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国审品种 > 玉米 » 正文

2008年国审玉米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11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6921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01

品种名称:京玉16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京89,来源于478×78599;父本京572,来源于京24×5237。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京津唐地区夏播出苗至成熟94天,比京玉7号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红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0厘米,穗位高91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8.1克。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矮花叶病,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2克/升,粗蛋白含量9.38%,粗脂肪含量4.43%,粗淀粉含量73.96%。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京津唐夏播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58.8千克,比对照京玉7号增产5.9%。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6.1千克,比对照京玉7号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的唐山、廊坊、保定北部、沧州中北部夏玉米种植区种植。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02

品种名称:吉农大578

选育单位: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KM36,来源于(四287×哲446)×四287;父本KM27,来源于7922×835。

    特征特性:东北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3天,比吉单261早熟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77厘米,穗位高10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绿色,果穗短筒型,穗长20.4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0克。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感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6克/升,粗蛋白含量8.50%,粗脂肪含量3.71%,粗淀粉含量74.74%。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24.3千克,比对照吉单261增产5.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8.1千克,比对照吉单261增产11.0%。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下限、内蒙古赤峰市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03

品种名称:宁玉525

选育单位:南京春曦种子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宁晨62,来源于加拿大材料×7922;父本宁晨39,来源于(78599×黄早四)×黄早四。

    特征特性:东北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9天,与吉单261相当。幼苗叶鞘深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深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6厘米,穗位高121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橙红色、马齿型,百粒重35.0克,成熟穗有秃尖现象。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64克/升,粗蛋白含量8.76%,粗脂肪含量3.74%,粗淀粉含量74.92%。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23.4千克,比对照吉单261增产5.8%。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6.9千克,比对照吉单261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榆树除外)、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内蒙古赤峰和通辽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04

品种名称:三北338

选育单位:三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北802,来源于(78599×7922)×7922;父本R479,来源于贵州农家种黄糯玉米×黄早四。

    特征特性: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8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28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4克。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和灰斑病,感大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0克/升,粗蛋白含量10.46%,粗脂肪含量5.17%,粗淀粉含量71.81%。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7.6千克,比对照平均增产7.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2.1千克,比对照增产6.9%。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适宜密度3500~4000株,注意防治大斑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北部(唐山除外)、山西中晚熟区、辽宁中晚熟区(沈阳和铁岭除外)、吉林中晚熟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05

品种名称:吉单88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吉046,来源于丹9046;父本丹598,引自丹东农科院。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0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27厘米,成株叶片数23片。花丝红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桔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8克。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玉米螟,抗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灰斑病,感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4克/升,粗蛋白含量10.80%,粗脂肪含量4.28%,粗淀粉含量71.56%。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22.2千克,比对照增产7.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2.7千克,比对照增产5.1%。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中晚熟区、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晚熟区、辽宁和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茎腐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06

品种名称:齐单6号

选育单位: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SX053,来源于78599×3S6;父本SX2,来源于HE9717×鲁原92。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7天。在西南山地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6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5~288厘米,穗位高103~121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浅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7~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5~38.7克。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玉米螟,抗灰斑病,中抗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高感茎腐病。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纹枯病,感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686克/升,粗蛋白含量10.24%,粗脂肪含量4.71%,粗淀粉含量73.29%。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00克/升,粗蛋白含量9.44%,粗脂肪含量4.14%,粗淀粉含量71.47%。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27.9千克,比对照增产8.3%;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2.2千克,比对照增产11.2%。2006-2007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09.3千克,比对照增产10.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6.2千克,比对照增产9.0%。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辽宁锦州和大连、吉林晚熟区、内蒙古赤峰、陕西延安地区春播和四川、重庆、贵州(遵义除外)、云南、湖南、湖北恩施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07

品种名称:天泰33

选育单位:山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PC58,来源于掖107×齐319;父本PC68,来源于巴西杂交种。

