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安徽 » 正文

2008年安徽审定油菜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03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109
 

1、滁杂优3号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

审定编号:皖油2008001

育种人:安徽省滁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Y7A(自育不育系R5A选)×H932C(自育材料)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叶柄较短,裂叶2-3对,植株高大,茎杆青色,花瓣侧叠,覆瓦状,角果斜生,籽粒红褐色。

2004-2005、2005-2006两年区域试验表明,抗低温特性优于对照品种(皖油14)。全生育期233天左右,熟期比对照品种晚1天左右;株高164厘米左右;单株有效角果464个,每角20粒,千粒重3.4克左右。

抗性表现:抗(耐)菌核病优于对照品种。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2005年品质:芥酸1.4%,硫甙15.22umol/g饼,粗脂肪40.16%。2006年品质:芥酸0.4%,硫甙22.66umol/g饼,粗脂肪40.20%。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4-2005年区试亩产17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2%(极显著);2005-2006年区试亩产187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1%(极显著)。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4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3%。

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亩产17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4.4%。

建议推广区域:我省淮北沿淮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区和皖南山区。

注意事项: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滁杂优3号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滁杂优3号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滁杂优3号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2、铜油2008(T9034)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

审定编号:皖油2008002

育种人:安徽省铜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铜A01(天禾油2号×0512并连续回交)×0337C(中油84004×8902)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茎杆微紫,粗壮,籽粒浅黑色。

2004-2005、2005-2006两年区域试验表明,抗低温特性优于对照品种(皖油14)。全生育期230天左右,熟期比对照品种早1天左右;株高155厘米左右;单株有效角果560个左右,每角22粒左右,千粒重3.6克左右。

抗性表现:抗(耐)菌核病优于对照品种。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2005年品质:芥酸0.8%,硫甙26.67umol/g饼,粗脂肪40.39%。2006年品质:芥酸0.8%,硫甙34.03umol/g饼,粗脂肪40.93%。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4-2005年区试亩产167公斤,较对照品种皖油14增产6.2%(极显著);2005-2006年区试亩产17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6%(极显著)。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9%。

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亩产18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0%。

建议推广区域:我省江淮丘陵区、沿江区、皖南山区。

注意事项:在不同使用条件下,铜油2008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铜油2008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铜油2008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3、双优2号(笑油2号)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

审定编号:皖油2008003

育种人:陕西省宝鸡市科丰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双优9A(Z-09与陕2A回交)×R-02C(来源于荣选、中油821、W88、秦油3号等)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叶柄较短,裂叶2-3对,茎杆粗壮,角果斜生,籽粒黑褐色。

2004-2005、2005-2006两年区域试验表明,抗低温特性优于对照品种(皖油14)。全生育期231天左右,熟期比对照品种晚1天左右;株高150厘米左右,单株有效角果413个左右,每角25粒左右,千粒重3.5克左右。

抗性表现:抗(耐)菌核病优于对照品种。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2005年品质:芥酸0.1%,硫甙15.41umol/g饼,粗脂肪41.97%。2006年品质:芥酸未检出,硫甙15.52umol/g饼,粗脂肪42.14%。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4-2005年区试亩产17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7%(显著);2005-2006年区试亩产183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2%(极显著)。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7.3%。

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亩产178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4%。

建议推广区域:我省淮北沿淮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区和皖南山区。

注意事项: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双优2号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双优2号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双优2号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4、秦优12号(驰丰1号)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

审定编号:皖油2008004

育种人:陕西省三原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5035A[陕2A×(中双2号×陕2B)]×4021C(秦油2号×220)

主要特征特性:苗期叶较直立,叶片大、薄、深裂,色淡,茎杆粗壮、绿色。

2005-2006、2006-2007两年区域试验表明,抗低温特性优于对照品种(皖油14)。全生育期230天左右,熟期比对照品种略晚;株高176厘米左右,单株有效角果450个左右,每角23粒左右,千粒重3.5克左右。

抗性表现:抗(耐)菌核病优于对照品种。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2006年品质:芥酸0.1%,硫甙31.89umol/g饼,粗脂肪43.22%。2007年品质:芥酸未检出,硫甙26.26umol/g饼,粗脂肪44.99%。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5-2006年区试亩产19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5%(极显著);2006-2007年区试亩产21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0.8%(极显著)。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9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1%。

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亩产17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7%。

建议推广区域:我省淮北沿淮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区、皖南山区。

注意事项: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秦优12号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秦优12号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秦优12号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5、华协327(03-P27)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

审定编号:皖油2008005

育种人: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1141A×02-P63-9

主要特征特性:苗期半直立,叶片较大、叶色较深,角果密度大。

2004-2005、2005-2006两年区域试验表明,抗低温特性优于对照品种(皖油14)。全生育期229天左右,熟期比对照品种早3天左右;株高157厘米左右,单株有效角果408个左右,每角20粒左右,千粒重3.7克左右。

抗性表现:抗(耐)菌核病优于对照品种。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2005年品质:芥酸未检出,硫甙29.72umol/g饼,粗脂肪40.92%。2006年品质:芥酸0.1%,硫甙29.06umol/g饼,粗脂肪40.66%。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4-2005年区试亩产18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8%(极显著);2005-2006年区试亩产18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2%(显著)。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3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4%。

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亩产16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2.4%。

建议推广区域:我省淮北沿淮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区、皖南山区。

注意事项: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华协327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华协327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华协327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