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24
品种名称:川农17号(原名:R57)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91S-23×A302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绵阳26号晚2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色深绿,苗叶较狭较短直,苗期基部叶片常黄化失绿。株高78厘米,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穗层整齐,穗较短,近圆锥型,短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平均每亩穗数25万穗,穗粒数36粒,千粒重41克。中感条锈病,对秆锈病免疫,慢叶锈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容重778克/升,粗蛋白含量12.7%,湿面筋含量25.3%,沉淀值27毫升,吸水率60.2%,面团稳定时间4.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30E.U,延伸性13.8厘米,拉伸面积43.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0.6公斤,比对照绵阳26号增产18.5%(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295.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减产3.2%(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5.4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4.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为11月1~8日,每亩基本苗12万株。亩产4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亩施纯氮14~16公斤,磷肥5公斤,钾肥6公斤,重施底肥,麦苗二叶一心期追肥,底肥和追肥比例为7:3。条锈病流行年份和重发区注意进行药剂防治,抽穗期注意防治赤霉病。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的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汉中地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