    特征特性:东北华北地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9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28厘米,穗位高137厘米,成株叶片数20~22片。花丝绿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9.5克。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玉米螟,抗茎腐病和灰斑病,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699克/升,粗蛋白含量9.35%,粗脂肪含量4.25%,粗淀粉含量73.13%。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54千克,比对照增产12.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2.1千克,比对照增产9.8%。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唐山除外)、辽宁、吉林晚熟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08

品种名称:辽单527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辽7980,来源于7922×8001;父本丹598,引自丹东农科院。

已往审定情况:2007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0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2厘米,穗位高129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7.5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丝黑穗病、灰斑病、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中抗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8克/升,粗蛋白含量9.70%,粗脂肪含量4.54%,粗淀粉含量74.01%,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5.5千克,比对照增产8.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8.0千克,比对照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河北北部、山西、吉林晚熟区(四平除外)、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928号,该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0)还适宜在贵州、湖北、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09

品种名称:沈玉26号

选育单位: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S3152,来源于(丹340×K12)×K12;父本S5137,来源于(5003×沈137)×沈137。

    特征特性: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0天。幼苗叶鞘紫红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带紫线。株型半紧凑,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1~23片。花丝淡粉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1.6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5.1克。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和玉米螟,抗丝黑穗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纹枯病,中抗大斑病和灰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2克/升,粗蛋白含量11.15%,粗脂肪含量3.99%,粗淀粉含量71.68%,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79.8千克,比对照增产6.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0千克,比对照增产4.8%。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300~3500株,注意防治粘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丹东除外)、吉林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0

品种名称:振杰1号

选育单位:聊城市华丰玉米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聊112,来源于3189×78599;父本Lx9801,引自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98天,比郑单958早熟1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黄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9厘米,穗位高92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8.6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有白顶,半马齿型,百粒重32.5克。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和茎腐病,感大斑病、瘤黑粉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62克/升,粗蛋白含量10.25%,粗脂肪含量3.60%,粗淀粉含量71.90%。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22.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6.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5%。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4500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北中南部、河南、山西运城地区、陕西关中、江苏北部夏播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1

品种名称:农乐988

选育单位:新乡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NL278,来源于3189×丹3130杂株;父本NL167,来源于5237×昌7-2。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99天,比郑单958晚熟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0厘米,穗位高113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6.8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0克。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矮花叶病,感瘤黑粉病、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高感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73克/升,粗蛋白含量9.96%,粗脂肪含量4.34%,粗淀粉含量71.60%。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23.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8.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8%。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中南部、山东、山西运城地区、陕西关中、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播区种植。注意防治茎腐病和玉米螟。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2

品种名称:联创5号

选育单位:河南科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CT07,来源于国外引进品种;父本Lx9801引自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96天,比郑单958早熟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红绿色。雄穗分枝中等,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淡黄色有白顶,半马齿型,百粒重33.6克。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和矮花叶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66克/升,粗蛋白含量11.72%,粗脂肪含量3.73%,粗淀粉含量72.66%,赖氨酸含量0.3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99.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以上肥力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4500株。大斑病和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中南部(沧州除外)、山东、山西运城地区、陕西关中、江苏北部夏玉米区种植。大斑病和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3

品种名称:渝单19号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8954,来源于(89-1×549)×32;父本交51,引自贵州省农干院,来源于地方种质交麻二黄早。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5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披散,株高262厘米,穗位高101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绿色,果穗圆锥型,穗长16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6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丝黑穗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纹枯病,感大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15克/升,粗蛋白含量10.56%,粗脂肪含量3.88%,粗淀粉含量69.11%。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99.7千克,比对照增产7.9%。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7千克,比对照增产6.5%。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四川、湖南、云南、贵州(毕节和贵阳除外)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4

品种名称:北玉16号

选育单位:沈阳北玉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BY022,来源于78599;父本BY021-2,来源于丹360×Vs51。

