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洛旱12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11
选育单位: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洛旱2号/西(15)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晚熟旱地类型品种,平均全生育期232.7天,与对照洛旱2号熟期相同。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分蘖力强,起身返青早,两极分化快,春季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株高89.9cm,株型半松散,基部节间短,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叶色浅绿,旗叶平举,后期旗叶倒挂,叶片功能期较长;穗下节长,抗干热风能力强,落色黄亮;长方型大穗,穗层整齐,受春季倒春寒影响,穗顶部结实性差;白壳,白粒,半角质。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40.6万,穗粒数31.2粒,千粒重37.1g。
抗性鉴定:2009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成株期综合鉴定:中抗叶锈病和叶枯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条锈病。2007~2008年度洛阳农科院抗旱性鉴定:抗旱指数1.0922,抗旱性3级;2008~2009年度洛阳农科院抗旱性鉴定:抗旱指数1.1352,抗旱性2级,抗旱性较好。
品质分析:2008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容重788g/L,蛋白质(干基)14.50%,湿面筋32.4%,降落数值445S,吸水率57.5%,形成时间2.2min,稳定时间1.6min,沉淀值53.8mL,硬度68HI,出粉率66.1%。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省旱地组区试,10点汇总,7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367.29kg,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3.50%,差异不显著,居10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8~2009年度续试,9点汇总,6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312.89kg,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2.57%,差异不显著,居12个参试品种第8位。
2009~2010年度省旱地组生产试验,7点汇总,全部增产,平均亩产424.0kg,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6.4%,居4个参试品种第3位。
适宜地区:河南省丘陵旱肥地早中茬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播量:播期10月1~15日,最适宜播期为10月8日左右;播量8~10kg/亩,晚播可适当加大播量。
(2)田间管理:可采用一炮轰的方法,施肥可按稳氮增磷补钾的原则,每亩施纯氮9kg、纯磷6kg、纯钾6kg。重点防治蚜虫危害。要注意适时收获,防止遇雨发芽。