州市种子进出口公司用金5M作母本,华选9804作父本,于2005年组配而成。金5M是用国外引进的超甜玉米杂交种,经连续8代选育而成,华选9804由用国外引进的超甜玉米杂交种,经8代连续选育而成。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玉2008010。
产量表现:2008年在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贵阳市平均亩产鲜果穗866公斤。遵义市平均亩产鲜果穗801.9公斤,11个点全部表现良好。安顺地区种植平均亩产鲜果穗1165.8公斤。黔南州平均亩产鲜果穗944.7公斤,黔东南州平均亩产鲜玉米539.3公斤。
特征特性:从播种至采收106天左右(贵阳市118天,遵义市96天,安顺市110天,黔南州99天,黔东南州105天)。株型较紧凑,株高190厘米左右,穗位65厘米左右。总叶片数17叶,叶色绿浓,雄穗发达,花粉量大,呈圆柱型,穗长21厘米,穗粗4.2厘米,穗行数14行,行粒数39粒。籽粒饱满,淡黄色、色泽鲜、皮薄、清甜,风味好,抗大斑、小斑病。
栽培技术要点:宜采用覆膜栽培,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每亩种植3200株左右为宜。严格隔离(水平距离应在300米以上,错期应在30天以上,还可利用房舍树林隔离),防止串粉。重施底肥,早施拔苗肥,适施攻苞肥。适时中耕除草,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黔南州、黔东南州的中上等肥力土壤作鲜食玉米种植。
品种名称:辽单121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7001号
品种来源:辽宁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2000年用辽2361作母本与丹598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06020。2007年贵州省农业厅已批准在我省部分地区引种种植。
产量表现:2008年在贵阳市、安顺市引种试验。贵阳市平均亩产588.9,7个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增产5.8%。安顺市平均亩产566.2公斤,6个试点5增1减,较对照增产8.21%。2007年在黔东南州、黔南州、遵义市、铜仁地区引种试验,黔东南州平均亩产554.3公斤,黔南州平均亩产610.9公斤,遵义市平均亩产549.8公斤,铜仁地区平均亩产530.1公斤。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0天(贵阳市141天、安顺市124天、黔东南州124天、黔南州123天、遵义市140天、铜仁地区129天),比对照短3天。株高256.4厘米左右,穗位106.8厘米左右。穗长20厘米左右,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36.8粒。果穗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百粒重35.6克,出籽率86.7%左右。株型半紧凑,幼苗叶片深绿色,叶鞘紫色。全株总叶数21~22片,雄穗中度发达,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绿色。品质分析:粗蛋白10.18%,粗脂肪4.03%,总淀粉73.06%,赖氨酸0.32%,容重732.6g/L。2007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小斑病和茎腐病,中抗大斑病,感纹枯病和丝黑穗病。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宜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直播或营养块育苗移栽均可,亩适宜种植2800~3000株。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或用复合肥亩施25~30公斤,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30公斤,穗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注意防治纹枯病和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区域:贵阳市、安顺市、铜仁地区、黔东南州、黔南州、遵义市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纹枯病和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正红311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6008号
品种来源:四川农大农学院用自育系K236作母本,四川农大玉米所选育的自交系21-ES作父本组配而成。200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06019号。2006年、2007年贵州省农业厅已批准在我省部分地区引种种植。
产量表现:2008年在黔南州、黔东南州、安顺市、贵阳市引种试验。黔南州平均亩产594.4公斤,12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增产7.1%。黔东南州平均亩产634.3公斤,10试点8增2减,比对照增产8.41%。安顺市平均亩产595公斤,6个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增产13.6%。贵阳市平均亩产595.9公斤,7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平均增产6.7%。2007年黔西南州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23.5公斤。2006年遵义市、铜仁地区引种试验,遵义市平均亩产537.2公斤,铜仁地区平均亩产572.7公斤。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0.9天(黔南州128天、黔东南州129天、安顺市127天、贵阳市141天、黔西南州126天、遵义市131.5天、铜仁地区133.7天),比对照短1天。株型较紧凑,株高277.8厘米,穗位高126厘米。穗长21.6厘米,穗行数16.5行,行粒数37粒,出籽率85%左右。果穗长筒形,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白色,百粒重32.9克。全株叶片数19片左右,苗期长势强,根系发达,茎秆坚韧,叶色浓绿,颖壳绿色有紫条,颖尖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紫色,活秆成熟。