    特征特性: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7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带紫尖。株型半紧凑,株高282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橙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0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纹枯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6克/升,粗蛋白含量9.62%,粗脂肪含量4.04%,粗淀粉含量69.25%。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07.4千克,比对照增产10.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8千克,比对照增产6.6%。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33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防止倒伏,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湖南、云南、贵州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止倒伏,防治丝黑穗病,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5

品种名称:隆玉68

选育单位:石家庄珏玉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珏9019,来源于901141×齐319;父本节水1,来源于冀单29×热带亚热带群体。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5天。幼苗叶鞘紫红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5厘米,穗位高108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锥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7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0克/升,粗蛋白含量8.57%,粗脂肪含量4.60%,粗淀粉含量69.69%,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97.0千克,比对照增产12.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3.1千克,比对照增产4.5%。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28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十堰除外)、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大理除外)、广西的丘陵山区和低海拔地区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6

品种名称:金农718

选育单位:北京金农科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JN29,来源于XP6C1;父本M16,来源于M017×WJ42。

    特征特性: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3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2厘米,穗位高98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3.6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感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6克/升,粗蛋白含量11.23%,粗脂肪含量3.79%,粗淀粉含量68.34%,赖氨酸含量0.3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85.4千克,比对照增产9.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6.2千克,比对照增产8.8%。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300~3500株,注意防治纹枯病和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湖北、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的丘陵山区和低海拔地区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7

品种名称:东白501

选育单位: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F12,来源于D757×D9195;父本K0325,来源于X960325。

    特征特性:武陵山区出苗至成熟126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淡红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7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6.8厘米,穗行数18行,穗轴红色,籽粒白色、马齿型,百粒重29.8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感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9.27%,粗脂肪含量3.06%,粗淀粉含量73.07%。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武陵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28.9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9.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4.1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1.1%。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8

品种名称:桂青贮1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农大108,引自中国农业大学;父本CML161。

    特征特性:西北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126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平展,株高323厘米,成株叶片数16~17片。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高感小斑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8.82%~54.3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1.16%~26.94%,粗蛋白含量9.27%~9.93%。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西北区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818.4千克,比对照增产11.3%。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300株左右。注意防治小斑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宁夏中部、新疆北部、内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小斑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9

品种名称:雅玉青贮04889

选育单位: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YA0474,来源于YA3237-4×7854;父本YA8201,来源于国外引进品种。

    特征特性:南方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98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1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中抗小斑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8.87%~51.7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2.31%~23.55%,粗蛋白含量9.11%~9.88%。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南方区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005.7千克,比对照增产13.7%。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20

品种名称:铁研青贮458

选育单位: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铁7922,来源于国外引进品种;父本丹9195,引自丹东农校。

    特征特性:西北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12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0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20~21片。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中抗纹枯病,感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3.82%~48.0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8.72%~18.78%,粗蛋白含量8.40%~9.34%。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西北区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763千克,比对照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新疆北部、内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21

品种名称:津青贮0603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340G,来源于丹340杂株;父本NDX,来源于78599×78573。

    特征特性:西北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114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8厘米,成株叶片数22~23片。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和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纹枯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9.56%~52.6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1.79%~22.42%,粗蛋白含量9.95%~10.07%。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西北区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880.7千克,比对照增产15.6%。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4500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宁夏中部、新疆北部、内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22

品种名称:豫青贮23

品种来源:母本9383,来源于丹340×U8112;父本115,来源于78599。

选育单位: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认定

    特征特性: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117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30厘米,成株叶片数18~19片。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和纹枯病,感丝黑穗病,高感小斑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6.72%~48.0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9.63%~22.37%,粗蛋白含量9.30%。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东华北区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401千克,比对照平均增产9.4%。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小斑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武清、河北北部(张家口除外)、辽宁东部、吉林中南部和黑龙江第一积温带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23

品种名称:万甜1826

选育单位:河北省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SW44,来源于D2331;父本SW45,来源于(418×SW29)×SW29。

    特征特性: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84天。幼苗叶鞘青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披散,株高218厘米,穗位高71厘米,成株叶片数18~19片。花丝青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籽粒)35.5克。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玉米螟,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经东华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甜玉米二级标准。经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两年品质测定,还原糖含量7.47%~8.91%,可溶性糖含量12.26%~19.95%,皮渣率5.28%~5.74%,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东华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925.0千克,比对照甜单21号增产20.6%。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隔离种植、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北部、北京、山西东南部、辽宁中部、吉林中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呼和浩特和赤峰、新疆中部春播区作鲜食甜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24

品种名称:吉农糯7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JNX6,来源于鲁糯6号;父本JNX22,来源于糯1变异株。

    特征特性: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9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鲜籽粒)41.0克。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东华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吉林农业大学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100%,皮渣率4.60%~5.32%,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东华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1002.9千克,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7.4%。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隔离种植,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中部、北京、辽宁中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北北部、山西东南部和新疆中部春播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25

品种名称:宿糯1号

选育单位: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SN21,来源于[糯78×齐319(白)]×齐319(白);父本SN22,来源于(蘅白522×LX9801)×LX9801。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安徽宿州地区夏播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77天。幼苗叶鞘紫红色,叶片绿色,叶缘淡紫色,花药黄色,颖壳淡红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2厘米,穗位高102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籽粒)32克。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和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感小斑病,高感玉米螟。经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44%~99.38%,皮渣率7.79%,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49.1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31.7%。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注意防治玉米螟。隔离种植,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北部、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中部和东部、河南、陕西关中夏播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26

品种名称:苏玉糯638

选育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T361,来源为通系5×WA4;父本T2,来源于国外引进糯玉米群体。

    特征特性:东南玉米区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9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红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09厘米,穗位高82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长16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籽粒)35.0克。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纹枯病,感大斑病,高感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84%~99.15%,皮渣率8.99%~11.71%,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760.8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2.8%。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注意防治矮花叶病和玉米螟。隔离种植,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矮花叶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27

品种名称:苏玉糯14

选育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W5,来源于如皋糯玉米地方品种的综合种;父本W68,来源于云南、贵州和国外引进糯玉米组成的小群体。

    特征特性:东南玉米区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9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成株叶片数18片。株型半紧凑,株高208厘米,穗位高86厘米。花药紫红色,颖壳青色,花丝红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0.7厘米,穗行数12~14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籽粒)37.6克。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和茎腐病,感大斑病,高感纹枯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28%~98.54%,皮渣率7.84%,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37.5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9.9%。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纹枯病、矮花叶病高发区慎用,注意防治玉米螟。隔离种植,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纹枯病、矮花叶病高发区慎用,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28

品种名称:苏科花糯2008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JS0581,来源于通玉糯1号;父本JS0582,来源于(淮安农家紫玉米×黄早四)×淮安农家紫玉米。

    特征特性:东南玉米区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0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红色,花药红色,颖壳红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90厘米,穗位高82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紫相间,百粒重(鲜籽粒)30.0克。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纹枯病,感小斑病,高感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6.49%~97.28%,皮渣率13.57%~13.98%,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792.2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7.4%。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4500株。注意防治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隔离种植,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茎腐病和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29

品种名称:鲜玉糯2号

选育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CD75-4,来源于农家黑糯玉米×普通白玉米9409;父本Y51,来源于甜10×中糯1号。

    特征特性:东南玉米区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2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花药浅粉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198厘米,穗位高78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黄色,果穗锥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黄红紫相间,有糯、甜两种籽粒,百粒重(鲜籽粒)28克。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矮花叶病、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感茎腐病,高感玉米螟。经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6.65%~96.49%,皮渣率12.20%~12.99%,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20.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1.4%。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以上肥力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玉米螟。隔离种植,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海南、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福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