经品质测定:粗蛋白含量10.8%,粗脂肪5.4%,粗淀粉含量75.1%,赖氨酸0.30%,容重763克/升。2007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感茎腐病和丝黑穗病。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和夏播均可,每亩种植3100株左右,重施底肥,增施有机肥,N、P、K肥配合,轻施苗肥与拔节肥,猛攻穗肥。注意防治茎腐病和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区域:铜仁地区海拔1100米以下,遵义市,黔西南州(除兴仁县、贞丰县、安龙县外),黔南州,黔东南州,安顺市,贵阳市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茎腐病和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中单808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6011号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用CL11作母本,与NG5作父本组配而成。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06037号。2006年贵州省农业厅已批准在我省部分地区引种种植。
产量表现:2008年在毕节地区引种试验,平均亩产705.9公斤,8个试点7增1减,比当地对照增产显著。2006年在遵义市、黔东南州、铜仁地区、黔南州引种试验,遵义市平均亩产为738.4公斤,黔东南州平均亩产为689.0公斤,铜仁地区平均亩产为599.3公斤,黔南州平均亩产580.3公斤。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3.4天(毕节地区149天、遵义市132天、黔东南州121天、铜仁地区136天、黔南州129天),比对照早1天。株高269.7厘米,穗位高108.7厘米。穗长20.3厘米,穗行数14.6行,行粒数40.3粒,千粒重338克左右。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5克/升,粗蛋白含量10.02%,粗脂肪含量4.68%,粗淀粉含量74.02%,赖氨酸含量0.30%。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玉米螟。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亩植3000株左右,防止倒伏。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区域:铜仁地区海拔1100米以下,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毕节地区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正大619
引种编号:黔引玉2004006号
品种来源: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分公司用自选系F06与F19组配而成。2000年12月经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桂审玉200007号。2004年、2005年、2007年贵州省农业厅己批准在我省部分地区引种种植。
产量表现:2008年兴义市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18.8公斤,比对照增产5.5%。2004年贞丰县、罗甸县、平塘县引种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496.8公斤、426.6公斤、506公斤。2005年安龙县引种试验平均亩产为542.1公斤。2007年三都县引种试验平均亩产为469.7公斤。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8天左右(兴义市129天、三都县125天、其它县130天左右)。株高259.2厘米,穗位104.5厘米,穗长21.8厘米,穗行数13.6行,行粒数42.4粒,百粒重31.0克,出籽率84.2%。果穗筒型,籽粒黄色,硬粒型。青杆黄熟,株型平展,雄穗紫红色,分枝多而长,花粉量大,雌穗花丝红色。
栽培技术要点:以月平均温稳定在12℃以上播种为好,密度3000~3500株,单株留苗,重施底肥,轻施苗肥,猛攻穗肥。底肥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全生育期要求施尿素40公斤、磷肥20公斤、钾肥10公斤。注意防治小地老虎和玉米螟。
适宜种植区域:安龙县海拔1200米以下,贞丰县2海拔800米以下,望漠县,册亨县,兴义市低热河谷,罗甸县,平塘县,荔波县,独山县,三都县的适宜区种植。
马铃薯
品种名称:薯引1号(鲁引1号)
引种编号:黔引薯2008001号
品种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引进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199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文号:(92)鲁农审字第4号。
产量表现 :2008年黔东南引种试验,平均亩产2373.2公斤,比对照中薯3号增产显著。
特征特性:中早熟,全生育期75天左右,比对照短5天。株高 42.0厘米,单株主茎数5.4个,株型半扩散,茎杆粗壮,分枝少,茎叶绿色,叶肥大;结薯集中,每株5~7块,薯块长椭圆,黄肉、黄皮、芽眼浅,大薯率70%左右,适宜秋冬季和春季种植。干物质19.68%,淀粉12.01%,蛋白质2.69%,维生素C为12.72 mg/100g。适宜性强,薯块大整齐,高产稳产,口味较好。
栽培技术要点:可选择秋冬季和春季种植,秋播为8月中下旬,冬播为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春播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采用均行或宽窄行种植,密度为4500~5500穴/亩。严格挑选种薯,将种薯放在晒场上摊开晒种2~3天,每100公斤切块种薯用10公斤草木灰均匀拌种,以促进伤口愈合。施足底肥,看苗追肥,基施施农家肥2000公斤/亩,过磷酸钙50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尿素10公斤/亩;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田间管理前期以促为主,培育壮苗;中期以控为主,防止徒长;后期及时防治病虫害。当植株停止生长并开始枯萎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黔东南州马铃薯适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